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和常规手术对甲状旁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

2017-08-27 02:46张庆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血运血钙甲状腺癌

张庆伟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胸甲乳科 中牟 451450)

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和常规手术对甲状旁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

张庆伟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胸甲乳科 中牟 45145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和常规手术对甲状旁腺血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进行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保留患者的甲状腺上、下动脉血管后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不保留患者的甲状腺血管后支。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损伤、血钙和血运情况。结果:两组下甲状旁腺血运障碍的概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甲状旁腺血运正常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运障碍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无损伤和暂时损伤的概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永久性损伤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钙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的血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可有效减少对甲状旁腺的血运影响及功能损害,保护供血功能,大大降低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甲状旁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甲状腺癌逐渐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癌的首要治疗手段是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尤其是术中Ⅵ区淋巴结清扫,可以有效防止肿瘤的转移和降低复发率[2]。然而由于Ⅵ区淋巴结与紧邻甲状旁腺,一旦进行清扫难免会对甲状旁腺的血运及其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这将会导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甚至诱发低钙血症[3]。为了避免Ⅵ区清扫术对甲状旁腺的血运及其功能造成影响,我院在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了甲状腺血管后支,并与实施常规手术的术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且未合并其他肿瘤,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3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5.834.92)岁;病理类型:髓样癌2例,滤泡癌6例,乳头状癌25例,淋巴转移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6.385.52)岁;病理类型:髓样癌2例,滤泡癌5例,乳头状癌24例,淋巴转移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进行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保留患者的甲状腺上、下动脉血管后支。首先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接受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然后实施Ⅵ区清扫术。手术进行至甲状腺上极时,对甲状腺上动脉前支靠近甲状腺的一侧,在保留后支的前提下进行结扎。钝性分离甲状腺至甲状旁腺后,再向下分离至甲状腺下极。对甲状腺下动脉进行游离,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对甲状腺下动脉前支的甲状腺侧进行结扎并保留后支。最后沿着喉返神经的走行切除甲状腺腺叶。

1.2.2 对照组 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麻醉、插管后,对患者实施Ⅵ区清扫术,手术过程中不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后支。

1.2.3 Ⅵ区清扫术的淋巴结清除范围 颈总动脉由外侧到内侧缘,从颈部肌肉浅端向下至锁骨处,根据病理类型及程度可切除胸腺上极。在清除喉返神经、食管气管沟和环甲膜等周围的淋巴结时,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1.3 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的血运情况及对其功能的影响,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的血钙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血运及对其功能损伤情况的比较 两组下甲状旁腺血运障碍概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甲状旁腺血运正常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运障碍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旁腺功能无损伤和暂时损伤的概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永久性损伤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血运及对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钙水平比较 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钙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的血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钙水平比较(mmol/L,)

表 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钙水平比较(mmol/L,)

组别 n 术前 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观察组 37 2.310.13对照组 37 2.380.12 2.190.11 2.16 0.09 P>0.05 <0.05 <0.050.18 1.750.12 1.62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有80%为甲状腺乳头癌[4]。此类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多年,但病灶可通过Ⅵ区淋巴结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5],所以,实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Ⅵ区淋巴结紧邻甲状旁腺,一旦进行清扫难免会对甲状旁腺血运及其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这将会导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甚至诱发低钙血症。因此,避免术中对甲状旁腺造成损伤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探讨了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和常规手术对甲状旁腺血运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下甲状旁腺血运障碍的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甲状旁腺血运正常概率明显比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运障碍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保留患者的甲状腺血管后支对甲状旁腺血运的影响较小。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无损伤和暂时损伤的概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永久性损伤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留患者甲状腺血管后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损伤更小。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钙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组的血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留患者甲状腺血管后支可充分保护甲状旁腺的供血功能。综上所述,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保留甲状腺血管后支可有效减少对甲状旁腺的血运影响及功能损害,保护供血功能,大大降低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齐宏.甲状腺癌Ⅵ区清扫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术式探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2):119-121

[2] 李天昕.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05-106

[3] 杨昆宪,唐晓丹,牛恒.区域须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6(1):37-38

[4] 王智强,张杰武.甲状腺癌须部淋巴结的转移方式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2,36(3):161-163

[5] 张信来,刘陶迪.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J].医药前沿,2012,2(2):171

R736.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21

2017-04-02)

猜你喜欢
血运血钙甲状腺癌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