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漫谈

2017-07-14 21:36柳春秀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愉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柳春秀

摘要:小学生是活跃的群体,小学数学愉快教育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通过创造一种活跃、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更加全面的发展。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愉快

1.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热爱学生,在上课时对学生保持微笑,可以有效的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减少学生的压力,为课堂建立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数学课时平等的对于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或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自由自在的学习。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不会回答时,不要批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喜欢上老师,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计好导入课,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3.正确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3.1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可设计新颖的问题,比如说,在学习"能被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随意写一个数,让学生计算能否被3、5整除,一段时间后,学生当然能算出,然后老师可说"现在你们可随便说一个数,我能立刻说出它能否被3、5整除"这时学生就会说出很多数,老师立刻回答,几次下来,学生就会感到好奇,想知道老师是怎么计算的,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对本节课的学习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2 恰当的幽默风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对风趣和幽默的充分利用,可活跃课堂气氛,组织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会使自己的学生愉悦上课,在课堂上开怀大笑。比如,在学习应用题"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时,因为问题很难解答,可通过让30个同学站立,幽默要求"所有的兔子,提起前面两只脚",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老师说"这下鸡和兔子都是两只脚了,上面30个头,下面多少只脚?"学生就会回答是"30*2=60只",老师再提问"少了多少只脚",回答:"28只"学生就明白,有28÷2=14只兔子,16只鸡。一个复杂的应用题就在幽默风趣下解答了。

3.3 巧妙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因此,对练习进行合理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好一个个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小纸片,对平面图形更深理解。然后,让学生使用胶水等工具,合理发挥想象,把这些小图形变为立体图形,很多同学就会做出长方体、圆柱体等,在操作中学生就明白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要注意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

4.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改变以往老师授课学生聽课的传统方式,让学生当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从而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更好的理解知识。比如说,老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预习一小节,然后,让他们自己编写小节的重点、目标、关键、例题的解题思路和练习题的解答,然后,将一小节共同的学习人员成为一组,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一个学生进行试讲,使全体同学都明白所学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课堂教育,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5.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6.让学生走出课堂,适当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课外活动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活动,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对于扩大小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说,可以通过开展数学讲座,介绍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好知欲;也可以通过组织数学兴趣小组,使数学爱好者参与其中,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等。这些课外教学活动,在紧密结合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减轻他们的考试压力,从而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要靠教师创造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靠老师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并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乐园。当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愉快教育还有很多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们的共同探讨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愉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的周末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