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

2017-08-27 02:47杨亚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左心插管通气

杨亚娟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许昌 461000)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

杨亚娟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许昌 461000)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镇静、吸氧、强心及扩张血管等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无创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率、呼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相关生命征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维持有效肺通气,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疗效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是由心肌梗死、高血压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引发,表现为心功能受损、心肌收缩力短时间内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严重下降、肺循环压力上升等[1]。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肺水肿等为主,病情危急,如未得到有效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病死率较高[2~3]。本研究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4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3例、冠心病11例、高血压心脏疾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9.43.7)岁。对照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9.2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符合急性重症左心衰竭诊断标准;无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禁忌症;已签署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明确诊断、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立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外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通气模式为Pressure-SIMV或Volume-SIMV模式。两种模式相同参数设置为:呼吸12~18次,吸气t=1.2 s,I:E为1:1.5~3.0,PSV设置为8~12 cm H2O,Flow Trig适宜流速为1~3 L/min,PEEP为6~15 cm H2O。Pressure-SIMV模式吸气压力控制在10~20 cm H2O为宜,Volume-SIMV模式控制潮气量在8~10 ml/kg,吸氧浓度均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过渡,机械通气时保证患者PaO2>60 mm Hg,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无创机械通气1 h,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者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标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R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疗效标准: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缓解,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意识清晰,为显效;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心功能逐渐恢复,为有效;患者左心衰竭症状及心功能无明显改变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软件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HR、RR、PaO2及PaCO2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HR、RR、PaO2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HR、RR、PaO2及PaCO2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HR、RR、PaO2及PaCO2比较()

时间 组别 n HR(次/min)RR(次/min)PaO2(mm Hg)PaCO2(mm Hg)治疗前 对照组 27 140 8.4 t 1.942 0.478 0.252 0.478 P>0.05 >0.05 >0.05 >0.05治疗后 对照组 27 115 8.5观察组 27 14618 37.46.2 49.28.6 57.916 38.26.1 49.88.9 56.8 9.2观察组 27 10429 34.27.6 74.78.4 48.1 9.3 t 2.018 7.360 3.918 3.972 P<0.05 <0.05 <0.05 <0.0521 22.13.9 89.217.3 38.1

3 讨论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以呼吸困难及肺水肿症状为主。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气体分布,增加肺泡通气量,提升气道及肺泡内压力,减少渗出,减轻肺水肿,促进有效的气体交换,纠正患者因呼吸困难导致的耗氧量增加、呼吸肌疲乏等现象[4~6]。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HR、RR、PaO2及PaCO2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表明,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质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排出量的恢复,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1] 付金玉,李科伦.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142-1143

[2] 杨成彬.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3,33(16):3863-3865

[3] 李斯南,朱述阳,罗涛,等.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ALHF)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J].河北医学,2016,22(11):1802-1805

[4] 陈科.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40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5):97-99

[5] 邱祖红,殷乐,居置波,等.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老龄患者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5):650-654,699

[6] 杨召伍,陈泽江,钟江华,等.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5,35(12):3289-3291

R459.7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30

2017-05-10)

猜你喜欢
左心插管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不通气的鼻孔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