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教育:构建生命的长宽高

2017-07-07 13:37张喁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等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川生命课程

文_张喁 图_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等

新生命教育:构建生命的长宽高

文_张喁 图_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等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里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从此意义上说,生命教育就是一切教育的统称,那么,将生命教育单独成项,意义何在?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级阶段,我国的生命教育实践呈现怎样的面貌,面临怎样的问题?生命教育的未来在何方?

4月15日,以“新北川 新生命 新教育”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5·12”地震后新建的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65个新教育实验区700余名代表相聚北川,共同分享新教育区域推进实践成果,交流新教育经验,共谋新教育发展。

“5·12”地震后,新教育扎根北川进行实践稍许来迟,但以此为突破口,北川教育从感恩出发,关注新生命教育,践行新教育“十大行动”,着力打造城乡研修共同体,实现区域整体推进,让新教育伴随北川教育生命成长,重塑北川教育新形象,真正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谓结出了累累硕果。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北川新教育实验的坚守和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全面阐释新教育的“道路自我创新,行动自我创新,文化自我创新”发展理念,对新教育发展予以了高度的展望。

生命教育并不新了,所以有“新生命教育”应运而生

生命教育是舶来品,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首次提出的生命教育思想,多与此有关,关注的是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暴力等问题。

美国生命教育小课堂

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因地制宜。在美国,据统计,1970年有47.3%的高中生吸食大麻至少一次,1970年的美国青少年自杀案件较1960年增长了3.2倍。1970—1975年间,美国公立学校中杀人犯人数上升了18.5%,强奸犯人数上升了40.1%,吸毒人数上升了37.5%,对学生的袭击事件上升了85.3%,对教师的袭击事件上升了77.4%。因此美国的生命教育注重先以法理基础奠定社会和学校生命教育氛围。1994年10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的《无枪学校法案》规定,凡是带枪支进校的学生,一年以内不得重返学校。在1996年的预算中,克林顿政府为美国97%的学区提供了学校安全、不吸毒和防止暴力的财政保证。

在日本,中小学一般把防灾教育列入学校正是教育计划中,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制防灾教育课程。在台湾地区,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2001年被定为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年”,注重从“伦理取向”和“生命取向”,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认识死亡的本质,以理性的态度省思生命和死亡的真谛。

日本小学生防灾教育

然而,生命教育是否就是“拿来主义”,把其他地方相关的课程和经验照搬到这来实施就行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与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因此反对幼儿园进行死亡教育。西方可以领着小朋友参观殡仪馆、太平间,扮演各种死亡角色,但在中国恐怕是难以行得通的。不要说在幼儿园,一位高中老师让高中生给自己写“墓志铭”,在西方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死亡教育,但在国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人忌讳死亡,国人浸淫其中的千年儒家伦理有“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的文化传统。

但并不因为我们忌讳,人就不死亡了。而且,依据中国的国情,据有关材料分析,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近乎疯狂的追求,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自杀的第一位的原因。有鉴于此,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新生命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一环,并且在此次新教育主题会议上,占据最重要的议题。

新生命教育是涵盖长宽高维度的分形结构有机体

自杀,正在成为除交通事故之外,直接威胁中国青少年生命的最大“凶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暴力现象的家庭、父母离异的家庭、单亲式的家庭以及孤儿或家庭遗弃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心理承受力非常差,经常为一些似乎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自杀。

而更多时候,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句青少年在对父母不满时常讲的口头语:“我又没有要你们生下我!”往往让家长张口结舌,无可奈何,竟不知如何应对。

生命,人人都可以挂在嘴上,比生活更神圣,比生存更高尚,统领生命教育的生命定义,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命的内涵是指在宇宙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存在一定的自我生长、繁衍、感觉、意识、意志、进化、互动等丰富可能的一类现象,其外延可以包括生化反应产生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氨基酸结构,以及真菌、细菌、植物、动物(人类),就未来的发展可能而言,人工制造或者促成的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具备了某种符合生命内涵的基本属性的现象也将可能纳入生命的范畴,包括人机混合体,纯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另外,就目前保守的生命定义而言,已知的自然演化而成的生命具有较为显著的分形特征,而这一特征在目前界定的非生命自然现象中普遍存在,因此,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分形结构都是生命,但是,所有的生命结构都是分形的,是一句广泛适用的重要衡量标准。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以此为据,全人的教育是由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构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开放的复杂教育系统。

而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则既是生命结构的基础分形,也为生命教育指出了三个维度,这就是新教育实验提出的生命教育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新生命教育,试图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帮助学生实现以下个体目标:

一、生命的长度——自然生命,指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的身体。让学生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生命的宽度——社会生命,指积极的生活和良好的人我关系。让学生熟悉开放的国际视野下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共在性以及他人存在对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共同合作、彼此尊重、善于沟通;同情弱小,积极面对人际冲突,树立宽容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拥有个性化的积极力量,包括乐观、胜任感、自尊感、人际支持等。

三、生命的高度——精神生命,指由生涯和信仰开启的意义的人生。让学生能够不断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盼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他人、自然,具有人文关怀、民胞物与的胸怀以及宽广的人类情怀。

新生命教育课程实验用书:探索与期盼

自然生命——安全与健康——长度;社会生命——养成与交往——宽度;精神生命——生涯与信仰——高度。六大主体,构成了新教育实验编写的新生命教育课程实验用书的特点。丛书贯穿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一学年除了六大主题内容呈现外,另加三个成长档案,每个学期薄薄的1册,共计24册,在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和苏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通力合作下,由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各地专家学者、全国几十所中小学优秀教师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生命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历时多年编写而成。

小学一到三年级内容以绘本故事形式呈现,小学四年级以上,包括初中、高中内容以活动体验形式呈现。通过自我测评、互动体验、走进生活、拓展延伸、牵牵大手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悟中学、在教中学”。

教材内容编写打破了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技能、重技能轻责任的倾向,强调生命意识重于生命知识和生命技能,生命知识和生命技能最终形成生命责任,把意识与责任放在第一,技能与方法放在第二,知识与要点放在第三。

在课程设置上,以专设课程为主导,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这是新生命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切入途径。围绕这一套课程实验用书,新生命教育开发陆续推出线上教学资源库、手机客户端、系列动漫、游戏、绘本、智能学习终端、场馆等,构建一个以师生学习为中心,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未来生命质量提高工程。

生命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最强的教育方式,经过先行者和教育体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若干年后,再也没有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以为生活就是生命的孩子,他们不致生活感受不好就放弃生命存在;也不再有“我又没有要你们生下我!”这样的、家长都无法反驳的、未经教化的对生命的轻蔑和对生命自身的伤害。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个个体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北川生命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北川的味道(四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
北川让梦想飞得更高
情系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