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在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2017-08-27 02:45郑晓芳刘伟曾秋容万锦秀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直腿输液液体

郑晓芳 刘伟曾秋容 万锦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深圳 518033)

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在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郑晓芳 刘伟#曾秋容 万锦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深圳 518033)

目的:探讨被动直腿抬高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在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2例,所有患者行PLR后,根据PLR阴性或阳性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液体输注不受限,观察组液体输注进行严格控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累计尿量、累计液体使用量、达负平衡时间及心力衰竭加重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累计负平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LR有助于护士对心力衰竭患者初始容量状态的准确评估,为临床治疗调整液体量并进行患者容量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心力衰竭;被动直腿抬高试验;液体管理;应用研究

输液治疗失度问题是心力衰竭加重事件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进行输液管理和控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被动直腿抬高试验为液体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1]。我院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被动直腿抬高试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2例,所有患者行PLR后,根据PLR阴性或阳性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18例)。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1.111.4)岁,平均APACHEⅡ评分(17.233.20)分,高血压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411.1)岁,平均APACHEⅡ评分(16.643.10)分,高血压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难以平卧、难以接受PLR患者;入院前接受利尿治疗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处理 进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呼吸频率(R)、肺部罗音和呼吸状况。

1.3.2 半卧位PLR试验 (1)患者取半卧位,床尾放平,抬高床头至45°,伸直双腿并稳定10 min;(2)床头放平,护理人员抬高患者双下肢,使其呈45°保持4 min;(3)放平双下肢,抬高床头45°,取半卧位保持10 min,洗脱PLR效应;(4)重复操作3次,记录CVP、平均动脉压(MAP)、R、HR值,取平均数值,由医师评定患者肺部湿性罗音和呼吸状况。

1.3.3 液体管理 PLR过程中不予调节心血管药物,输液速度维持不变。对照组液体输注不受限,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容量负荷加重,立即调整输液速度和用量,或停止输液。观察组液体输注进行严格控制,若患者在严格控制输液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心力衰竭加重情况,立即停止输液。必要时均可采用利尿剂进行治疗。输液液体溶媒主要为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0.9%氯化钠注射液输入量应低于250 ml。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累计尿量、累计液体使用量、达负平衡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力衰竭加重情况。PLR结果评定[2]:PLR实施4 min后,患者R、HR、CVP 、MAP较前增加超过10% ,肺部湿性罗音增多,呼吸困难加重,6项中某1项成立则为PLR 阳性,否则为阴性。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液体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累计尿量、累计液体使用量、达负平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累计负平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液体治疗情况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液体治疗情况比较()

组别 n 平均住院时间(d) 累计尿量(ml) 累计液体使用量(ml) 达负平衡时间(d) 累计负平衡(ml)观察组 18 11.2527.8对照组 24 14.8 1.3 8 670.11 639.0 5 834.1497.2 5.62.0 1 857.4 483.7 t 8.140 8.324 12.568 8.012 9.908 P<0.05 <0.05 <0.05 <0.05 <0.05 1.5 9 735.11 730.2 8 310.2681.4 7.32.8 1 466

2.2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加重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加重(5.56%),对照组出现10例加重(41.67%),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治疗过程中输液过快可导致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输液过少又难以维持患者基本心输出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输液状况尤为重要。研究表明[3],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输液管理前行PLR具有一定的可行性。PLR中,患者取半卧位,可从下肢静脉回流250~450 ml血液至中心血管,虽可能短时间增加心脏前负荷,但在双腿水平放置后可迅速逆转这一现象。所以,该试验可对患者液体负荷后的心功能改变状况进行预测,评估患者对液体复苏的反应性及容量状态,方法较为安全可靠[4]。同时,由于PLR在60~90 s内可达到最大效应,影响心排血量,但依据的是心脏前负荷的储备程度,而不是中心容量状态,所以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液体管理和调整[5]。

本研究将PLR进行4 min后的呼吸循环指标变化超过10%作为阳性界值,主要原因为4 min后患者容量负荷反应较佳,多数血液存于下肢,可促使血液回流心脏。对容量过负荷的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而非容量负荷过重患者也应在治疗中经常进行PLR,降低液体治疗不当引发心力衰竭加重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累计尿量、累计液体使用量、达负平衡时间及心力衰竭加重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累计负平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心力衰竭患者行PLR后进行严格输液控制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输液前行PLR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初始容量状态的准确评估,为临床治疗调整液体量并进行患者容量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 汪建平,张一鸣,张国川.直腿抬高试验在腰腿痛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742-744

[2] 胡海,张智长,连小峰,等.主动直腿抬高试验的生物力学机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6):387-389

[3] 凌建维.直腿抬高试验应用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3):29-30 [4] 邓卓军,夏为,卞晓华,等.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6):31-34

[5] 许春阳,叶宏伟,冯玉峰,等.FloTrac/Vigileo系统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 39(6):834-837

R45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32

2017-05-10)

#通讯作者:刘伟,E-mail:buqg62@163.com

猜你喜欢
直腿输液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直腿坐强腰肾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