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017-08-07 14:13吕湘湘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流管脑积水脑室

吕湘湘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吕湘湘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见的护理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均进入监护室监护。结果 共有9例有术后并发症,分流术后并发症包括:分流管阻塞、感染、分流异常、腹部并发症等。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临床处理,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期,颅内高压症状缓解。平均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满意。结论 对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脑积水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腔积聚,使脑室扩大、脑实质相应减少称为脑积水[1]。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神经外科常规手术之一,目前是脑积水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脑积水的治疗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文献报道脑积水相关并发症包括分流管相关性感染、过度分流、分流管堵塞、分流管皮下隧道破溃、脑实质或脑室出血等。本文介绍我科6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患者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患者60例,男34例,女 26例,年龄 1岁~26岁,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种类、性能、优缺点及价格后,其中选择普通引流管者3例,选用抗虹吸式分流管者8例,选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者49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诊断为脑积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经额角穿刺置管,确认通畅后,再将另一端在皮下经乳突后、颈部皮下至腹直肌旁切口引入腹腔。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的阀放于乳突后皮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复查CT脑室大小调整开放压,每次调整以10mmH2O为宜,一般不应超过20mmH2O。

1.3 结果 术后均进入监护室进行监护,予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发生非感染性堵管6例,占 10.00%,经更换分流管后恢复,发生分流管感染 2例,占3.33%,拔出后给予抗感染治疗,重新置管后恢复。发生癫痫患者1例,占1.67%,经抗癫痫治疗缓解。见表1

表1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n(%)]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由于脑积水分流管由颈、胸到腹部长期放在患者体内,患者家属往往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今后的运动和生活,对手术存在紧张、焦虑与恐惧的心理。我们主动跟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讲解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及必要性,简要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措施,切实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与焦虑心理,树立对手术的信心。术前注意患者营养状况,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治疗,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纠正电解质紊乱,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此类患者多有头痛、头晕、行走不稳、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故应加强基础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术前一天于头、颈、胸、腹部术野备皮,做好皮肤清洁卫生,遵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前8小时禁食,留置尿管,注射术前药物等。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其取平卧位,并密切观察其心率、血压、呼吸、意识等各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变化情况,待平稳后可适当抬高床头15~30°,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四肢活动情况。如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烦躁不安、癫痫发作等症状,应报告医生。若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变慢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快速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并备好脑室穿刺包,防止脑疝发生。

2.2.2 呼吸道护理 麻醉未清醒时,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防止肺部感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通畅,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情况。较小患儿可给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常给患者叩背排痰,以利肺和支气管的痰液松动排出。给予氧气雾化吸入以生理盐水10ml加糜蛋白酶5mg加地塞米松2.5mg雾化吸入3次/天,可起到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水肿的目的[2]。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吸出痰液,较小患儿可在无菌操作下取剪掉针头的头皮针作为吸痰管,控制吸引负压<13.3Kpa,以免因负压过高损伤患儿口腔粘膜。

2.2.3 饮食护理 一般分流术后有排气即可进食,术后第一天可进易消化的流质饮食,第2~3天进半流质饮食,无不适症状进普通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易少量多餐。进食后勿立即翻身或搬动,以免引发呕吐和误吸,对于频繁呕吐及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遵医嘱静脉高价营养,以适应体力消耗,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3 并发症护理

2.3.1 分流管阻塞 分流管阻塞是分流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加强术后护理,减轻颅内静脉淤血,保持引流管通畅,对预防梗阻具有一定的作用。分流管阻塞后临床婴儿主要表现为前囟扩大,张力增高,头围渐大,皮肤切口脑脊液漏、易激惹,四肢肌张力高。儿童及成人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一般症状,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复视、视乳头水肿等。轻度堵塞可通过反复按压或穿刺用生理盐水冲洗解决。指导引流管的自我护理,定时更换体位,分流管所经皮肤区域避免挤压撞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卫生。

2.3.2 感染 感染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手术野皮肤感染导致颅内逆行感染,原颅内感染未经彻底治疗是分流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护理时应注意:术后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温高于38℃,同时检测其他指标如血常规等。定时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而出现并发症。发现敷料污染后及时消毒更换,若发现切口红、肿、压痛等感染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

2.3.3 颅内出血 分流术后出血一般发生术后短时间内,出血部位可位于脑室内、颅内和硬膜下。此类患者应将初始开放压设定于较高水平,术后根据患者症状逐步将开放压调低,即可以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突然抬高体位。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注意患者表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4 过度引流 分流管的选择不当、分流管压力设置不当是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可以行CT检查及重新调整分流管压力,使患者硬膜下出血得到控制。因此选择可调压分流管,根据腰穿颅内压测定结果选择合适的压力,术后根据病情逐步调整压力,可有效防止过度分流的发生。

3 讨论

脑积水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使得脑脊液过多的蓄积于脑室内,导致脑积水的原因主要为炎症、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颅内肿瘤等[3]。脑积水的患者颅内压通常较高,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头疼、步态不稳、智力下降和行为失常,而情况严重者会造成死亡。目前脑积水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但其术中和术后往往会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对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对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颅内压情况,及时调整分流管压力,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分流管堵塞、手术切口及分流管径路感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腹部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工作,在出院时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徐赛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6):97-98.

[2]苏燕娟,剪辉娜,陈少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2045-2047.

[3]冯启敏,黄丽君,唐伟泰,等.108例脑积水病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2):2070-2072.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84

2095—9559(2017)03—3158—02

2016-05-20

猜你喜欢
分流管脑积水脑室
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脑积水额角穿刺脑室心房分流术后脑室端分流管堵塞1例报道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脑室外引流在小儿脑室
--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