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前教师调查

2017-08-02 08:38宋铭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6期

宋铭

【摘要】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学前教育老师对于《指南》的理解、接纳态度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幼儿园对于《指南》进行的一些相关工作的情况。对105名幼教老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对于《指南》有着较深的了解,接纳的态度十分积极;幼儿园也十分重视《指南》的贯彻和执行研究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儿童发展指南 教师调查 教师访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6-0020-01

1.背景

2012年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不同于以往政策性文件的特点在于其提供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教育目标,力求在规范化幼教工作的同时也向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传播一种儿童全面发展的观点。由于《指南》颁布时间较短,加之有些教师知识和经验不够,在认识上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在实践上会产生误区。对于任何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都有一个过程,本次调查围绕《指南》这一主题,对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们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2.调查目的和对象

2.1 调查的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教师们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化,对专业知识和修养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内容使教师们感到在知识和责任感上负担日益加重。在这样的环境下,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幼教老师对于《指南》的理解、接纳态度等方面的情况,也包括幼儿园对于《指南》所进行的一些相关工作实施情况。

2.2 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匿名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城区幼儿园的幼教老师,其中大部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3.问卷的内容

问卷包括了27道选择题和2道开放题。问卷选择题的内容包括教师们所参与《指南》的培训情况;教师学习《指南》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应用《指南》来从事教学实践的情况;教师教育观念上的变化;幼儿园组织学习讨论、研究《指南》的情况。

大部分的问卷都进行了回收并确认有效。

4.调查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情况

总计105份有效问卷,来自东城、朝阳、石景山共6个幼儿园。其中大部分是女性(97.1%),男性1名(1%),缺失(2%)。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82%),保育工作者(11%),缺失(7%)。

受访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至40岁之间;教龄主要在1年到10年;学历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职称以1级为多,2级和高级其次。

4.2 教师参与《指南》的培训情况

所有的受访者都参与过《指南》的培训,并且反馈培训的效果较积极(68%认为培训效果很好,33%认为一般,无人选择较差)。

对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考虑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和运用不同的培训方式。现在多数幼儿园能够按照这种原则进行灵活的安排,虽然在教委层面上教师所受的培训大抵相仿,但是在幼儿园内的培训和学习则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幼儿园能够灵活的安排培训形式和内容,取得了较好效果。总体来看,老教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反应比年轻教师更快,更容易把握《指南》中的要领。

4.3教师学习《指南》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通过学习《指南》获得了关于幼儿发展方面的许多知识与技能。98%的人更加理解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标;92%的人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得到提高或改善;90%的人认为工作目标更加清晰;90%的人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更加完整;94%的人扩大了对各个发展领域的知识;93%的人更加了解关于幼儿个体差异的知识。

多数教师认为大部分儿童都能够达到《指南》所呈现的标准(可能跟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对那些少数发展较快的儿童并未加予更多的关注,主要关注和干预的是那些明显没有达到标准的孩子,会进行个别儿童的指导。能力超前的家长对于教师们并没有提出额外要求,明显落后儿童的家长则比较关心孩子发展的情况。

4.4 教师使用《指南》从事教育教学实践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经常使用《指南》来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94%的人能够根据幼儿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94%的人把《指南》作为教学的参考;86%的人经常借助《指南》来备课或设计活动方案;87%的人认为《指南》为教学指明了方向。

很多教师都认为《指南》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但是仍然不够具体、缺乏相应的“教学案例”。针对这种现象,一方面,我们应该理解教师们平时工作量较大,急于应付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指南》颁布时间较短,许多人在学习和领会《指南》还留下来许多误解之处。

4.5 《指南》带来的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指南》后,她们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79%的人认为她们的关于幼教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5%的人开始反思她们的某些工作方法;92%的人开始更多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指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对幼儿教育三种主要方式的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三种教育途径的认识顺序通常是:集中教育活动占第一位,区域活动次之,一日生活最后。但是,《指南》把三者的地位进行了重新排序,把一日生活放到了首位,而把集中教育活动放到了最后,甚至对集中教育活动没有提出很详细的要求。教师们对此种变化能够理解,但是同时也带来的一些疑问,在实践上还需要很大的调整和相应的资源支持。

4.6幼儿园组织学习讨论、学习《指南》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98%的人所在园围绕《指南》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探讨和交流;96%的人所在园的教师围绕《指南》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幼儿园在近两年越来越重视组织教师进行《指南》的讨论和学习。在访谈中,有的教师提到园内开展的“参与式”培训和学习的方式,感到收获良多,这种有利于增强教师对《指南》的认识,使教师在心理上對《指南》有一定的准备并有获得《指南》指导的愿望。通过对活动方案的讨论,研究者鼓励教师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小组成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其目标不是为了提供一些事实性的知识,而是为了进行具有问题意识的、高层次的学习。通过设计活动、评析、修改活动设计等环节,使得教师们纷纷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

5.结论

对105名幼教老师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对于《指南》有着较深的了解,接纳的态度十分积极,其从选项的选择比例之高得到了体现;幼儿园也十分重视《指南》的贯彻和执行;教师们对《指南》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研究者对这些建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随着国家的重视、幼教工作的大力发展,《指南》将更具影响力,其对于幼教教育目标规范化,建立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将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欣.对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再认识.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03期

[2]叶平枝.《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现实价值与实施过程中的可能误区.教育导刊,2013年11月

[3]冯晓霞.发展学前教育质量和机会同等重要.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5日

[4]李季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5]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