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对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清除效果分析

2017-08-27 02:47朱健武徐传藩袁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鲍曼

朱健武 徐传藩 袁科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珠海 519000)

替加环素对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清除效果分析

朱健武 徐传藩 袁科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珠海 519000)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对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及炎性指标。结果:B组的有效率为80.00%,优于A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细菌清除率为60.00%,优于A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能提高细菌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替加环素;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在人体皮肤、土壤和水中均有存在,该类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难度大[1]。替加环素对非典型细菌、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抗菌活性良好,在皮肤软组织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细菌清除效果显著[2]。本文探讨了采用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广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0例,根据抽签结果随机分为A组(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和B组(联合替加环素组),每组30例。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1.166.94)岁。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0.237.53)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经痰液标本培养确诊;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史;精神、沟通正常;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对我院研究药物有过敏史和禁忌症;精神异常,无法配合研究;不愿加入研究。

1.3 治疗方法 A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国药准字H20003400),取2.0 g头孢哌酮-舒巴坦+20 ml生理盐水,为患者静脉推注,每间隔12 h给药1次。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国药准字H20123394)治疗,替加环素首次剂量为100 mg,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而后调整为50 mg/次,每间隔12 h给药1次。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效果 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3]进行评估: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显效:症状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显示为好转;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提示少量细菌被清除;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与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

1.4.2 细菌清除率 记录患者的细菌清除、替换、未清除和再感染率。

1.4.3 炎性指标 包括降钙素原和白细胞。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B组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效果比较 B组的细菌清除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炎性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白细胞和降钙素原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的炎性水平比较

表 3 两组患者的炎性水平比较

组别 n 降钙素原(ng/ml) 白细胞(×109/L)治疗前 治疗7 d末 治疗前 治疗7 d末A组 30 0.833.97 B组 30 0.840.14 0.510.17 15.385.93 11.19 3.65 t 0.232 7.039 0.104 2.945 P 0.817 0.000 0.918 0.0050.19 0.210.16 15.545.98 8.29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具有全耐药和广泛耐药等特征,可诱发腹腔、血流和泌尿系统感染,且克隆性和传播性较强,它能灭活抗菌药物,使药物作用靶位产生变化,对药物结合有不良影响。在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中指出,临床可采用舒巴坦、多黏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进行治疗,并推荐和替加环素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关研究表明[4],舒巴坦能抑制不动杆菌,杀菌效果确切;头孢哌酮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单用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症,然而总体疗效不够理想。替加环素有独特的结构,可使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增强,并能结合于30S核糖体A位,防止氨基酸肽链的形成[5~6]。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能使抗菌活性提升,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研究发现,B组在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80.00%,高于A组的53.33%;B组地方细菌清除率为60.00%,高于A组的33.33%;两组患者的炎性水平明显降低,B组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能提高细菌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提升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1] 高金丹,方强,苏群.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40(8):621-625

[2] 王凯歌,谭芬,彭红,等.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2):97-101

[3] 洪悦民.《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选登[J].新医学,2005,36(2):48-49

[4] 张鹏,李淑芸,杜云波,等.替加环素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380-383

[5] 龙鼎,喻莉,杨军辉.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5):512-514

[6] 臧会玲,王生池,程慧,等.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 32(1):41-43

R51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08

2017-03-28)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鲍曼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喜庆的春节
TGC,MH和P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