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感恩的种子

2017-08-10 09:47临城县石城中学王智君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浩种子孩子

临城县石城中学 王智君

播下感恩的种子

临城县石城中学 王智君

周一,赵婷婷同学没有按时到校,原因是嫌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拒绝上学;王瑞盼同学满脸不高兴,因为父亲批评她月考成绩不理想,积怨未消。张楠同学上课大声喧哗,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还声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老师斗,其乐无穷……”

这样的“小事”在我班天天上演:相互攀比,嫌弃父母,顶撞老师。种种“劣迹”一直困扰着我:白纸一样的孩子,为什么变得如此不可思议?对这样的问题剥茧抽丝,痛定思痛,我清楚地意识到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价值观的问题:孩子们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

假如每一位学生都能想一想: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人间,是谁扶我们学走路、教我们学说话?是谁在我们幼小的心田画出了第一笔?又是谁让我们懂得大海那边还有人家?是爸妈!是恩师!假如人人懂得感恩,那该多好。

病症好找,良药难求。我的学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家家有电脑。网络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有的孩子思想膨胀,盲目效仿。而家长的精力大多都放在谋生上,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不能给予孩子正确引导。

我班学生小浩,父亲对他极其溺爱。住校期间,他只要稍微有点儿不舒服,父亲就立刻把他接回家。平日里,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每天中午都给小浩送饭。小浩习惯了父亲的奔波劳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次下大雨,父亲没有送饭,小浩非常生气,并且拒绝到食堂吃饭。我和小浩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他说,自己非常想念外出打工的妈妈,所以故意刁难爸爸,目的是想让妈妈回来。但这样的话他从来没向任何人说过,也没人问过他需要什么。妈妈要挣钱贴补家用,爸爸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爱着孩子。表面看来,他们都没有错,但实际上他们犯了一个大错:缺乏与孩子的亲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错,实际则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部分缺失或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会上,我经常会强调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不厌其烦地批评和斥责。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地溺爱孩子。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把《弟子规》安排到教学任务中。引导学生领其义、悟其魂。每当孩子们朗声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我的自豪之情都会油然而生。同时,我还利用班会讲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感恩故事,鼓励学生写出体会和感悟。每次写作都是孩子们思想境界的一次升华。我特意利用早上课前几分钟设置了“今日祝福”环节,所有学生在每一天清晨都要祝福父母、祝福朋友、祝福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责任心、感恩心已经悄然萌芽。我很庆幸,在孩子们心灵里播下了富含正能量的种子。

在一次感恩主题班会上,我说:“父母用双肩,给予我们高度;父母用双脚,给予我们力量。”听到这句话,小浩的眼睛湿润了,他静静地站起来说:“我父亲是残疾人,虽然他不能到外地打工挣钱,但我仍然感激父亲,因为他给予了我最朴素的关爱,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亲,让父亲以我为骄傲……”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其他同学纷纷表达自己对父母、对老师的心声。

从这一刻起,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感恩教育的力量,它改变了我的班级,改变了许多家庭。尽管我们的感恩教育存在欠缺,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继续为之努力着。每每想到我做的件件小事,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甚至会影响家长,我就会由衷地感到幸福。

感恩的种子已经播下,让我们继续播撒阳光、雨露,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小浩种子孩子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桃种子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可怜的种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三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