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中的士人关系探

2017-08-15 06:47叶子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举子科举制度士人

叶子龙

科举制度由隋代开创,经唐一代逐渐成为主流选官途径。同时由于唐代的科举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考官和考生、考生和考生之间有大量机会结交私人关系。伴随及第举子走上仕途,这种关系也被带入官场,织成一张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发挥着特有的效能。本文试图从科举制度带给士人的结交机会入手,分析唐代士人之间的特殊联系。

科举考试自隋代开创以来,至唐代经历了充分发展,常举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科,制举因为“其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①故名目繁多,难以尽数。此外还有宏词、拔萃等诸多科目选,再加上上书拜官及门荫,唐人的入仕途径可谓是种类繁多。但是由于制举等其他非常态选举方式的不确定性以及常举中其他科目晋升渠道的不通畅性,最受唐人重视的选举科目是明经与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因录取标准更高,守选时间更短等原因,于初唐以后倍受重视,《唐摭言》评价为“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甚至“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進士者,终不为美”。由于这两科的仕途较为平坦,唐代科考又盛行行卷请托之风,录取结果中主考官的影响因素相当之大,考中的举子往往对考官感恩戴德,投桃报李,甚至会因此结为朋党。即使没有结为朋党的士人,也因为每科录取人数较少,同科考中的举子因共同座主,文章唱和等原因来往较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一些行事准则。

举子们在读书时即有文会以作切磋交流之用,其中尤以进士科最为明显,《唐会要》就记载“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以取声名”。科举考中以后又有宴饮题名的风气。在私下来说,“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比较正式的集会一般是在谢恩过后的曲江宴饮,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散序”条:

以进士宴游之盛。案李肇舍人《国史补》云:曲江大会比为下第举人,其筵席简率,器皿皆隔山抛之,属比之席地幕天,殆不相远……

同卷“期集”条:

谢恩后,方诣期集院。大凡敕下已前,每日期集……同年初到集所,团司、所由辈,参状元后,便参众郎君。

此外,《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还记载有“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的惯例②。

这些内容,都在客观上加强了新科举子们的联系,且后来曲江宴饮“一春所费,万余贯钱。况在麻衣,从何而出?力足者乐于书罚,家贫者苦于成名”。高额的花费使得举子们发生贫富分化,无形中加强了出身背景相近的举子们的交往,如李商隐写给同年李定言的诗中就有“同君身世属离忧”的感慨。在参加铨选,分散到各地以后,即使不相见,互相之间也时常有书信往来。这些及第进士日后在朝为官,因为曾经有过同年之游,如有人飞黄腾达则互相提携,如有人落魄潦倒,也会施以援手。

宪宗时,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原节度使判官许季同逃回长安。《新唐书》记载:(许季同)始署西川韦皋府判官。刘辟反,弃妻子归,拜监察御史。历长安令,再迁兵部郎中。孟容为礼部侍郎,徙季同京兆少尹。时京兆尹元义方出为鄜坊观察使,奏劾宰相李绛与季同举进士为同年,才数月辄徙。帝以问绛,绛曰:“进士、明经,岁大抵百人,吏部得官至千人,私谓为同年,本非亲与旧也。今季同以兄嫌徙少尹,岂臣所助邪?且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设有才,虽亲旧当白用。避嫌不用,乃臣下身谋,非天子用人意。”帝然之③。

自他逃回后连番迁转,遭人弹劾,还牵扯了他的同年进士、当时的宰相李绛。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元义方以“同年”的理由参劾李绛徇私擢用许季同,说明当时确有同年之间互相提携的现象,而且为数应当不少,故而两人同年的关系才成为参劾的理由;二是宪宗向李绛询问时,李绛先推卸责任,说明许季同是因为其兄的缘故才得以升迁,后又强调举贤不避亲来解释许季同的任用,实际上是间接在帮许季同解困,结果是“帝然之”,显然皇帝认同了这一理由。

逮及唐代,“科举制是最主要的做官途径,要想取得官职,要想享受高官厚禄,参加科举考试是最主要的手段”。科举制因其独有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被士人阶层视作左右其命运的天平。但是,唐代科举中的士人关系因科举制度本身的性质而带有鲜明的官场印迹。士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后,同年之间相互提携,师生之间相互荫庇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使得原本名正言顺的同年之谊和师生之义被蒙上一层阴霾,为世人所诟病。笔者认为,唐代科举中的士人关系是知识分子阶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另种诠释,带有功利色彩的士人关系并非脱离于传统道德的框架,而是在其中作以因时制宜的调整,折射出唐代科举制下士人的心态,而这一心态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风气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5《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53页。

②《唐摭言》卷3《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第40页。

③《新唐书》卷162《许孟容(附弟季同)传》,第5001页。

猜你喜欢
举子科举制度士人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唐代举子这样打探“高考成绩”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论唐代举子的科考消费
无名士取名不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