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定理”巧解一类三角形的面积比

2017-08-08 03:01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纵坐标共线比值

四川 蒋 敏

“奔驰定理”巧解一类三角形的面积比

四川 蒋 敏

向量既有代数的运算,又有几何的特征,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当向量遇上三角形,由向量关系得出三角形面积的比值,属于选择、填空题中的难题.在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中时有出现,其基本特征是:已知三角形内任意一点O,再给出相关向量的线性关系,求相关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探求这类题型的相关规律:

【典例】已知点O为△ABC内一点,且有,记△ABC,△BOC,△AOC的面积分别为S1,S2, S3,则S1∶S2∶S3等于 ( )

A.3∶2∶1 B.3∶1∶2

C.6∶1∶2 D.6∶2∶1

1.“大胆猜想”——感性思维的直观解法

【解法1】因为,由直觉并联想杠杆原理,在质点系下,的1倍与△BOC的面积平衡的2倍才能与△AOC的面积平衡,的3倍才能与△AOB的面积平衡,所以S△BOC∶S△AOC∶S△AOB=1∶2∶3.

从而△ABC,△BOC,△AOC的面积S1∶S2∶S3=6∶1∶2,故选C.

【评注】根据题干的已知条件及图形的大致特征,大胆开启“猜想模式”,是解答选填题“不择手段,小题小做”的一种途径.

2.“小心求证”——理性思维的严格推理

攻略1:合理转化,利用向量共线定理

【解法2】如图分别取AC、BC的中点D、E,

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O,D,E三点共线,

【评注】由于同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高的比值,利用向量共线定理,找出对应线段的比例,转化到对应高的比值上来,合理化归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

攻略2:利用三点共线的向量表达式

【解法3】如图,延长AO交BC于M.

【评注】利用三点共线的向量表达式:起点相同,终点共线,则分解后的系数之和等于1的小结论,巧妙得出λ,步步为营,进一步求得面积的比值,这与解法2有异曲同工之妙!

攻略3:“另辟蹊径”——解析法闪亮登场

【解法4】如图,以B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于是△ABC、△BOC面积的比值,转化为A、O纵坐标的比值,设A、O的纵坐标分别为y1、y2,由于可知等式左边向量的纵坐标为0:

(y1-y2)+2(0-y2)+3(0-y2)=0,

【评注】解析法是将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坐标运算,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向量问题的一种常用办法.选好原点,建好坐标系,过程优美简洁,一气呵成!

3.“千呼万唤始出来”——公式法速解巧解面积比

【定理】已知O为△ABC内的一点,且有,记△BOC,△AOC,△AOB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x∶y∶z.

【证明】设.由题意可得,

所以O为△DEF的重心,由重心与顶点形成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S△OEF∶SΔOFD∶S△ODE=1∶1∶1,

【评注】此类问题对应的图形特别像奔驰汽车的标志,我们形象地称上述小结论为三角形中的奔驰定理.特别地,当x=y=z=1时,O为△ABC的重心.

【解法5】由于,由结论可得S△BOC∶ S△AOC∶S△AOB=1∶2∶3,S1∶S2∶S3=6∶1∶2,故选C.

【评注】“奔驰定理”结论简洁,易于记忆.目的性很强,快速得出结果.对于解决选择题、填空题更加独具优势,别具一格.

【变式1】已知P是△ABC内一点,则△ABC与△ABP的面积之比为 ( )

4.“我思考,我快乐”——思维的发散

【推广1】面积与向量的结合

【例1】(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已知O为△ABC内的任意一点,求证:.(其中S1,S2, S3为△BOC,△AOC,△AOB的面积)

【证明】设∠AOB=α,∠AOC=β,OA=x,OB=y,OC=z.利用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式子左边

对上式两边同时与→OA作数量积得:

作数量积都得0.

【推广2】“外面的世界更大”——将三角形内部一点推广至所在平面内的任意一点

【例2】(全国高中联赛湖北省预赛)已知点P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满足.求△ABP面积与△ABC面积之比.

【解析】将,变形得.

【评注】推广后的结论中,O为△ABC所在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该点可在三角形内部,外部,或者边上.系数可能出现负数,此时点O在三角形外部,这时,只需取绝对值即可.但必须注意到,此时△ABC的面积不是最大,用结论时的参照系数为实际系数之和.

【解析】整理为,由结论可得面积的比为2∶1∶4.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

猜你喜欢
纵坐标共线比值
·更正·
更正
勘 误
向量的共线
平面几何中三点共线的常见解法
共线向量题型例析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届播睿智杯“奇思妙想”有奖数学知识竞赛
苷肽注射液对犬外周血CD4+、CD8+比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