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表达IGF-1R和IGF-1的临床分析

2017-08-27 02:44安志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胃肠道病理

安志强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濮阳 457000)

胃肠道间质瘤表达IGF-1R和IGF-1的临床分析

安志强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濮阳 45700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IGF-1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GIST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法检测患者IGF-1R与IGF-1的表达情况,根据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36例IGF-1R呈阳性表达,30例IGF-1呈阳性表达;IGF-1R与IGF-1的蛋白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直径及组织学分型没有直接关系(P>0.05),但与肿瘤NIH分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黏膜受侵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IGF-1可能在GISTs发生中发挥作用,是判断GISTs良恶性的潜在依据,而IGF-1R可影响IGF-1在GISTs中的表达。

胃肠道间质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临床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及诱发因素的增多,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症表现为良性到恶性的转化,曾一度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膜瘤等[2]。国际上公认的GISTs定义为一类组织学上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型细胞排列,免疫组化分析CD117呈阳性表达的特殊类型的消化道肿瘤,同时需排除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传统的放、化疗治疗GISTs的效果不佳,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但手术切除仅限于早期与局限的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临床对GISTs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研究一直是热点[3~6]。本研究选用RT-PCR技术检测GISTs患者IGF-1R与IGF-1的表达情况,探讨IGF-1R与IGF-1在GISTs中的作用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GIST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5.215.4)岁,病程1.5个月~5年、平均病程(3.250.56)年。发病区间:胃部35例,肠道24例,其余7例。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随访结果确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

1.2 方法 取患者新鲜标本,用甲醛(40 ml/L)固定,经常规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脱蜡水化,采用SABC法对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IGF-1R与IGF-1的蛋白表达情况。

1.3 判定标准[8]依据阳性细胞在肿瘤细胞总额中占用比例判断IGF-1R与IGF-1的阳、阴性,比例大于10%为阳性,小于10%为阴性。

1.4 GISTs分型

1.4.1 GISTs生物学分级标准[9]及形态 具体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中度侵袭危险性,高度侵袭危险性。不同级别的细胞的形态也具有差异性。见表1。

表 1 GISTs生物学分级标准及形态

1.4.2 组织学分型 根据Miettinen的组织分型[10],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三种类型。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GF-1R与IGF-1表达情况分析 66例患者中,36例IGF-1R呈阳性表达,30例IGF-1呈阳性表达。

2.2 IGF-1R和IGF-1相对表达量差异性及关联性分析 IGF-1R与IGF-1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直径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联性(P>0.05),与患者肿瘤NIH分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黏膜受侵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 2 IGF-1R和IGF1相对表达量差异性及关联性分析(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GISTs 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肿瘤的侵袭转移,意味着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必然经历了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参与的复杂过程[11]。因此,肿瘤的介导就需要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结果显示,在66例GISTs患者中,36例IGF-1R呈阳性表达,30例IGF-1呈阳性表达;IGF-1R与IGF-1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直径及组织学分型没有直接关系(P>0.05),但与肿瘤NIH分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黏膜受侵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就此可提出GISTs中IGF-1R与IGF-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具有关联性。

IGF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特异性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实现的,通过局部效应或体内循环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析。IGF-1具有抗凋亡作用,IGF-1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可经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激活细胞内mRNA转录,调节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增殖。在GISTs恶性转化中,IGF-1R与IGF-1可能存在互相调节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表达可作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方向。

[1] 王林,李海刚,林敏玲,等.胃肠道间质瘤中IGF和IGFR的表达及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1):67-71

[2] 王林,李海刚,夏忠胜,等.IGF1和IGF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J].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299-1301

[3] 李璐.胃肠道间质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表达及意义[D].贵阳:贵阳医学院,2015:1-45

[4] 秦岭.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1-65

[5] 李增辉.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研究附212例病例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1-73

[6] 赵文娣,祁义军,王岳君,等.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54-457

[7] 郭大鹏,张谢夫,赵春临,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890-2893

[8] 史景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1-86

[9] 崔岩,刘爱珍,宗佩君.6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7):89-91

[10] 侯英勇,王坚,朱雄增,等.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1):20-25

[11] 王钢普.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及其预后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2:1-43

R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19

2017-05-10)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胃肠道病理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