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取向的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2017-07-18 11:24巩红冬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植物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巩红冬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合作 747000)

基于职业取向的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巩红冬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合作 747000)

请扫二维码,关注本文及作者更多信息

以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为取向,通过对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和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结合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3个方面对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力求为全面提高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乃至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职业取向;高师;植物学;教学设计

植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生物科学(本科)或生物教育(专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质量的优劣[1]。《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2-3]等国家纲领性文件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4-5]等国家课程标准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最低要求,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做好服务。本文以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对现行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和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国内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3个方面对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力求为全面提高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乃至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1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既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程教学的归宿点,它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6],承担植物学课程教学与研究任务的工作者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探索出符合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植物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以解决植物学课程教学目标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切合的突出问题,为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对植物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规定[2-3]和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规定[4-5],结合现行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体例[7-9],确定出高师植物学课程核心教学目标如下。

1.1 总目标

掌握植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掌握植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具备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具有对植物科学和探索未知的浓厚兴趣,形成植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2 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植物与环境、植物多样性、植物进化以及植物技术等植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植物科学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掌握植物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能力目标。正确使用显微镜等植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掌握植物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具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运用植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植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掌握我国的植物资源状况和植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具有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植物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植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为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出与之相切合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准确而恰当的教学内容将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6],植物学课程工作者要致力于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持续进行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建立完善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解决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的问题,为全面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依据上述确定的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植物学科研究新进展[10],选择出如下高师植物学课程核心教学内容,建立起四模块化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1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的形态特征,植物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的繁殖,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物质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组织。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维管组织,维管束,组织系统。

3)器官。植物器官的概念,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种子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2.2 植物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发育与萌发。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的主要类型,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皮的发育,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类型,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

2)根的生长发育。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根瘤与菌根,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茎的生长发育。芽的形成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分枝的方式,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

4)叶的生长发育。叶的发育与结构,叶的衰老与脱落,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5)花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雄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受精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6)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的形成,果实的发育,果实的成熟,单性结实,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我国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

7)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2.3 植物多样性与进化

1)植物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2)植物的分类。植物分类的方法及单位,植物命名的方法。

3)植物的类群。植物基本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植物的进化。植物的起源,植物的演化规律,植物的进化方式,植物的进化趋势。

2.4 植物与环境

1)植物与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种群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校园或社区绿化设计。

2)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效率与作物生产。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呼吸作用的过程,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4)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蒸腾作用的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生产上降低蒸腾作用的途径和措施。

3 学习方法

现在的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现在师范生的学习方法将会顺承转化为将来自己从事教学时的教学方法[11]。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能组织探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2-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4-5],因此师范生首先要自己经历植物学科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艰辛、乐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将来才能有效指导所教的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摆在首要位置,作为核心学习方法对待,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适应师范生毕业入职后有效指导中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迫切需要,以解决课程学习方法与学生将来职业与专业发展不适切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2]。高师植物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从微型课题研究、经济植物种植、植物资源调查和常见植物识别等方面来构建[7, 13]。

3.1 微型课题研究

选择一些研究范围小、用时少的微型课题让学生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来完成,可以使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

3.2 经济植物种植

将抽象的纯理论说教转变为一种有趣的植物种植过程,也不乏是一种验证、探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好方法,如果再能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植物来种植,那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3.3 植物资源调查

植物学研究性学习模式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进行当地植物资源的调查,通过该项活动学生可以不仅将当地植物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常见植物识别

对身边的常见植物进行识别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方面也有独特的效果,能高效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4 结论

高师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应当关注学生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发展,全面考虑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要素。基于职业取向的课程教学设计致力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是国家对从教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规范性要求,也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理应成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14],中小学课程标准对任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5],也应成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未来就业市场标准的有效对接,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适切性教师。

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取决于课程各要素的共同作用,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会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课程要素的不同而不同[14],本文仅是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纲领性文件和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以教师职业为基本价值取向,确定了高师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核心教学目标、核心教学内容和核心学习方法。但只有把握住这些植物学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植物学课程任教教师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学生也才能进行有效学习。

[1]巩红冬,李 彪.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课程适切性初探[J].教师,2014(29):100.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适用于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50.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适用于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5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7.

[6]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0-190.

[7]巩红冬.民族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2):175-176.

[8]巩红冬.民族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QQ群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1,5(8):96.

[9]巩红冬.植物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教师,2013,7(5):79.

[10]罗利群.植物学的探究式学习[J].生物学杂志,2008,25(3):75-77.

[11]李大辉,袁 艺.植物学双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33(2):116-118.

[12]骆 乐,徐小颖,张顺仓,等.基于被子植物分科知识的研究性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生物学杂志,2016,33(2):119-121,124.

[13]项小燕,吴甘霖,王志高,等.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3,30(2):102-104.

[14]唐雄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与基本要素[J].职业,2014(4):24-25.

[15]龙晓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对创新型教师的要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4):16.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otany course of normal university based on profession orientation

GONG Hong-do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as the orientation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program documents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cultivate and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 of middle school,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botany course of normal universi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 the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otany cours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biology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

profession orientation; normal university; botany; instructional design

2016-06-13;

2016-07-11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植物学优秀课程建设项目(甘民师字〔2011〕136号);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甘民师字〔2012〕125号)

巩红冬,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研究,E-mail: 15309412112@163.com

G642.3;Q94

C

2095-1736(2017)03-0119-04

doi∶10.3969/j.issn.2095-1736.2017.03.119

猜你喜欢
植物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