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环境下学员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2017-07-31 09:39张殊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道德素养提升

张殊钢

[摘要]开放教育已经给我国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我国学生在得到素养和法律素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引起了相关教育教学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从这一背景出发,研究在开放教育环境之下,学生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关键词]开放教育环境;道德素养;法律素养;培育;提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不容或缺的主要依赖。互联网的普及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尤其是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在这种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之下,开放教育环境得以出现。开放教育环境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环境,它强调的是学生与老师在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彼此分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己学习,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地安排具体的学习内容,这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为求学者的学习提供了更为自在和方便的教学方式,并且也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简要概况

所谓的法律修养指的是人通过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主要是强调个体对法律的具体掌握程度以及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所谓的道德修养则是人展开道德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个体为了实现理想而在各种观念和日常行为之中采用道德展开自我锻炼的一种道德活动。

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学生的法律素养低,主要表现在法律观念十分的欠缺,并且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遇到事情不会使用法律来加以解决。尽管人们强调我国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的具体作用,并且号召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但成效甚微。仍然大量的学生在遇到突发状况不会适用法律作为武器保护自己,反而会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行为,严重者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而道德修养也十分的匮乏,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社会中违法犯罪的年轻人多数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改之心,缺乏对生命的尊敬;其次在知行方面表现出矛盾,大学生身为高等知识分子,清楚了解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但却在真正践行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却让人质疑,甚至有些时候打着践行社会公德的行为却在违背社会公德。再次,家庭道德方面的匮乏,这主要表现在不尊敬长辈,缺乏起码的尊老爱幼的得到观念等。

二、现阶段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学生是我国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储备型资源,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前途。也就是说,他们整体的道德素质以及智力水平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所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十分的重要。

(一)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公民,必须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只有遮掩高才能提高自身的发绿色为,才能加强对法律权威地位的信服程度,才能是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控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但现阶段我国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还不高,还缺乏对法律的信任程度,这就要求在开放教育的环境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积极践行法律规范,进而提高学生的法制性观念。

(二)现阶段学生道德素养水平极低

道德与法律是我国维持整个社会平衡发展的主要手段。一般学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他们的素质一般要比社会中的一般性群体的素质要高。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学生本应该是引导整个社会朝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对社会一些群体提供道德示范的作用和产生同化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期待极高。然而,社会重视与人们期待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大的差距,使得整个社会开始进入恐慌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学生犯罪会有着巨大震惊态度的原因了。例如当年的马加爵案,在整个社会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复旦大学“投毒案”,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等等。

现代社会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并且社會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学生年纪不大,正处在人生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因为三观尚未形成,因此极容易受到一些外部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许多学生形成了与国家、社会要求的标准性道德素养相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从而严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现阶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具体方式

无论何种阶段的学生,都需要有专门的人作为前进道路上的指引者,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并且思想并不成熟,这就表明学生在培育道德素养以及法律素养离不开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以及家庭教育和教学环境的影响。而开放教育环境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老师教育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合适的教育素材和教学手段

远程开放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基础之上,选择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本。首先,教学素材必须要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择应该强调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标,需要老师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法律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同时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方面,一定要强调实用性。同时还要注意其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帮助学生能够通过一类具体的实例,掌握整类同样事件的应对处理,以及从中学习到的应对同一种类型的道德应对方式。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展开自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培养法律意识以及提高道德水平。

(二)强调教学内容即时性

法律知识是一种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更的学习内容,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开放教育环境之中,强调使用互联网及时的基础特性,跟上时代潮流学习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同时,老师在课程内容的编辑中,强调对新知识的传递和教授以及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内容,继而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而在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以互联网为基础,强调使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接收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习。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针对自己所搜集的教学内容展开看法的表述,通过老师在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常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教学课程的开展强调成本

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以及学校教育所投入的教学成本。任何教学课程的开展以及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必须要从成本角度出发,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具体条件,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扰乱性给远程教育带去的影响,需要学生深入到老师不能面对面所教授的课程中去。另外,教学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地以互联网为基础,并且过多的选择教学案例作为知识扩展内容,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知识学习内容。通过使用多媒体等课件作为最直观的教学教材,减少学生对面对面教学教师的需求程度,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继而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在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在家庭生活领域,往往腐败的滋生和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都伴随着道德的滑坡与沦丧。许多家庭就是因为家庭长辈的道德修养问题,而影响了下一代人的道德观。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亲应当在家庭生活方面做好榜样,让道德的约束力量在家庭领域起到积极的、统领的作用,引导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能负起责任的人。

(五)学生自身的修养是开放环境下培育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关键

开放性环境中应该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整个课程开设的关键性目的在于培养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学生,从而维护整个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然而有些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的设置毫无作用,从而形成不认真听讲,甚至不听的情况。这样说明学生不理解具体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因为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如果不懂法,何从谈起守法?所以,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要的学生,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只有懂法,才能确保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形成法律思维和法制观念,才能在日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另外,学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加强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深入反思,加强自身的教育反思,锤炼自己的意志,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素质的完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为整个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四、结束语

学生法律素养的加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其自身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作为全社会的焦点,他们不能仅仅被谈论,更加应该被帮助、被引导。当问题被社会化后,解決的捷径就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学生的自身努力下,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对他们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法律和道德修养,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形成和稳定之前朝着有利于自身、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增进家庭的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繁荣。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道德素养提升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