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7-07-14 21:11张风琴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风琴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通过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感受与理解来获取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

兴趣是激发情感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积极进行思维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要使学生的"学"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做到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以疑引思、以知诱学。使学生产生尝试、探究、创新的欲望,并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专心致志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对策问题),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播放视频课件《田忌赛马》,通过生动的动画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齐王第一次比赛赢了田忌,因为同等马相比,齐威王的马要比田忌的强一些,所以齐威王赢了。然而第二次比赛田忌居然赢了齐王。田忌是怎样赢的呢?田忌采用了怎样的对策赢了齐威王呢?针对这场比赛田忌都有哪些对策?哪个是最优的呢?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2.建立开放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与探究的主人

2.1 探究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尝试——观察——猜想——验证"。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即"两端都植"的时候,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引导学生用图示或线段图进行探究验证,学生会发现100m太长,没法画,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复杂的数据简单化,接下来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把公路长变成20m、25m、30m分别能栽多少棵树?(2)将探究过程中的数据填写到记录单上(3)观察总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数,你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表示出来。(探究时间10分钟)这样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

2.2 探究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探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全班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

独立思考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前提,必须充分重视独立思考。我认为先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探究和交流中他就有话可说,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讨论的效率。同时也避免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造成群体的认识偏差。因此,在每一次合作交流之前都应该安排独立思考。

3.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会学生探究技能

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各种技能,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一旦拥有这些技能,便可凭借这些技能来探究周围世界中的一些未知问题。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探究技能是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保证,更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必要条件。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3.1 观察认识。即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并掌握某些知识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较常见的文具盒、墨水盒、化妆品盒等物品,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解并掌握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

3.2 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应注意: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并逐渐抽象成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②操作活动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所谓适量就是说操作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能浅尝辄止,走走过场。

3.3 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学生再通过比较发现这三个分数相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结论。这一探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4.归纳总结探究结果,引导反思探索过程

当前许多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但普遍忽视了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学习新知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類比分析、综合归纳,把建立的情感表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技巧。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探究所获得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挖掘学生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乐于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