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蠲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7-08-27 02:45李小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通络关节

李小伟

(河南省南阳豫西协和医院 南阳473000)

通络蠲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李小伟

(河南省南阳豫西协和医院 南阳473000)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 ESR、CRP及免疫球蛋白(IgA、Ig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风湿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络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RF、ESR、CRP、IgA、IgM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F、ESR、CRP、IgA、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通络蠲痹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络蠲痹汤;免疫球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stis,RA)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外病变、关节滑膜炎,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影响较大[1]。临床主要为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关节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达到保护肌肉与关节功能的目的[2]。从中医角度出发,RA为因正气不足以及外部受风寒感染所致,中医治疗应遵循整体调节理念,以达到多靶点、多层次之功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通络蠲痹汤治疗,对RA患者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RA相关诊断标准[4~5]。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7.584.81)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8.045.0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风湿液(国药准字Z51021692)口服,20 ml/次,3次/d。观察组给予通络蠲痹汤治疗,药方组成:续断、防己、桃仁、制川乌(先煎)、补骨脂各15 g,熟地黄、狗脊、青风藤、秦艽各20 g,红花、全蝎各6 g,黄芪30 g,细辛3 g,水煎取汁250 ml,于早晚2次口服,1剂/d。两组均治疗16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A、IgM)水平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RF、ESR、CRP、IgA、IgM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F、ESR、CRP、IgA、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指标比较()

时间 组别 n RF(kU/L) CRP(mg/L) ESR(mm/h) IgA(mg/L) IgM(mg/L)治疗前 对照组 42 138.56 0.62 t 0.376 0.156 0.220 0.226 0.303 P>0.05 >0.05 >0.05 >0.05 >0.05治疗后 对照组 42 117.58 0.59观察组 42 139.1418.68 47.2615.63 72.6328.16 3.860.41 2.1519.13 46.7216.24 73.0128.41 3.840.40 2.11 0.45观察组 42 82.3611.58 25.369.42 56.2318.57 2.410.29 1.72 0.32 t 16.616 4.681 6.320 10.238 4.812 P<0.05 <0.05 <0.05 <0.05 <0.057.39 17.256.11 32.6915.42 1.520.11 1.41

3 讨论

近年来,RA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6]。RA为非特异性炎症,病变部位多累及肩关节、膝关节,患者容易出现关节软骨受损、纤维强直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7]。目前临床治疗RA通常采取西医与中医两种治疗方式为主,西医治疗利于快速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但由于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临床用药的选择,综合效果不佳。

中医学中将RA称之为“顽痹、旭痹”等,风寒湿三气夹杂合而为痹,中医症候早期以邪实为主,病久多以虚实夹杂较为多见,而不论邪实与正虚,日久则致血滞为瘀、湿聚成痰,痰瘀互结病理变化。通络蠲痹汤方中续断与补骨脂具有强筋健骨、补肾壮阳之功效,防己、青风藤以及秦艽可通经络、祛风湿,桃仁与红花可活血止痛通络,制川乌与细辛可通经止痛、温化寒湿,熟地黄可益精填髓、补血滋阴,狗脊具有强腰膝、补肝肾、祛风湿等作用,全蝎可达祛风通络化痰之效,诸药合用可标本兼顾,具有祛风散寒、补肾强骨、化湿活血的功效[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RF、ESR、CRP、IgA、IgM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F、ESR、CRP、IgA、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络蠲痹汤有助于减轻患者关节软骨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活动度,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综上所述,RA患者应用通络蠲痹汤治疗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机体免疫力,延缓病情进展。

[1] 熊俊慧,薛静,丁振华,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8):1582-1585

[2] 阮强,姜明孝,杨博峰,等.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68-71

[3] 梅莎莎,宋恩峰,项琼.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76-78

[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5] 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

[6] 兰巧芬,廖焕金,陈秋华,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1):85-89

[7] 李慧敏,赵喜玲,李小云,等.黑骨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6,39(3):649-651

[8] 李雪芬,钟诗婷,邓矢明.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2):313-315

R593.2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48

2017-07-01)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通络关节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