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7-08-26 02:12刘晓玲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美的方程情感

刘晓玲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维活跃,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位于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首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展示数学美,提高兴趣

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是美的,但数学美很含蓄,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去领略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由定义“平面上到两定点F1(c,0),F2(c,0) 距离之和为定长2a的点轨迹”可直接写方程“■+■=2a”,這个方程虽然正确,但不满足简练美的原则,故化简成“■+■=1”,仍觉得不和谐,于是令b2=a2-c2,得到标准方程“■+■=1”则是相当完美的形式,方程中的b开始是为了追求方程和谐美而引进的,后来才发现b竟有鲜明的几何解释。这体现了美和真之间微妙和谐的统一。

三角函数的图像是美的,正弦、余弦曲线形似起伏的波浪,周而复始地伸向远方,而正切、余切曲线它们被子一组平行线隔开,形似飞流的瀑布,项天立地。

每一数学公式,就像一首诗。比如公式C=2πR内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神奇的数π把它们紧密相连。

比例与对称的数量关系,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b两段(a>b,如图所示),使之符合■=■,解得■=■≈0.618。

这正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将它称之为“黄金分割”。巴黎的圣母院、中国故宫的构图都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断臂女神维纳斯的上、下身比例都是0.618,就是在拍照时,人站在“黄金分割”点上取景,视觉效果最佳。

数学美的例子很多,如人造卫星、行星、慧星依据不同的速度运行在圆锥曲线的轨道中。

二、培养积极情感,保持兴趣

学习情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有直接的影响。愉快喜悦的积极情感,能增强学习兴起,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痛苦恐惧的消极情感,则会对学习起阻碍作用和消弱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每当我走向讲台,要求自己仪态端庄,语言亲切(即使真有恼人之事,也暂且抛到脑后)面带微笑。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我的学生一定领会老师的目光带着深情、鼓励和期盼。正是在这目光中,有着师生间感情的交流。

在课余,我常常和学生促膝谈心,为每个学生设立学习小档案,其中有入学分数、家庭情况、联系电话和学习目标等,每次谈话的要点等(这似乎该是班主任的事,但我即使不当班主任时,也是这样做的),我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细心指导,给予帮助,寄于厚望。我热爱学生,师生间建立了深厚了友情。“爱屋及乌”,学生因喜爱我从而喜欢我的数学课。我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梁永光同学,高考文科数学得满分。毕业后他来看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哪一个老师对我好,那一科就学得好。”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何等重要。对后进生,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热情。

数学学习并不总是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免不了会有困难和挫折。心理学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十六七岁的学生是充满智慧的,即使是后进生也有智慧闪光的时候,我们应创设条件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分层次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任何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都立即给予鼓励性评价,即使学生一时没能成功,我也给予积极的鼓励。

如在定理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发现法教学)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结论,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证明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美的方程情感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圆的方程
好美的雾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