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地佐辛抑制鼻道手术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2017-08-15 19:57赵继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鼻道芬太尼麻醉

赵继光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不同剂量地佐辛抑制鼻道手术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赵继光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分析鼻道手术麻醉苏复苏期不良反应抑制中不同剂量地佐辛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60例行鼻道手术的患者等分成2组,手术完成前,均给予地佐辛,A组30例剂量为0.10 mg/kg,B组30例剂量是0.15 mg/kg,对照2组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抑制效果。结果 2组恢复呼吸的时间对照未见突出差异,P>0.05;B组呼之睁眼、拔管的时间明显较A组短,且B组咳嗽评分明显较A组低,P<0.05。结论 在鼻道手术患者中,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予地佐辛可实现麻醉复苏期躁动的有效预防,适宜剂量是0.15 mg/kg。

鼻道手术;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地佐辛

对于接受鼻道手术的患者而言,临床上大多会施予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麻醉,起效快、恢复好,但在疼痛、导管刺激等影响下,麻醉苏醒期会有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出现,加之鼻道手术患者鼻道暂时处于填塞状态,麻醉苏醒期更是易发不良反应[1]。为对此不良反应进行控制,临床上大多会给予镇痛、镇静类药物,常用的是地佐辛,但应用剂量不一。为进一步对鼻道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抑制中不同剂量地佐辛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本次研究吧60例患者分成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地佐辛,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鼻道手术的患者中选择60例,男女分别有32例、28例,18岁~53岁,均值(35.5±7.3)岁,所选患者均明确没有药物过敏史,已将长期对阿片类药物进行应用者排除。为便于对照,随机把90例患者等分成A、B、2组一般性资料客观对照差异不突出,P>0.05,可展开下文对照研究。

1.2 方法

2组麻醉均为瑞芬太尼(静脉注入)与七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结束手术前30分钟,均于静脉处对地佐辛进行注射,以生理盐将地佐辛稀释至10 ml,于静脉处缓慢进行注射。A组剂量是0.1 mg/kg,B组是0.15 mg/kg。完成手术后,给予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0 mg)以对肌肉松弛药的残余进行拮抗。

1.3 观察内容

对2组恢复呼吸、呼之睁眼、拔管的时间进行记录,并对拔管咳嗽评分进行评定:无咳嗽记1分,1至2次轻微咳嗽记2分,3至4次中度咳嗽记3分,5至10次严重咳嗽记4分,有严重咳嗽、喉痉挛出现,难以顺利拔管记5分。

1.4 数据分析

本次数学统计分析以SPSS 21.0软件进行,麻醉恢复情况、拔管咳嗽评分都以“±s”进行分析,检验以t进行,两组数据客观对照,取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2 结 果

2.1 对照2组麻醉恢复情况

2组恢复呼吸的时间对照未见突出差异,P>0.05;B组呼之睁眼、拔管的时间明显较A组短,P<0.05,数据如表1。

表1 2组麻醉恢复情况对照(±s,min)

表1 2组麻醉恢复情况对照(±s,min)

分组 恢复呼吸 呼之睁眼 拔管A组(n=30) 2.72±1.13 6.12±1.20 8.29±2.31 B组(n=30) 2.83±1.04 9.43±1.52 13.98±2.75

2.2 对照两组拔管咳嗽评分

A组拔管咳嗽评分是(3.61±0.78)分,B组是(3.10±0.53)分,组间对照明显B组较低,P<0.05。

3 讨 论

在鼻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较为明显,加之鼻腔中纱布填塞、导管刺激等影响,麻醉复苏期常有严重不适感出现,引发呛咳、躁动、血流动力学波动等不良反应。为对此类患者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抑制,临床上往往会给予患者镇痛与镇静类的药物。地佐辛属于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物的一种,镇静、镇痛效果显著,可对µ受体产生部分的激动作用,但不会对µ受体产生依赖。5~10 mg地佐辛的镇痛效果与50~150 mg哌替啶相当,从静脉进行注射后,15分钟内效果就可产生,可实现2.2至2.8消失的t1/2。此外,由于地佐辛不会对µ受体产生典型性依赖,因此可使平滑肌得到松弛,从而使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另有研究表明,在指出,相较于芬太尼,地佐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明显较少,地佐辛对镇痛、镇静作用进行发挥时,安全性较为理想[2]。

近年来,在鼻道手术患者中,地佐辛逐渐广泛被应用,常见应用剂量是0.1 mg/kg、0.15 mg/kg、0.2 mg/kg,本次研究对前两种应用剂量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除恢复呼吸的时间差异不大外,P>0.05,0.15剂量的B组呼之睁眼与拔管的时间、拔管咳嗽评分均明显较0.1 mg/kg剂量的A组优越,P<0.05。可见,在鼻道手术患者中,对于麻醉复苏期相关不良反应的抑制,给予地佐辛效果优越,且0.15 mg/kg的给药剂量效果较0.1 mg/kg优越。

综上,在鼻道手术患者中,临床上可积极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予0.15 mg/kg的地佐辛,以实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使麻醉复苏期相关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1] 张海龙,赵丽琴.地佐辛在快通道鼻内窥镜手术麻醉后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5,10(2):216-220.

[2] 聂晓舟,邓恢伟,潘道波,等.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6):994-995,997.

本文编辑:吴 卫

R971

B

ISSN.2095-8242.2017.24.4699.01

猜你喜欢
鼻道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鼻道扩充器的制作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