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助推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政策研究

2017-08-26 04:34张琴
经济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工匠精神作用

张琴

摘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政府,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制造业能够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因此在制造企业中提倡并弘扬工匠精神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界定工匠精神的产生背景及内涵、工匠精神特点、制造企业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工匠精神助力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了制造业弘扬工匠精神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 工匠精神 作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292-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匠精神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与品质、制造业升级等进行了关联性表述。自此,“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词,大国工匠,也日渐成为社会的榜样和很多青年人努力奋斗的目标。诚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需要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而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要组成的制造行业,更是需要培育大批大国工匠,需要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

一般来说,工匠精神是匠人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推陈出新、为创作不遗余力的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表现为技艺在经验、知识、器物和审美四个层面的相互统一,从历史形成过程可以表现为工匠行业的伦理关系、制度规范和文化模式。

(二)工匠精神特点

一是师道精神。工匠技艺的传承大多是“旧传心授”的方式。虽然这种传授方式极不稳定,有“失传断代”的风险,但一直以来都是学习技艺的重要方式。

二是制造精神。对工匠来说,制造产品的过程不同于标准化的机器制造,制造本身就意味着对技艺的再次创造。

三是创业精神。通过所掌握的技艺谋求较多的经济利益、稳定的社会地位、牢固的社会关系等,这些是工匠立足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创业成为工匠凭借技艺成就事业的最佳途径。

四是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工匠的能力和水平不但是衡量和决定工匠技艺的先决条件,而且是智慧与灵感的集中展现。

五是实践精神。工匠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种实践过程是影响工匠技艺水平高低的直接因素,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发挥技艺水平。

(三)制造企业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是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选择,也是我们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国家方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义,是要在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基于共享经济模式,以“互联网+工业”为基本路径,突破“微笑曲线”分工桎梏,实现制造业由资源驱动到信息驱动、大规模标准化定制到多品种个性化定制的双转型,以及产品结构与品质、消费文化与品牌的双升级。制造业企业将由此走向专业化、柔性化与智能化,也将相应地为产品注入更多精致、独创及人性等元素,这也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内在要求。制造业在重要领域同日德等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关键的制约因素便是工匠精神的缺乏,文化理念与行为方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产业高端领域竞争的要求,使我们在产品品种、品质与品牌等核心競争力方面缺乏精神层面的支撑,难以走深、走远。

二、工匠精神助力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工匠精神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传统观念中,工匠就是一种机械重复劳动的工作者,而发明、创新总是与高科技工作者密切相关,其实这是对工匠的误读,也是对创新的误判。绝大部分技术创新并不是从零到一的颠覆式创新,而是从99.9%到99.99%的持续性创新。技术进步的连续性远远强于间断性,继承性强于革命性,就如同生物体的生命进化,技术革命实际上是长期创造性过程中由技术积累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重大突破的“涌现”阶段。也就是说,即使是颠覆式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设计研发人员对产品不断钻研思索、不停琢磨探究,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技术和工艺改进,小到每一个工艺环节的革新,大到每款新产品、每项新技术的研发莫不如此。中国制造创新驱动最大的障碍不在于资源要素投入不足,而在于缺乏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和涵养大国工匠的制度、文化土壤。

(二)工匠精神要求制造业制度创新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非朝夕之功,而是在一系列有效稳定的制度安排下产生的结果。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为人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工匠制度,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市场准入标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家敢于冒险、不辍创新的激励,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人才的回报,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用规则制度引导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是重塑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重提工匠精神只是一个开始,还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重塑中国的工匠精神,激励企业家创新,培养合格工匠,唯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工匠精神才不会流于口号和宣传,才能真正成为民族习惯,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民族精神。

(三)工匠精神根植制造业文化创新

重塑工匠精神需要制度创新,而制度分为正式制度(法律、组织章程等)与非正式制度(行为规范、道德、习俗),制造强国的发展史表明,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的文化传统在工匠精神形成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德国制造的四个基本特征(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的背后,是德国的六大制造文化: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这些文化传统又植根于德意志民族严谨理性的国民性之中。我国的产品甚至传统优势产品如纺织品与欧美产品的差距,究其根源是产品文化含量的差异,产品做到极致定是精致精美、品位十足的,技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产品性能,但随时间流逝慢慢积淀下来的,能提升产品品质、积累品牌效应的却是文化,因此,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并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需要培养有文化的工匠,制造有文化的产品。

三、制造业弘扬工匠精神的相关建议

培育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没有工匠精神的充分弘扬,建设制造强国就会缺乏基础支撑。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工匠精神方面的重要思想,并采取相关积极措施加以落实,有助于高质量提升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进程。

(一)完善相关制度,夯实工匠精神的滋生土壤

首先,制定促进、弘扬和提升工匠精神的相关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德国与日本等国经验,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在推动和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可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范围,把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制定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政策,在全国制造业领域范围推进工匠精神。

其次,建立促进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机构。在大部门体制改革背景下,增加政府机构编制与人员要慎之又慎。但作为一个在微观上有其现实意义在行业管理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在政府行业管理的教育培训部门设置工匠精神提升与推广机构很有必要。如,美国就设有国家工匠精神中心,其主要任务与工作主旨是保护、提升、维系工匠精神,主要借助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研究等方式,在国家、地方和社区层面保留和延伸工匠技能。建议我国可在工信部设置类似机构,对企业工匠精神进行动态调研、观察、分析,推动工匠精神的教育、培训,并提供相关的政府服务。

(二)加强匠人培养,促进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第一,鼓励企业践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后来居上,就不能在工匠精神的竞争中落伍。制造业行业的各类企业在工匠精神的创设与弘扬上应与国际同类行业的一流企业对标,寻找企业与国外同类优秀企业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差距,制定有效措施积极追赶。全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应率先总结和提炼各具特色、能够展现企业专业优势的工匠精神,把其作为加强内部管理和提升企业市场形象的组成部分。

第二,积极培养与造就大批有知识、肯钻研、有韧劲、有能力的现代工匠队伍。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技能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落实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积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第三,进一步学习、总结、借鉴和提炼人类在工匠精神积累中的经验。工匠精神作为优秀的制造文化,在中外都有悠久历史和典型范例、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发展过程、有正确的理论总结与阐述。弘扬工匠精神,需深化工匠精神研究,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工匠精神的发展演化规律。

(三)注重社会宣传和环境营造,促进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第一,在全社会各行业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各个行业的员工练好基本功,钻研基本技能,促进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专注度不断提升,增进各行各业包括整个制造业领域工匠精神。

第二,创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发挥和弘扬的环境与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实行稳定、有效与合理的公共政策,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实行有利于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好的政府政策管理,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充分发挥和弘扬。坚持政策管理中的问题导向,坚决制止盲目性社会投机行为,重视政策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设计,注重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工匠精神的发挥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聪.“工匠精神”对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498

[2] 姚玉秀.创新和“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6-7

[3] 沈烈初.現代装备制造业中仍需要传承“工匠精神”[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6(03):9-10

(作者单位:宁波九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工匠精神作用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