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34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8-27 02:48张有泽余强张伟徐正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腺瘤微创切口

张有泽 余强 张伟 徐正伟

(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普外肿瘤科 河南信阳 464000)

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34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有泽 余强 张伟 徐正伟

(解放军第一五四中心医院普外肿瘤科 河南信阳 464000)

目的:探究为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硏究组患者行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行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疗效理想,不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状腺腺瘤;小切口;微创手术;临床效果

甲状腺腺瘤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属于良性肿瘤。该疾病患者多有颈部肿块的临床表现,若肿块体积较大则会对患者临近组织产生压迫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甲亢疾病。甲状腺腺瘤恶变的几率约为18%[1]。现阶段,对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临床治疗中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久,且易留有疤痕[2]。为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我院开展了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4~60岁,平均(35.63.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25~59岁,平均(34.83.9)岁。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腺瘤,均有甲状腺区域包块,可触及且平滑,包块可随患者的颈部动作而移动;患者有颈前部压迫感,但无呼吸和吞咽困难情况,均无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经颈部X线摄片检测,部分患者因瘤体较大,在正侧位片有气管受压或移位情况,个别患者瘤体可见钙化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清T3、T4在正常范围内,且各项功能检查多为正常。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行传统切除术治疗。麻醉方式选取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呈仰卧位,同时将肩部抬高以便将颈部显露。手术切口位于患者胸骨上窝上方3~4 cm处,沿皮纹方向切出横形切口长约6~7 cm;逐层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切开,游离皮瓣,分离甲状腺前肌群,直至显露出甲状腺;游离皮瓣时应用高频电刀,游离范围从患者胸骨上窝至甲状软骨,手术刀与患者甲状腺包膜紧贴,逐渐分离出腺瘤,电刀切除腺瘤后剩余甲状腺组织须细致止血并缝合;甲状腺创面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外接负压引流器;选用4-0号缝合线缝合皮内组织,最后行皮表层包扎。

1.3.2 研究组 该组患者行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术治疗。麻醉方式选取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呈仰卧位,同时将肩部抬高以便将颈部显露。手术切口位于患者胸骨上窝上方2 cm处,沿皮纹方向切开1个小的横切口约3~4 cm,并逐层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和其颈阔肌切开;超声刀游离皮瓣(超声刀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FOCUS刀头,型号为GEN04),并暴露出甲状腺组织;超声刀功能面朝向腺瘤,非功能面朝向背侧,由上至下沿着患者甲状腺腺瘤的分离线逐渐切除肿瘤组织,可靠止血(由于超声刀能够有效地使组织内细胞水分汽化,胶原蛋白结构破坏,蛋白凝固进而闭塞血管,因此止血更为可靠,切除腺瘤后剩余甲状腺不必再缝合)[3];手术完成后对皮瓣、皮下组织以及表面皮肤进行缝合与包扎,该组患者未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将病理组织送检。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可分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情绪生活四部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3)术后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微创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 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手术用时(h)住院时间(d)研究组 34 44.810.82对照组 34 55.187.62 4.121.08 0.760.25 4.28 0.95 t 4.883 9.713 5.965 7.481 P 0.000 0.000 0.000 0.0009.76 6.761.16 1.260.42 5.89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 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情绪生活研究组 34 89.314.14对照组 34 72.123.45 87.224.32 87.683.42 89.10 4.03 t 20.336 12.361 14.897 12.434 P 0.000 0.000 0.000 0.0003.52 74.584.11 75.163.51 76.78

2.3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共出现切口感染3例,发生率8.82%;对照组共出现切口感染、甲状腺功能损伤等10例,发生率29.4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60,P=0.031)。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可表现为腺瘤附近组织受压迫症状,治疗不及时则有继发甲亢或病变恶化的可能。因此,该疾病一经确诊后即应及时治疗。目前对于甲状腺腺瘤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需通过手术方案治疗[4]。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该术式存在切口长、创伤大、愈合久、预后差、不美观以及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等多种弊端,应用频率已大大减少。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起来。强生公司生产的FOCUS超声刀刀头外形类似止血钳,能够在甲状腺手术中提供精细操作[5]。本研究中,即使在所遇腺瘤较大,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时,超声刀手术过程中也未出现明显增多的出血,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中将超声刀功能面朝向瘤体,非功能面朝向背侧,由于止血可靠甲状腺残余创面不再需要反复缝合,有效地避免了喉返神经的损伤,也不会导致患者甲状旁腺损伤造成术后并发手足抽搐、声音嘶哑等情况。微创手术切口短,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小,还能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由于采取低领式小切口非常隐蔽,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加之术后恢复速度快,不易在患处留下疤痕[6],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生理疾病,还使患者因对手术伤疤的恐惧而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良好缓解。可见,微创手术在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综上所述,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理想。

[1] 沈晓波.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7):1076-1077

[2] 李章健,赵红,朱海路,等.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36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21-22

[3] 邱海江,方孙阳,吴志明,等.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5):639-642

[4] 李国权.改良Miccoli与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2):256-257

[5] 徐群,傅宇.Focus超声刀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6(1):49-50

[6] 陈安芳.使用改良的小切口瘤体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4):63-64

R736.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22

2017-03-01)

猜你喜欢
腺瘤微创切口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