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8-27 02:47夏俊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血管重度

夏俊博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医院 郑州 450000)

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夏俊博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医院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 CTA检查后,根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61例)和非高血压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均较高,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颅外血管病变与多支病变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年龄(r=1.551,P<0.05)、高血压病(r=2.106,P<0.05)、糖尿病(r=1.834,P<0.05)、高血脂(r=1.996,P<0.05)等均为脑血管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为脑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血管病变,且血管狭窄重度狭窄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临床干预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

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形象因素

脑血管狭窄是导致脑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病变损害程度。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血管狭窄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如CT血管造影(CTA)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及空间分辨率,是血管狭窄诊断中的金标准[1]。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有利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经MRI与CT检查后确诊,排除严重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2.35.3)岁。根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61例)与非高血压组(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病例等,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生化检查结果等。

1.2.2 脑血管检查 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造影剂为泛影葡胺(80~100 ml),用高压注射器注射以3 ml/s、延时35 s注射;头颈部血管造影完成后进行血管成像,进行薄层扫描(3~5 mm)和重建(2~3 mm),横断扫描获取数据后作后期处理和多次层面重建。血管狭窄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标准,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高血压病分级与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脑血管重度狭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脑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 两组患者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颅外血管病变与多支病变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例(%)]

2.2 高血压程度与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分析 非高血压组患者中发生动脉狭窄9例,高血压组48例。其中,颈总动脉6例,颈内动脉20例,锁骨下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12例,椎动脉7例,大脑后动脉3例。见表2。

表 2 高血压程度与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分析

2.3 脑血管重度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对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1.551,P<0.05)、高血压(r=2.106,P<0.05)、糖尿病(r=1.834,P<0.05)、高血脂(r=1.996,P<0.05)等均为脑血管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脑血管狭窄作为脑梗死重要原因,其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分析价值。有学者认为[3~4],高血压对脑血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血管的狭窄程度和高血压病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另有研究指出[5~7],临床脑梗死患者,不管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还是颈动脉系统,颅内病变比颅外病变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颅外血管高,且高血压组颅外血管病变与多支病变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均为脑血管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同相关文献资料一致[8]。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为脑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血管病变,且血管狭窄重度狭窄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临床干预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

[1] 王普清,王安平,曹志华,等.颅内外动脉并发狭窄导致的脑梗死模式[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31-334

[2] 桂树华,王挺刚,殷晓菁,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2013,33(22):5564-5566

[3] 汪香君,李江霞,刘莉,等.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水平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692-694

[4] 刘欣,胡进,戴三冬.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4):290-292

[5] 汪冰,傅佳.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4):512-515

[6] 段永伟,田建辉.ABCD2评分结合管腔狭窄程度对TIA发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4):383-386

[7] 陈红兵,洪华,王莹,等.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和闭塞所致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特征分析[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50-57

[8] 陈芳,吕海东,秦东香,等.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3):289-292

R74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71

2017-05-10)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脑血管重度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宫斗剧重度中毒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