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影响

2017-08-09 05:25张嘉丽叶雪霞龚小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管术个体化导管

张嘉丽 叶雪霞 龚小兰



·基础护理·

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影响

张嘉丽 叶雪霞 龚小兰

目的:探讨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7.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77.00%(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因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等操作造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积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宣教和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宣教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交互作用,导致较大比例的患者需要接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治疗[1]。该治疗方式主要是指将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肘前浅静脉实施穿刺处理并置管,导管进入端置入上腔静脉[2]。应用该方法实施治疗,操作方便、安全,同其他深静脉置管方式相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安全有效通路,优势十分明显[3-4]。但是,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治疗效果[5]。我院积极开展研究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男114例,女86例。年龄6~81岁,平均(52.3±8.6)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外周中心置管术(PICC)治疗,平均置管时间(110.0±12.2)d。随机将患者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术材料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型号为4Fr,均为单腔导管。对照组均采取常规维护。研究组患者均在采取PICC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主要内容为:

1.2.1 个体化宣教 (1)全方位宣教内容[6]。在置管期间,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局部清洁、干燥,保持贴膜完好。如果贴膜发生松动、卷曲,要及时请联系护士进行更换。认真查看穿刺点周围皮肤是否存在发红、疼痛、肿胀以及渗出等现象,如有,则及时就诊。置管期间可淋浴,但不可盆浴或池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保护,或使用专门的防水护套,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如有进水或出汗立即更换[7]。治疗间歇可从事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一般性日常活动,行、走、卧时,双臂可自然下垂。避免穿刺侧肢体持重锻炼。突然用力或剧烈咳嗽后,请护士冲管、封管,以免胸腔压力大,导管顶端进入血液凝固堵管。(2)多样化宣教方式[8]。实施文字宣教,以宣传手册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将PICC护理相关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实施讲座宣教,根据患者近期情况,定期开设PICC讲座。实施自媒体宣教,构建患者微信群,定期宣讲PICC护理知识。

1.2.2 导管管理 (1)护理人员熟练操作。强化技能培训锻炼,控制操作时间,确保穿刺一次成功。严格执行手部消毒,以限制细菌定植。常规采用75%乙醇消毒双手,尽量避免用普通肥皂洗手。(2)强化导管维护。置管处每周换药2次及以上,克莱夫正压接头每周至少更换1次,及时换药、彻底消毒,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3)合理使用封管液。严格执行封管液现配现用,封管注射器一次一个,严禁重复使用,及时更换克莱夫,以免导致感染。(4)控制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治疗结束时,要立即将PICC拔除,以有效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屏障。

1.3 观察指标[9]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患者相关中心静脉导管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其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依照我院自拟调查问卷进行收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对传统穿刺技术进行创新形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或对血管刺激的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的方式[10]。PICC能够很好地保护患者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由于PICC管可以有效地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所以能够确保输液的正常进行。但该方法必须紧密结合有效地护理,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后,产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穿刺不当、导管固定不当、意外拔管、穿刺点渗血、渗液及其他相关因素,在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临床治疗过程中,在以PICC治疗时,必须做好相关检查以及科学评估,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要提前计算好PICC导管长度,使用合适型号的单腔导管,并选择较为理想的静脉通道进行穿刺处理。完成手术后,要对置管处予以自粘式绷带压迫处理。针对血液凝结功能异常、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肌肉强硬且屈伸张力大的患者,要采取有效方式延长其自粘压迫时间[11]。相关护理人员在实施操作前,必须接受严格培训,要通过考核,规范护理行为。必须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要求,熟练掌握置管技术;输液过程中,必须有效确保输液的连续稳定;完成输液后,及时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如果发生渗血或者渗液,必须及时进行消毒,并应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

本研究中,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研究组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均<0.05)。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因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等操作造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积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庄丽媚.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33-135,138.

[2] 张 娟,宁晓东.集束化护理策略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5(2):17-20.

[3] 丁留敏,张 伟.中心静脉置管后集束护理对预防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29-130.

[4] 王 虹,叶 桦,熊杰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15):3755-3756+3781.

[5] 陆 蕾,吴 蕾,刘 琼.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7(22):5548-5550.

[6] 王 娟,敖 薪,姚亚春.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9(21):5306-5308.

[7] 张丽红,王 薇.210例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138-141.

[8] 韩艳丽,吴清余,陈丹丹,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系统性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5(6):1336-1338.

[9] 李孝红,潘秀园.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45(3):488-490.

[10]魏 敏.护理流程图在PICC置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3-24.

[11]石小燕,谭丽萍,杨文红,等.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与护理管理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418-1420.

(本文编辑 冯晓倩)

518109 深圳市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张嘉丽:女,本科,主管护师

深圳市龙华新区科技计划项目(20160831A1030157)

2017-03-23)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61

猜你喜欢
管术个体化导管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