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视角看高职教育中的美育渗透

2017-07-29 10:55励继红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高职教育传统文化

励继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艺术系,浙江 杭州 311231)

摘 要: 开展高职美育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融于高职教育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美育渗透 高职教育

一、传统文化与美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特别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重视对人生、社会、道德的探索和追求,其中许多元素在现代人生和现代职场中都能发挥独特而持久的积极作用。传承优秀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

高职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教育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职美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的美育发展不平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多做法值得探讨。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办学功利倾向。高职很多课程是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使学生如何更积极地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获得持久的和谐却很少涉及。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比职业技能更重要。高职教育往往将“做事”和“做人”双重目标分离,忽视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文内涵。同时,高职院校美育师资的匮乏、课程建设的缺失使学校的教育作用不断衰微。

第二,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在入学后,除了被动接受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外,没有主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愿。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尤其是理论上的学习,往往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表现出负面情绪。其次,在个性上两极分化。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又因较多的失败,缺乏自主精神、自信心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于互动性和参与式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目前,国内对高职美育的研究还无法满足高职美育建设的要求与目标。一是有些研究只停留在美育思想层面,如:就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通过对美育进行历史的考察,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体系。二是有些研究只局限于美育的功能分析,如:就结合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完整人格结构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进行探讨;论述了美育视阈下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实践等。这些研究存在这样的缺陷:一是缺少融合。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美育的融合,高职美育与课堂创新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的融合;二是缺少高度。没有把高职美育建设放置在时代要求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将美育融于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面向现实的紧迫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弥补职业教育人文精神淡化而实用意识过浓的不足,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

三、传统文化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近些年来,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是在社会快速发展、职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可持续性、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与大众的期许存在一定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做出重要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重视中华民族创造的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任务和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职教育除了立足于打造“职业人”、为解决学生的现实生存问题提供技能准备外,还要面对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追求更高质量的生存和追求人之为人的更高的生命境界,因此,将美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和“做事”的本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对高职学生的修养提升、人格塑造、和谐身心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推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助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文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以此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1.爱国精神。爱国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不卑不亢、忠于职守、维护国格。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正气和气节。

2.合作精神。职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品质,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一脉相承。中国文化注重协作、大局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都需要他人的协助,都需要高度的群体合作。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意义重大。

3.人生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等例子有很多。让高职学生学习面对挫折、逆境时,懂得如何智慧应对,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生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了解胸怀远大的人生态度,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智慧型的劳动者。

4.伦理规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中精神文明、道德行为规范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一个当代社会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四、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的融合

当代教育提倡素质、道德、創新和与时俱进,美育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是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完整、有序、彰显美育功能的高职美育模式,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建设,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潜移默化构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努力开拓美育新途径,将美育融于高职教育教学之中,力求完成三个融合:国内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融合、学生生源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与美育内容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要完成这三个融合,我们的思路是以调研为基础,在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从美育体系、美育资源入手,提出高职院校推行美育的制度设计、具体路径与方法。在制度上,将美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师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学分制和课程分类为核心,通过与学分制、考核制接轨,总结经验与规律,从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以此加强高职美育的探索研究工作,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五、融合的方法与路径

将传统文化融于美育之中,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是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开展对高职教育中的美育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弥补职业教育人文精神淡化而实用意识过浓的不足,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

1.从认识上。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融于美育的重要意义,构建符合高职特征的美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构。整合教育资源,把美育纳入专业建设,完善美育保障机制。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将传统文化寓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从观念上。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坚持取其精华的辩证的文化观,更好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实际,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避免单一、抽象的理论方法学习,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把美育的特殊性和教育的普遍性相衔接,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3.从素质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民族精神、爱国情感、道德标准、责任态度、诚信敬业等传统美德,对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通过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发展的环境氛围,使高职教育充满活力。

4.从创新上。首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其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传统文化教育具形化、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化等方面推进,依托项目,统筹联建,多种方法并用,开拓立体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强化美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浸润,使综合效益、受益面积(包括学生、教师和单位)最大化;第三,营造促进审美素质养成的美育环境。高职院校要把传统文化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校风校貌、人文氛围、人际关系等),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道德意识,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多又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平.高等职业教育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分析[J].学园探究,2016(8).

[2]李洪荣.美育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6(12).

[3]石玉秋.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3).

[4]曹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2).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高职教育传统文化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