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7-07-31 13:35余梦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定向动机动力

余梦媛

[摘要]定向动机流与项目教学法作为两个创新点都被学者引荐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去,但在项目教学法中通过激发与应用学生的定向动机流来引导学生进行二语学习还罕被学者们关注。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定向动机流,并利用该动机流更好地推进教学项目计划的进展,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定向动机流

项目教学法作为近年来众多的英语教学改革方式之一,符合高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同时,基于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迫在眉睫。因此,如何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定向动机流,并利用该动力来推进项目教学法的进展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

一、定义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在该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概念、知识点等教学内容。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并解决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及培养出学生对项目的兴趣至关重要,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于到项目进展中,释放自身的动力并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定向动机流

定向动机流是指在某一阶段,个人或者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且具体的目标而呈现出稳定高强度的动机状态。该概念是由二语动机研究领域著名学者Zohan Dornyei提出的,成为了该领域近几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定向动机流(DMC)的核心要素

为了在项目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定向动机流,了解并掌握定向动机流的核心要素是关键。

(一)具体、可预见的目标

同以往动机理论中目标的笼统性相比,DMC中的目标是具体且可预见的。例如,学生学习英语不再单纯地是为了追求成功这样无法量化的目标,而是为了能够“在两年内顺利完成专升本”,或者“在一学期内能够用英语同外教进行交流”等这样具体的目标,学生甚至可以预见到未来的本科学习生活,或者使用流利英语同外教讨论的情景。

(二)显著的目标推进结构

为了帮助个体克服在推进项目中遇到的阻力,并不断为个体提供动力,DMC系统中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结构系统来监督和确保目标的实现。该系统结构包括:(1)明确的动力流起止点。DMC往往受某一诱因的影响开始释放,并随着诱因的弱化,这股动力流也会随之消逝,并在新的诱因出现时,重新高涨。(2)阶段性目标。目标的完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释放动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需要自行将目标进行细化,通过完成不同阶段的目标来提高自信度和积累自我成就感,二者会随之转化成推进实现下一步目标的动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3)个体的自主性。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只有当个体充分发挥其主人公作用,具备实现目标的勇气、信心和欲望时,DMC才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个体的目标有了阶段性进展或者最终得以实现时,个体将感受如释重负后的轻松和自我肯定的喜悦。同时完成目标的积极成果也有利于个体选择下一个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三、定向动机流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培养与应用

结合定向动机流的核心要素,教师可以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DMC;同时借助DMC让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充分锻炼并发挥学生的实操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定向动机流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培养

定向动机流的首要特点是包含具体且可预见的目标,因此,可以借助项目教学法的具体项目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和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语言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而这与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所以让学生自主树立英语学习的目标很具有挑战性。而且这些学生自主建立起来的目标或因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不利于学生动机的维持;或因与自身现有语言水平差距过大,难以触及,而引起不必要的畏难情绪,导致最终轻易放弃;也不利于动机的维持。因此,在课堂中借助项目目标来帮助学生确立可操作的目标,而且具体的教学项目通常与学生的专业相关,也利于学生从选定的项目目标中感知语言学习的职业应用前景,这同目标的可视性的特点也保持一致。

其次,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中同一项目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来作为学生的分目标,从而构成定向动机流中推进结构的一部分。定向动机流结构中需要有分目标来作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测的标准,这些分阶段的项目任务会帮助学生及时感知和认可已获得的成绩,确保已激发出的动机可以持续下去,直至最终项目的完成。

再次,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项目,这利于学生培养定向动机流中的个体自主性。因为在整个项目中,除了老师布置项目任务以外,从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始,到选择项目内容,项目作品制作,和最终的项目展示,老师仅作为指导者,而学生将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在项目目标制定以后,学生的定向动机流不一定就会随着项目的启动而开始,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避免培养出来的定向动机流提前弱化或消退,要确保有足够多的阶段性项目任务来检验项目的进展,从而确保学生的定向动机流可以随着项目目标的达成,逐渐消退。

(二)定向动机流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应用

定向动机流作为动机理论中较新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仍存在很大的应用空间。Dornyei,Christine Muir和Zana Ibra-him于2014年作的“Energising language learning by creating in—tense motivational pathways”研究中,明确提出定向动机流在“lesson level”、“term level”和“couise level”中的地位。而在“term level”即课程层次中,他们把定向动机流和项目联系在一起,提出定向动机流从激发到消退的整个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始末,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它看作为一个项目。因此将定向动机流应用在项目教学法中具有明显优势。

一方面,学生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主体,所以他们对待项目的态度决定着项目的实施和推动。而培养学生的定向动机流,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个人情感体验可以演变为集体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动力。

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具备了定向动机流,除了老师在不同阶段设置的不同项目任务,学生会主动依照自身的终极目标制定出相应的阶段性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可以作为调节杠杆来监控整个项目的实施,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克服了学生由于终极项目目标的复杂性引起的畏难情绪,又弱化了项目难度,让学生在完成分目标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增加他们继续完成项目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提高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效果。

最后,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动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正确客观地对自己作出评价,不轻易放弃,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在問题解决后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成就感。如此一来,学生的定向动机流方可贯穿在整个项目的推进中,为项目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语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切实展现这一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只有让学生在执行项目计划时明确语言学习目标,并在该过程中经历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培养学生的定向动机流,才能够让这项教学改革避免形式化。同时,介于高职学生的英语现状,将项目教学法作为依托,以项目的设计和完成短时期内替代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改善高职学生缺乏追求的学习态度和懒散的学习习惯,从而推进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施。

猜你喜欢
定向动机动力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