《三国演义》整书细读推进课教学设计青梅煮酒论英雄

2017-07-07 13:37执教者龙云东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曹操

执教者_龙云东

《三国演义》整书细读推进课教学设计青梅煮酒论英雄

执教者_龙云东

龙云东:远川教育阅读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多次担任“国培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

一、年级:四年级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从整体到部分阅读文章,品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研读情节,从细节研读中感受情节变化带来的精彩。

2.从部分到整体阅读文章,从课堂所细读篇章出发,再从整本书的角度梳理信息做人物档案,激发深入阅读整书的兴趣。

3.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阅读活动,推进学生整书细读。

四、教学重点、难点:

细读“青梅煮酒论英雄”,感受细节精彩,做人物档案,习得阅读方法,推进整书细读。

五、教学过程:

(一)吟读诗歌

聊三国风云,知整书内容

1.吟《临江仙》,聊历史。

(1)师生朗读《临江仙》。

(2)孩子们知道《三国演义》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中的哪个阶段吗?

①出示历史朝代歌和历史演变数轴,让学生找出三国事件的时间段。

②那么《三国演义》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呢?

【设计意图:追问中,让孩子找到三国历史的时间段和《三国演义》所讲述故事的时间段,发现这是有区别的。三国历史是公元220年到228年,而《三国演义》讲述的时间段是公元184年至280年这个阶段。】

2.看地图,话天下形势,观群雄逐鹿三国风云演变。

(1)分别出示公元184年、公元190年、公元191年、公元198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地图。

(2)师生看着图简要讲述三国形成和西晋统一过程。

【设计意图:老师带领学生从图上观察《三国演义》形势的变化。】

3.读目录,说小说梗概,谈曹操邀刘备煮酒论英雄。

(1)出示梳理的目录,师生讲述小说梗概。

(2)曹操在白门楼勒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他们两人间有一次精彩的谈话是什么,哪个章节讲述的呢?(二十一回)

(3)曹操为什么要找刘备煮酒论英雄呢?

【设计意图:了解小说梗概,引出课堂研讨内容,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

(4)今天我们就来细读这段选文《曹操煮酒论英雄》。

(二)细读选文

读细处精彩,品人物与情节

1.细读选文,哪些地方你觉得很精彩?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思考:为什么?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分享精彩。

(1)根据学生选择的语段,出示相关语段,交流,讨论,品读。

(2)教学预设

①发现人物描写的精彩

从对话中感受刘备的心情变化,从语言中感受曹操试探刘备的话语技巧,从而认识人物的特点及话语的精彩。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随机主要抓住以下语段和孩子一起品味研读。

A语段——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jù)冀(jì)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jiè)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积极参与课堂研读的孩子们

探讨以下问题:

刘备向曹操所指出的“英雄”人物,刘备的依据是什么,曹操又是什么看法?从这段对话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曹操,怎样的刘备?

【设计意图:让孩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曹刘对人物的不同评价后,在交流讨论中逐步认识到曹操的骄横霸气、踌躇满志,刘备的谨慎与韬光养晦,再分角色朗读此段。强调学生读出曹操的霸气和刘备的谨慎。】

B语段——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chí)箸(zhù),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zhù)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当有孩子提出此处精彩时,此处作为重点品读的语段,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曹操心中的英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刘备听了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为什么“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刘备又是怎样化解危机的?从这里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刘备?

(并出示小说中后来刘备向关羽和张飞说的一段话,认识此时刘备的真实心情。即——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

指导孩子朗读(先1—2人分角色读,再分组读),引导这个片段读出惊险,也要读出曹操的豪迈霸气咄咄逼人和刘备的紧张与从容。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体会曹操对英雄的阐释,感受其胸怀天下的气概,和孩子一起抓住刘备的动作神态感受其惊恐、机智、从容,从而感受到描写的精彩。】

②发现情节精彩

在品读完细节后,带领孩子回顾整个过程:曹操为了试探刘备的虚实,是否能对自己构成威胁,先怎样,再怎样,接着怎么样,后来怎样了?

【设计意图:和孩子一起梳理故事情节。孩子们会发现:曹操先虚张声势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邀请刘备,制造紧张气氛,再说刘备“做好大事”调侃刘备,又凭栏谈龙影射刘备,接着否定刘备提出的英雄人物,最后才直接指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自己,是步步紧逼;刘备在这个过程中,一会儿“面如土色”,一会儿“放心”,一会儿装愚,一会儿吃惊落匙箸,步步后退,处处小心。最后曹操“不疑玄德”。整个过程一惊一乍,步步惊心,又将险象化于无形。】

(3)教师小结:

我们在读小说时要关注细节描写,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和情节。这样读,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读出故事的变化,感受不断变化的情节,才有扣人心弦的感受。

这样读故事才能精彩。

(三)趣做档案

更广更深处认识人物

1.和学生一起,探究刘备此时做法的更深原因。

(1)刘备向曹操指出众多有名人物,让曹操评价他们是否是英雄,曹操一一否定,刘备对他们的真正看法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刘表喝酒的一段对话):

表曰:“吾闻贤弟在许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玄德乘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表闻言默然。玄德自知语失,托醉而起,归馆舍安歇。

【设计意图:学生从这段对话中很清楚地知道,刘备自己所举出的人物在当时刘备的眼中也不过是“碌碌之辈,诚不足虑”,引发学生对刘备此时的处境和心境深入理解和认识。刘备是为了使曹操不怀疑自己有雄才大略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2)你从刘备的人生履历中还能发现什么吗?请学生观察课件。

(课件出示:刘备一岁到六十三岁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对应的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刘备一生的履历,学生会发现刘备此时——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即公元198年,这正是他投靠曹操,自己没有地盘,没有军队,只有刘关张这三员虎将的时候。虽心有雄心壮志,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已有反曹迹象的时候。所以刘备处处小心,想方设法让曹操认为自己没有大志,以至于每天埋头种菜。这其实是一种无奈,或是一种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做法。】

(3)教师小结:看来要读懂人物不能只专注于一个片段,要从整个小说对该人物的描写去读懂人物,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小说中的人物。这就叫“细处精彩,大处全面”。

2.为了更清楚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三国演义》中我们自己喜欢的人物,我们可以给他做档案。

(1)给人物做档案,需要呈现该人物的哪些信息呢?除了常规的,我们还可以呈现哪些信息呢?

学生做出一些后,教师出示一份刘备的档案。档案中有刘备的血型、身份证、星座等栏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设计人物档案的呈现信息类别。比如人物的性别、住址等常规的栏目,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可以设计人物血型、星座、身份证等栏目】

(2)学生会质疑:血型怎么从小说中知道呢?身份证号码怎么从小说中获取呢?等等。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写出人物的血型、身份证、星座等?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计档案,可以从人物的性格推论出人物的血型,从小说中获取人物出生地及时间等,对照现在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则,确定身份证号码。如果不详的身份证信息就根据自己的逻辑设定数字等等,星座的确定根据人物的出生时间查找万年历对应公历日期,从而较为合情理地确定所属星座。这样,促使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去阅读人物,获取档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细读整书。】

3.教师小结:要做好人物档案,看来就得继续细读整本书,这样你的档案才可靠啊。

(四)课堂延伸留疑问引导深入细读整书

1.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你打算怎样做他的档案?

2.曹操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

3.作业: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你做的人物档案中的人物是英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自己喜欢人物的档案,推进学生整书细读。阅读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成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整书的动力。

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你做的人物档案中的人物是英雄吗?

延伸了本课堂中曹操和刘备关于“英雄”的讨论,促使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积累和水平进行思考和探究。由课堂走向课外,重要的不是到底是不是英雄,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深入细读整本书,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去探究,学生有着自己的思考,有着自己的兴趣,从而有所感悟和抵达。这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这堂整书细读课围绕篇章的人物语言和情节品读。阅读视野从整书到篇章细节,又从篇章细节到整书。课上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发现文字的精彩,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

课堂始终关注学生,因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阅读活动,使学生保持阅读的主动性和兴趣,从而去探究文字中的秘密,并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课结束了,似乎又没有结束,让学生带着乐趣和疑问进一步阅读整书,做一些有意思的阅读活动和进一步的探索,这恰恰体现了整书细读推进课的特点。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刘备曹操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刘备与徐州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刘备的爱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