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硬膜外与全麻联合应用胸部手术护理的思考

2017-08-15 20:10李媛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住院

张 晔,李媛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关于硬膜外与全麻联合应用胸部手术护理的思考

张 晔,李媛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目的 探究在胸部手术中联合应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护理方式及效果,以为其护理时间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组,全麻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信息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复合液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组间CRP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缓解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手术平稳度。

胸部手术;硬膜外麻醉;全麻;护理干预;疗效

胸部手术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手术类型,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的特点,这也为手术的麻醉和护理干预带来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本院在纵膈肿瘤、肺癌、食道癌等胸部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较大程度上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并缓解了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稳度,增加了手术便利。本文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探究在胸部手术中联合应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护理方式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该时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感染免疫疾病,无激素类药物和NSAID用药史,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全麻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8岁,平均(52.11±2.09)岁;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组纳入研究对象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2岁,平均(48.32±3.42)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组:使用T9-10穿刺头向置管4 cm[1],并给予4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注入,有相平面确定以后给予0.1 mg/kg维库溴铵、2 μg/kg芬太尼以及1.5~2 mg/kg异丙酚进行静脉诱导,行双腔气管导管插入,机械通气(使用Omeda ExceL210麻醉剂)有效控制呼吸,使患者PaCO2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内,切皮前半小时给予6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追加,保证其硬膜外阻滞起效,手术过程中给予浓度为0.6%~0.8%的异氟醚,浓度为2%的维库溴铵及浓度为2%发热利多卡因,浓度为0.33%的丁卡因混合液进行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给予1 mg阿托品、2 mg新斯的明拮抗,直至患者清醒后拔管[2]。

全麻组:该组患者进行单纯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除不使用硬膜外腔的给药方式以外,其余操作基本与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为麻醉维持需要中期间断芬太尼追加用药,两组患者使用同一麻醉机,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中复合液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CRP水平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患者临床期间的呼吸、脉搏、体温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复合液使用情况、术后清醒程度、住院时间、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详情,见表1;术中复合液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详情,见表2;组间CRP水平变化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时间 MAP(KPa) HR(次/min)硬膜外联合全麻组 全麻组 硬膜外联合全麻组 全麻组麻醉前 13.29±1.68 12.88±1.08 85.18±11.08 83.17±11.48诱导后 9.47±1.18 10.78±1.39 73.19±10.28 72.17±11.49拔管后即刻 121.89.77± 14.18±2.19 89.18±12.07 98.56±13.47术中 12.49±1.58 14.09±1.88 78.54±9.43 85.08±11.65术毕 12.59±1.79 15.07±2.38 82.18±11.90 97.48±12.85拔管后5 min 13.17±2.18 15.06±2.69 4.08±10.17 94.19±11.49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合液使用、术后清醒程度、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合液使用、术后清醒程度、住院时间对比(±s)

?

表3 两组患者的CRP变化水平比较(±s,μg/ml)

表3 两组患者的CRP变化水平比较(±s,μg/ml)

分组 基础值 术后 术后1天 术后3天硬膜外联合全麻组 1.02±0.96 2.58±1.68 6.17±3.09 5.99±2.09全麻组 1.10±0.82 3.69±2.10 6.96±1.40 6.60±1.39 t 7.0981 11.0887 8.6578 13.2215 P 0.0010 0.0001 0.0000 0.0102

3 讨 论

CRP水平是有效反应患者组织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3],可将组织应激反应表现出来,而应激反应则对患者的术后转归具有重要影响。较之全麻处理比较,硬膜外联合全麻处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应激水平,进而减轻手术的应激分解代谢,缓解其应激反应。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止痛效果更佳完善,手术期间循环稳定,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减少,术后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清醒[4]。因该种麻醉方式较少应用芬太尼,术后能够获得良好呼吸,术后能够进行硬膜外镇痛,进而减少刀口疼痛,缓解患者躁动情况,故缩短拔管和下床时间[5],有助于患者术后呼吸恢复和咳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6]。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恢复,缩短患者在ICU病房的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最大顾虑是诱导期HR水平和MAP水平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硬膜外已经有一定麻醉药物投入,阻滞区域血管扩张会引起血容量不足[7],另外,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患者心脏交感神经的阻断也是一种因素。

[1] 余毅玲,吴绮丽,蔡友娟,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术中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39-40,44.

[2] 刘凤迎,孟 静.无气腹腹腔镜、宫腔镜联合手术的配合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60-61.

[3] 张素娥,刘 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术中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336.

[4] 谢园园,郑丽萍,黄惠桥,等.两种改良侧卧体位安置法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82-83.

[5] 殷晓红.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手术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218-219.

[6] 李兵飞,杨 洁,王桂林,等.23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手术护理思路构建[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175-176.

[7] 施景芳.丁丙诺啡用于胸部术后自控皮下镇痛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3):3292.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

B

ISSN.2095-8242.2017.22.4275.02

李媛媛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住院
妈妈住院了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