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7-07-14 21:21李萍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李萍

摘要: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大多数政治教师一直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基本不需要或很少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境,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变革。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因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课堂中良好、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者,是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尤其是政治课程,教材上的情境材料难免有陈旧之嫌,所以创设紧跟时代潮流的合适问题情境就成为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能力了。那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在此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时政型问题情境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高考还是小高考都有时事政治的考查内容,且分值占整张试卷的10%,所以如果能在政治教学中以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的话,既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又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针对学生感兴趣但又存在困惑的时政热点设计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时政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呈现一种递进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和“运用者”。如在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我特意下载了《时事》中《发展中的中法关系》,截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作为情境材料,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在引起学生思考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创新型问题情境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创设创新型问题情境,让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教材中問题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做新的探索、补充新的见解,展开想象。如在学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内容之后,我就设计了新的问题情境:“常州某纺织厂,20世纪80年代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企业效益良好。9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赶了上来,而该厂由于忽视采用先进技术等多种因素,致使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企业连年亏损。如果你是该厂厂长,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使皮鞋厂扭亏为盈?”这个问题情境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现实的具有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化理论为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应用性问题情境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演练场,通过让学生分析解决,或有目的地制造疑问,将学生置于疑问的“徘徊路口”,激发求知欲望,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银行、货币、利率等方面知识,我组织学生在班里进行了一次“银行利率的提高对房地产影响”的实际操作,结果学生的分析观点既切合实际又懂得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重大影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发现型问题情境

俗话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后,提出个人要学习的目的,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和学习后质疑、标新立异等。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如学习《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这一框内容时,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请问,其他类型的企业经营者,要不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回答,可以把这样的好问题抛给全体学生,给予学生讨论探究和交流的时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深刻性。

五、创设生活型问题情境

任何理论来源于生活,也都将服务于生活,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甚至教室里现成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教师利用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设计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以达到理解某个概念或观点的目的。这是我常用的一种设疑方法,多用来理解某一知识、概念、观点等。如在区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教室里的讲台是不是物质?”这一疑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教材,从中寻找理论依据,并展开了激烈辩论。在学生们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了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时,教师给予点拨:“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结论: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却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但是由于生活型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有限,设疑不能只停留在这类问题情境上。

六、创设体验式问题情境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亲身体验的事情远比听说的事情记忆深刻,所以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会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时,针对教材内容多、层次多的特点,我创设了一组题为“暖水瓶事件”的案例,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消费者、经营者、消协、商检所、法院等角色,把消费者的各种权利,如何维护权利,通过创设情境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去体会去辩论、认识分析,这样重点难点问题也得到充分解决,学生又作了思考练习。通过亲身体验,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但是问题情境的运用也必须恰到好处,切忌随意,哗众取宠,一定要紧扣教材,围绕中心,有明确的目的,要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科学性、整体性、思想性、准确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