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之殇

2017-08-17 09:55主持
美文 2017年13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专业学位硕士

◎ 主持: 张 华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汉语国际教育之殇

◎ 主持: 张 华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 《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今天的汉语国际教育走过了极为艰难的不平凡之路,汉语国际教育之殇是多重的。

上世纪,老一代的“对外汉语人”为了让“教外国人学汉语”成为一门学问、成为一个学科,曾经奔走呼号、磨破嘴皮甚至付出毕生精力和生命代价。毕竟,在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看来,只要会说汉语普通话就能教外国人。如果你告诉人家,你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的大学教师,多半会遭到人家的嘲笑。

在学科上,“对外汉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否成立,前前后后也争论了若干年。反对的人甚至提出较为滑稽的理由说,“对外汉语”这个汉语概念本身就不成立,难道还有“对内汉语”吗?对这样的质疑,人们似乎难以找到合适的话语进行回应,只好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解释的内容之一就是: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学习英语在英美国家的大学早已是一个专门的课程 (TESL),而且他们还有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如今的教学对象早已不只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可能是第三语言或第四、第五语言,但“TESL”早已深入人心。“TESL”的中文翻译虽不是“对外英语”,但大致意思是相当的。如此,“对外汉语”在学科意义上当然也是成立的,可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也可以是对母语非汉语的人教授汉语。然而,费尽口舌的最终结果也只是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中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亦称“三级学科”)。后来又在“教育学”之“课程与教学论”中设立“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这虽然还不足以体现对“对外汉语”已达到应有的重视,但对“对外汉语人”的努力亦不失为一个小小的安慰……

历史进入新的时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传统意义上以“请进来”为特征的“对外汉语”已逐渐发展为以“走出去”为特征的“汉语国际教育”。适应新形势需要,十年前国家汉办将此归纳为“六大转变”:一是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汉语国际教育推广转变;二是工作重心从“请进来”学汉语向“走出去”教汉语转变;三是推广理念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四是推广机制从主要靠教育系统推广向政府、民间、国内国外多种机构组织共同合作推广转变;五是推广模式从政府行政主导为主向政府推动、加强市场运作转变;六是教学方法从纸质面授为主向多媒体和多样化教学转变。伴随着这六大转变的需求,海外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设立并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也发生重大变革,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应运而生,许多高校在本科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上,相继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然而,随后的十年间,汉语国际教育在看似得到了顺利发展的可喜成就背后,同样伴随各种伤痛和辛酸。第一,社会上对专业学位不理解不认可,认为专业学位是不被用人单位接受的“非学历教育”;第二,因为多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是女生,除却性别歧视之外,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囿于惯有学科思维,因不了解“汉语国际教育”而用“所学专业不对口”为由,将大批毕业生拒之门外;第三,早期在海外开办汉语培训和补习学校的人认为孔子学院“砸”了他们的“饭碗”、“抢”了他们的“生意”,从而对孔子学院心存反感甚至敌意;第四,海外反华势力对孔子学院恶意中伤、捣乱和破坏……以上种种问题或许都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许假以时日会逐步缓解和改善,但是,新的更深层的观念问题的解决恐怕仍需要一个或几个十年,而且,这其中也还会有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比如,我注意到国内国外分别有一个对汉语国际教育“杀伤力”非常大的现象。一是海外的一些培训机构,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不把汉语国际教育看作一个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综合教学体系,把训练教学对象“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视为最终目标,从而把汉语教学低端化,致使汉语教学始终停留在没有文化内涵的低端水平,这将留下很多后患;二是国内的一些培训机构,由于同样的观念在作祟,把汉语国际教师低端化,这样的机构往往舍得投入上亿资金建校舍、买硬件,往往付给外语教师高额的课酬,却只给科班出身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不足外语教师三分之一的课时费。兴许,走过十年之后,我们应该思考新的更高端的汉语国际教育转变。

当然,相关的问题还可以列举许多,这均说明,汉语国际教育走到今天,可谓伤痕累累。大约也是十年前,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曾顿足发问“突围之路”到底在哪里?经过了又一个十年,汉语国家教育事业虽突出重围并渐成规模,但是,其前行之路仍障碍重重、迷雾漫漫。这促使我思考后决定,在专刊连载完十篇“汉风《水浒》”之后,设立“汉风人物”系列,以让更多人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和孔子学院事业。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专业学位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法国优秀硕士奖学金项目:France Excellence”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