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探析

2017-08-06 13:17田志宏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运用探析小学语文

田志宏

(宁夏海源县贾塘中心学校)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能够促进师生构建和谐关系,高效实现语文教学目的。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故此更需要教师激励学生,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性语言;运用探析

小学语文是组成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而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趣味性,但从学生层面来说,要让其对汉字、文章内容产生兴趣和激情,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极易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故而,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通过激励学生的方式,提高其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作用

实质上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一是为了实现有效学习。古语言:学无止境。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学习都没有尽头,因此,教学中可适当运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走出迷茫,重塑学习信心。可以说,激励性语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外在动力,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根本。二是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通过彼此的心灵交流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高效学习。三是实现快乐学习。运用激励性语言,能让学生感受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而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学习,只有当学生感到快乐,才会化被动为主动,将“苦学”转变为“乐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一)针对性运用激励性语言

新课改背景下,更强调因材施教的教学,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时,必须按照这一要求做到针对性运用。小学阶段,学生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年龄小、好动等特点,故教师在选择激励性语言时,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简单来说,教师要事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对其生活学习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调查,条件允许的学校可建立相关档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针对性的激励评价,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二)合理运用口头激励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行为等,教师要及时予以赞许表扬,特别是对学生的进步要充分肯定,多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提高,但激励的同时也要使用批判性语言,从学生层面来说,合理批判也是一种激励。比如,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出现失误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批判并引导其改正,让学生重归正途,更好地开展学习。通常情况下,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下即便学生知道答案,往往也不会举手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束缚,充分灵活科学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引导鼓励其向其他同学分享正确答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避免直接生硬的点评,而是以激励性语言尊重其观点,以此增强其奋发上进的精神和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肢体激励语言

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激励性语言并非指单纯的口头语言,同时还包括肢体语言,这两种语言相对而言,后者更形象具体,能够极大地活跃教学氛围,充分和谐课堂环境。比如,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教师可带着微笑向其投以和蔼期许的目光;对于需改进的行为,则微笑摇头以示告诫。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并非每位学生都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时如果教师点名批判,无疑会破坏教学氛围,不但将对该学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故而教师可选择走向学生,并以眼神告诫鼓励其用心学习。

(四)树立正确激励观念

课堂教学评价要避免盲目性,做到科学、正确地评价,这也是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习惯、提高自身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首先,注重公平性。实际教学中面对每位学生,教师都要做到不偏不倚,确保学生心理平衡,进而信任教師、尊重彼此。比如,针对学困生,要适度鼓励其学习,严禁因其不够优秀而一味鼓励,这样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而针对学优生,要避免过度鼓励,或是由于其足够优秀轻视鼓励,以防学生骄傲自满或得不到成就感丧失学习兴趣。其次,注重全面性。课堂教学评价要立足于实际,避免受学科或是情感的影响,做到全面合理的评价。最后,注重对比性。众所周知,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每位学生的优缺点不同,故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从客观角度进行评价,避免一味地主观评价,以此激励学生发扬长处,及时改正自身缺点,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教学改革的如火如荼,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顺应教改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束缚,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探索,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从根源上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当前,将激励性语言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能实现有效学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15(14).

[2]张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5).

[3]张怡.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1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运用探析小学语文
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绘工程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