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析

2017-08-07 14:13陈琳璐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疤痕创面重症

陈琳璐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浙江 温岭 317500)



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析

陈琳璐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浙江 温岭 317500)

目的 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症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疤痕整形认知、功能训练方法掌握程度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存在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向临床推广。

重症烧伤康复期;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随着烧伤医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重症烧伤患者可成功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顺利进入康复期。康复期重症烧伤患者的创面已得到大部分痊愈,未愈合的创面在康复期会分泌出较多的物质,同时,残余创面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在逐渐升高[1]。临床研究表明,针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及时消除患者悲观、绝望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2]。本次研究中,笔者就现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探讨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症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19~66岁,平均(36.7±4.1)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18~67岁,平均(35.9±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危险因素分析(1)心理障碍:重症烧伤患者由休克期、感染期过渡到康复期的过程中,心理情绪也会由恐惧期逐渐变成焦虑抑郁期,患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自卑、焦虑、悲观、抑郁、沉默独处,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2)容貌受损:面部、颈部烧伤严重患者因容貌发生重大改变,导致内心极度自卑、敏感,表现为情绪消沉、羞于见人。(3)功能受损:关节僵硬、痉挛是重症烧伤患者常见的后遗症,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缺失,患者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有轻生意向。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科学评估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尽快摆脱负性心理的困扰。向患者介绍医院整形科技术的应用成果,以真诚的态度向患者介绍以往被救治患者如何勇敢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案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2)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意愿,以真诚、体贴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使用敏感、尖锐的语言。(3)家属支持:重症烧伤患者虽花费大量金钱,却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家属易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其进一步影响到患者临床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家属的积极性,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与安慰,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现实与挑战。(4)疤痕护理:采用外用疤痕贴贴于愈合创面,并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包扎,加快疤痕软化速度,严控疤痕增生。严禁患者抓挠或摩擦疤痕创面,可给予止痒软膏缓解瘙痒症状。患者浸浴或坐浴时,可适当放入0.0l%高锰酸钾溶液[4]。患者创面愈合后易出现水疱,应指导患者注意创面清洁干燥,若水疱症状持续严重且有感染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相应治疗。(5)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必要时可给予绷带固定、可塑夹板等防止肢体出现畸形。康复期应尽快采用物理疗法及按摩治疗。

1.4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内容包括心理状态,对疤痕整形知识的认知、功能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therl 指数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60分≤ADL评分<100分:患者能够做到生活自理;40分≤ADL评分<60分:在他人协助下可做到部分生活自理;ADL评分<40分:在他人协助下亦无法进行生活自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值以(平均数± 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疤痕整形认知、功能训练方法掌握程度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重症烧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时间住院接受治疗,康复期烧伤患者由于皮肤颜色改变、瘙痒感剧烈、疤痕大量增生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表明,根据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存在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干预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及时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勇敢面对现实生活,积极配合相关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稳定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2)强化整体康复护理理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重症烧伤患者的治疗不应仅局限于保障其生命安全,还应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获得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如心理康复、功能康复、职业康复等,以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主动与人交流,寻求社会上的支持与理解。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的配合度。

本次研究中,笔者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症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患者针对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疤痕整形认知、功能训练方法掌握程度及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根据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存在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向临床推广。

[1] 刘伟源.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 中国医疗美容,2014(5): 138.

[2]严敏岳.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6): 1023-1025.

[3]陈万芬,黎新平.2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康复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 (4): 40-41.

[4]刘敏,柴爽. 大面积烧伤的康复期护理[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5 (3) : 167-168.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28

2095—9559(2017)03—3086—02

2016-04-26

猜你喜欢
疤痕创面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无惧疤痕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疤痕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