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2017-08-02 10:12林中松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数学课布置

林中松

合理安排与布置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是提高初中生数学能力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所以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安排与布置必须做到合理、有效。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课后作业的交流性,创新批阅方式等,在实现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是实现学生健康成才和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还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实现“减负高效”的同时,提高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探究的重点。

一、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对教学的影响

1.延伸课程,补充教学盲点

课后作业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古人有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初中生仍然处于被启发的学习阶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应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将知识及其应用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布置合理的数学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与课堂知识相应的题目,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应用课堂理论知识。同时,在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回顾课堂知识,找出知识盲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和应用程度。

2.提高质量,巩固教学成果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的课后作业是对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课堂知识。

单纯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掌握相对浅显的认识。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通过练习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基础的思维方式提升到更高层次的逻辑应用。

3.促进沟通,反馈教学情况

通过数学课后作业,教师不但能有效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巩固教学知识,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通过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程度和质量,教师可以检验其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教学做出评估,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打下基础。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质量的方法

1.清晰目标,明确作业目的

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是基于課后作业制订的目标是否清晰。如果在设计和布置作业之前,教师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意图,单纯地以各种同步练习为手段,制订题海战术,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不能使课后作业达到应有的效果。如在布置“立体图形”的作业时,教师不但可以将题目的形式在作业中显示出来,而且可以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的还原,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立体感。

2.精选题库,实现轻负高效

有效的数学课后作业是与教学概念体系紧密联系的习题,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同时,作业的设置应呈现一定的梯度,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给不同的学生留下不同的发挥空间。如在选题时,教师可以多布置涵盖知识面较广的、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大胆舍弃解题形式单一、重复率较高的习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打造一个“精、简、活”的高效题库,使学生在成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享受减负的快乐。

通过精选题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避免了无效作业,而且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理解程度。

3.分层设计,灵活布置作业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学生课业负担的标准也不一样。教师应“因材”布置作业,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速度、学习天赋和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外学习任务。

如在布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层次布置作业:①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x2-2x-1=0,x2-2x+3=0,x2-4x+4=0;②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k=0(为常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③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2-k2=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④求证:不论m取何值,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1)x-m-3=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布置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有效发挥课后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需要教师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主动探索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安溪县凤城中学)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数学课布置
特别号都有了
有趣的数学课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讨厌的理由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