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2017-08-09 05:25何丽梅徐志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副反应预防接种信念

叶 静 何丽梅 徐志浩



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叶 静 何丽梅 徐志浩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中心预防接种婴幼儿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婴幼儿副反应发生情况,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及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采用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幼儿接种疫苗时情绪行为反应严重度、生理变化严重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婴幼儿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率、情绪行为反应及生理变化严重度,提高家长对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了解度、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及满意度。

婴幼儿;预防接种;副反应;护理对策

预防接种是将抗体或抗原采用适当方法在人体内接种,使机体对传染性疾病产生相应被动免疫或自动免疫的过程,可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可能,因此对于身体各器官及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预防接种可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是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重要途径[1-2]。但所有疫苗对机体来说都是一种异物,经接种后会产一系列预防接种副反应,同时所用疫苗种类、批号、剂量、针刺及接种技术等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导致接种不良反应,增加受种者痛苦,因此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广大群众关注,分析预防接种常见副反应及护理对策是临床工作者首要任务[3-4]。我中心对预防接种婴幼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中心预防接种婴幼儿1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婴幼儿年龄0~3岁,接种疫苗种类包括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卡介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等。(2)家长可采用普通话沟通,为婴幼儿实际照顾者。(3)家长听力、视力、认知行为及理解能力无异常,并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智力障碍不配合婴幼儿或特殊人群,如聋哑儿及视力障碍患儿。(2)婴幼儿家长或照顾者沟通困难,无法按照要求时间进行疫苗接种。(3)家长及婴幼儿照顾者在研究过程中不配合或中途转至其他地方接种者。随机将婴幼儿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0~3岁,平均1.35岁;家长或照顾者学历初中以下39例,初中及以上51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1~3岁,平均1.34岁;家长或照顾者学历初中以下40例,初中及以上50例。两组婴幼儿性别、年龄及家长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预防接种方法 将婴幼儿竖抱,坐在家长右侧大腿上,家长双腿夹紧婴幼儿两腿,婴幼儿左侧上肢穿过家长左臂腋窝处并被夹紧固定,家长双手固定在婴儿右肘关节及腕关节处,使上肢在腋中线处平行竖放,暴露三角肌,在右侧上肢深部肌内注射。若婴幼儿出现轻度或中度发热,无其他不适则嘱咐家属多喂婴幼儿喝水并休息,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衣物,体温升高患儿以酒精擦拭腋窝、腹股沟处。

1.2.2 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包括短信通知家长在指定计划免疫日为儿童接种疫苗,注射室摆放小企鹅、木马、皮球等色彩鲜明玩具,注射时吸引婴幼儿注意力,减少孩子肢体扭动及恐惧感。接种后给予家长口头健康宣教、宣传栏内张贴相应宣教知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1)婴幼儿初来门诊时,即向家长发放“家长学堂”听课证,每月1次重点讲解预防接种方面知识、疫苗知识、接种疫苗注意事项及副反应应对措施。(2)给予家属健康教育处方单,包括注射疫苗前1周确保其无鼻塞、流鼻涕、发热、咳嗽等症状,若有则延迟注射;同时对于接种后出现红肿及硬结应冷敷皮肤,并嘱咐哺乳妈妈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食物,提高婴幼儿抵抗力与抗感染力;在喂服疫苗时,竖抱婴儿,防止其胃处于水平位,减少胃肠道反应。(3)帮助家长克服接种疫苗过程中的困难,如提醒家长下次疫苗接种时间;同时转变家长错误观念,让其意识到不良反应对孩子以后的不利影响,促进其采取健康行为。(4)建立预防接种QQ群或微信群,发放预防接种相应不良发应纸质健康教育处方单,如计划免疫前家庭健康教育处方、预防注射部位红肿与硬结的健康教育处方等,并组织家庭针对如何更好执行预防不良反应的行为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及相互督导的目的。(5)改善预防接种门诊环境并缩短婴幼儿预防接种等候时间,给家长正确指引流程,使家长心中有数,并注意自身语言、仪表,主动加强与婴幼儿家长的沟通,充分理解其心情,缓解婴幼儿及家长紧张、焦虑情绪,针对婴幼儿心理特征实施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婴幼儿预防接种常见副反应,判断标准:红肿与硬结≥2.5 cm;发热:腋温≥37.5℃;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稀薄或次数较前基础上增加2次以上;恶心与

呕吐:有恶心表现、发生呕吐。(2)比较两组婴幼儿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包括情绪行为指标:重度,急性痛苦表情,紧张烦躁,恐惧感明显,哭声高而尖且持续2 min以上,无法安抚,易激惹;中度,痛苦表情,恐惧感轻微,哭声持续不足1 min,紧张、激惹表现不明显,可安抚;轻度,表情安静、语言及行为自如,无哭闹现象。生理指标:重度,呼吸>30次/min,心率>110次/min,收缩压>110 mmHg;中度:呼吸>25次/min,心率>100次/min,收缩压>100 mmHg;轻度,呼吸、血压正常,心率<90次/min。(4)比较两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3项均10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满分0~50分,3项共0~150分,得分越高,对预防接种意识越好。(5)采用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对预防接种满意度,包括沟通交流、信息告知、服务便捷性、护士操作技术等10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婴幼儿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婴幼儿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观察组发生副反应6例,其中红肿1例,硬结2例,发热1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副反应18例,其中红肿6例,硬结2例,发热3例,腹泻4例,恶心呕吐3例

2.2 两组婴幼儿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婴幼儿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家长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分,±s)

注:两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表4)

表4 两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名)

3 讨 论

自20世纪以来,疫苗大规模常规接种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起到了增长人口数量及降低人口死亡率的巨大作用,已消灭天花,有效控制脊髓灰质炎、麻疹等10余种主要传染病[5-6]。虽然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有效措施,但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对人体来说是异体蛋白,接种后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病理变化及免疫反应,因个体差异性,并非每个婴幼儿都在任何时候适宜预防接种,同时可能在监护人免疫认知水平低、接种人素质技能差等因素下于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增加婴幼儿受种时痛苦,影响家长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态度,降低婴幼儿对预防接种配合依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预防接种的最初目的,因此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服务态度、熟练的业务素质能力,且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责任感,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并具有足够爱心[7-8]。随着群众对医疗卫生认识的深入及儿童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现象被更多了解,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心理及护理需求出现转变,调查显示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护士的沟通能力、国产疫苗及进口疫苗的选择及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均表现为最高需求,需求率大于95%,因此可针对家长在接种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及服务需求方面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模式,增加家属健康行为,降低不良反应[9-10]。也有报道显示,采用精细化管理使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其开展的措施包括完善管理体系、疫苗冷链规范管理、手卫生管理、多种健康教育形式、疫苗副反应监测报告[11]。

本研究分析了18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婴幼儿,结果显示其常见副反应以红肿、硬结、发热、腹泻、恶心呕吐为主。在护理干预效果方面,麦群弟等[12]研究了精细化护理在小儿预防接种反应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发热、胃肠不适、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马国珍等[13]将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结果显示干预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红肿与硬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本研究结合以往文献报道,对接种疫苗的婴幼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干预后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婴幼儿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包括情绪行为反应及生理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因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幼儿干预效果较好,有利于减少预防接种反应,提高其配合度与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增进家长对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了解度、信念与态度、护理满意度及健康行为,同时有利于减少婴幼儿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冬梅,徐 英.63例预防接种差错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61-2463.

[2] 冯英华.图文式健康教育对学龄前期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57-58.

[3] 刘玉敏.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141.

[4] 关玉英,余银英.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8):1514-1515.

[5] 都泓莲,邓存良,黄永茂,等.泸州市2013-201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征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7):968-971.

[6] 李 琳,沙金玲.预防接种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贵州医药,2015,39(1):93-94.

[7] 刘美燕,陈少冰,周 俭,等.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对基层儿童免疫不良反应信息管理质量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96-98.

[8] 马国珍,姜鹏君,邓军妹,等.社区健康教育处方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5):4260-4263.

[9] 李兰凤,张斯华,吕丽格,等.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16,38(9):1415-1417.

[10]汤洁英.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153-1154.

[11]刘冬梅,陆大春,周俊丽,等.精细化管理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21-223.

[12]麦群弟,刘保芬,麦丽娟,等.精细化护理在小儿预防接种反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40-141.

[13]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等.健康信念模式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22):61-65.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of infants

YE Jing,HE Li-mei,XU Zhi-hao

(Yika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Shenzhen 51800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of infants. Methods: Selected 180 cases of infants receiving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in our center from August 2015 and July 2016 as object of study,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Routine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is basis. The infants from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side reaction occurrence conditions,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the parents of infants from two groups on the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reaction degree as well as the parents’ knowledge of timely inoculation,faith and attitude, and behavior score.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f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side reaction occurrence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 the infants from the observation were inf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emotional behavior reaction severity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 severity while vaccinating(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ents’ knowledge of timely vaccination, faith and attitude, behavior score and aggregate score(P<0.05),as well as satisfaction(P<0.05).Conclusion:Throug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fants’ side reaction occurrence,emotional behavior reaction severity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 severity of prophylactic vaccination could be reduced, and the patents’ understanding to timely vaccination-related knowledge, faith and attitude, behavior score and satisfaction would be improved.

Infant;Prophylactic vaccination;Side reaction;Nursing strategy

2017-04-12)

(本文编辑 陈景景)

510000 广州市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

熊炜佳:女,本科,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41

猜你喜欢
副反应预防接种信念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信念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