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2017-07-31 09:20赵军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赵军涛

[摘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众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据高校类型的不同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院校及其大学生不同与综合性院校及其大学生,有其特殊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必须因材施教。而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形成体育院校全校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体育院校;青年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比较复杂的工作,关系到高校的育人质量和育人环境。不同专业大学生有不同的特性,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措施亦千差萬别。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具有其针对性,因材施教,而非照搬综合性院校的模式和方法。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等政工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院育人的格局,扎实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一、体育院校及其大学生的独特性

(一)从学生自身来看,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成绩较弱、人文素养不高,但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很多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通过体校或运动队,由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而来,这部分学生要么自小进入专业体校或运动队训练,身体素质、专业技能等非常高,但文学素养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比较而言,相对较低甚至有较大差距。这就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理论说服和思想灌输有时不起作用,学生由于受到文化素养的制约接受程度较低而难以接受。

(二)从学生行为来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荣誉意识、集体意识、服从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但个体行为散漫,甚至有组织无纪律,行为容易有过激情况。由于常年的体育训练、赛场比赛,使得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荣誉意识、团队意识等较强,能够在比赛的关键环节中发挥其个人的作用和特长。但也由于常年的训练,使学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遇事不冷静,容易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个人在日常学习中,由于没有领队的督促,行为散漫,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逃课、缺课等。这就使得通常依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困难重重,而且收效甚微。

(三)从学生心理特性看来,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有崇高的理想,拼搏精神,对新事物新知识具有探知欲且心理健康;但也具有以自我为主,名利思想较重,不关心政治,专项技术最重要其他都无所谓,尤其是文化课更是无关紧要等心理行为,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课考试容易弄虚作假等,这也使得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以时事政治来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从学校特性来看,体育院校师资、经费、管理、图书等都偏重于体育等术科,更多的训练、比赛等氛围;而人文氛围、思想教育显得较为薄弱,而且处于边缘化状态。这就使得被边缘化的人文学科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己无关,专业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训练和比赛,管理者更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事情,自己主抓竟训成绩即可。从而使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三不管的尴尬境地,成效不明显。

二、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体育院校大部分师资、经费资源都倾斜到学生训练、竞赛等术科中,校园人文氛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文素质学科教育等相对薄弱,被边缘化。学科及术科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与学生的接触都处于绝对优势。他们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便利的工作条件。这样,在高校中容易形成全院教师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高校优良校风。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青年教师,在人文氛围及文化底子相对较弱的体育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更为渴望和积极,他们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青年教师自身的特性如年龄、经历、心理及生理等与大学生具有相似性,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够从自身实践出发,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也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青年教师都是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太长的大学生,他们曾经经历过与学生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或疑惑,对这些问题或疑惑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容易与学生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再加上高学历和渊博的知识,他们往往会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甚至偶像,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而非排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载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训练之余,甚至在理论课上都在运用某些新媒体进行交流、学习等,这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依赖。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中新鲜、活跃的教师队伍,渊博的学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追求,使得他们比年龄大的老教师对新媒体等网络技术的接受和运用更为积极和成熟。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网络载体开展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因势利导,便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接受,积极发挥新媒体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或降低新媒体等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青年教师由于其在学校的地位、身份与辅导员等政工干部不同,他们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别于辅导员的灌输说教,更多是隐性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任课过程中、课后的指导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式的影响,由于年龄、话语、经历等与学生的相似,其效果比直接灌输更显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会更突出。

(一)青年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通过良好的教师素养感悟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深造和学习,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及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和吸引学生,成为学生所崇拜的对象,只有如此教师的言行才能够对学生产生实质影响。同时,青年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而非仅仅专注于专业课教学。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青年教师要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德育工作中的灌输方式,而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青年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要具有渗透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融专业学习和政治素养提升为一体。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教师,更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教学,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既新鲜活泼又受学生欢迎,同时还获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如音乐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练红歌、唱红歌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品德素养;专项技术课教师,在学生专项技术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有国家荣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升品德修养;中文课教师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论语》、《大学》、《道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中涉及到个人道德修养和修为的经典名篇详细讲解,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也是仁人志士修身养性的准则和座右铭。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例证。其他的如岳飞的词、杜甫的诗歌、毛泽东的诗词等都是教育学生要胸怀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佐证,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又如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桑提亚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浮士德》中的浮士德等人物形象的讲解,将这些人物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探索创新和拼搏等精神气概揭示出来,激励大学生在人生的征途中要勇于面对挫折和现实,勇于奋斗。

其次,青年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具体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体育院校本身受制于学校的专科特性,训练、竞赛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旋律,而校园文化氛围较弱,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要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在校园内积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艺术节、戏剧表演、礼仪表演、辩论赛、高雅艺术等,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余,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引导和培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帮扶实践、支教实践、爱国教育等活动,亲身体会和观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

再次,青年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余之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疑难。通过日常小事解决和亲身示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

(三)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于便捷的新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师、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日常训练之余,体能的耗费使更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放松方式之中。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年龄、学识等优势,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更快更容易。故而,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等平台,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同时也可以建立具有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网站,供学生学习、浏览。这样,通过新媒体所提供的技术支撑和平台,青年教师可以在课后、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心理疏通、知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可以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中的优势,引导学生避免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结语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众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育人质量,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而且,该项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非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工作,在高校中是所有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体育院校有其不同与综合性院校的独特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依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为高校师资力量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闪光的魅力去影响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课后业余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指导、帮助学生,以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合为切人点,互相渗透,在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品德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體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在高校中也形成了领导、政工干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了高校的育人环境,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校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