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和氯诺昔康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镇痛效果比较

2017-08-27 02:45张明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苯三酚绞痛平滑肌

张明礼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郑州 450004)

间苯三酚和氯诺昔康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镇痛效果比较

张明礼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郑州 450004)

目的:观察比较间苯三酚、氯诺昔康对输尿管结石导致的肾绞痛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A组62例,给予氯诺昔康治疗;B组60例,给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 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效果优于氯诺昔康,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肾绞痛;输尿管结石;间苯三酚;氯诺昔康

急性肾绞痛大多是由输尿管结石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的,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长期尿路梗阻,严重影响肾脏功能,引起感染,严重者有诱发脓毒性休克的风险[1]。由于肾绞痛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如何有效缓解肾绞痛对治疗输尿管结石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氯诺昔康、间苯三酚对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镇痛疗效,发现间苯三酚镇痛效果显著优于氯诺昔康。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2例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3例,女49例;平均年龄(41.96.2)岁。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A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76.5)岁。B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2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通过B超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24 h内起病,腰部疼痛剧烈;(3)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4)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

1.3 排除标准 (1)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2)伴有严重肾功能损伤;(3)间苯三酚及氯诺昔康药物禁忌者;(4)患者及家属拒绝参加研究者。

1.4 方法 A组给予氯诺昔康8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推注;B组给予间苯三酚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分别于治疗1 h内观察记录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1.5 观察指标 (1)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严重疼痛。(2)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评定 治疗后0.5 h内疼痛完全消失为显效;疼痛在1 h内缓解,评分小于3分为有效;患者1 h内疼痛无缓解或评分大于4分为无效,需采取介入治疗。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1小时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B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 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A组 62 9.030.65*B组 60 8.87 0.54 5.570.63*#0.89 4.03

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A组镇痛总有效率为77.4%,B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B组药物镇痛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出现皮肤过敏4例,胃肠道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B组患者出现口干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通过保守治疗后缓解。

3 讨论

我国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为1%~5%,复发率为50%,肾绞痛是输尿管结石最常见的并发症[2]。由于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或嵌顿,引起输尿管或肾盂平滑肌痉挛,从而引发肾绞痛,呈腰部剧烈疼痛,可伴有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性疼痛,恶心、呕吐、冷汗,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严重时可伴有感染、发热,甚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大多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疼痛剧烈、不可耐受,采取有效的镇痛是提高疗效的关键[3]。镇痛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提高结石排出率,缓解疼痛。

目前应用于临床缓解肾绞痛的药物很多,如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物、解痉药物等。氯诺昔康是属于非甾体抗炎镇痛类药物[4],具有较强的镇痛、抗感染作用,广泛应用于急性中度疼痛、晚期癌症引起的疼痛、外伤引起的神经痛等,其机制:(1)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2)中枢镇痛作用:激活阿片神经肽系统,减少局部、脊髓和中枢疼痛敏感性,从而减少疼痛冲动;(3)血药浓度:此药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推注、肌注,肌注后0.4 h达到血药峰值浓度。使用氯诺昔康常引起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苯三酚是一种具有黄酮类物质结构的非阿托品类药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具有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

有研究表明[5],在体内通过松弛肌肉,可解除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促进平滑肌松弛,缓解平滑肌痉挛,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道、胆管等常见的管道痉挛引起的急性疼痛。相关研究表明[6]:(1)间苯三酚不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因此在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的同时,可以避免一系列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安全性高;(2)此药物对平滑肌痉挛选择性高,并且能够加速输尿管平滑肌蠕动,促进结石下移排出;(3)该药物起效快,静脉给药后约3~10 min起效,15 min达到血药峰值浓度,维持4 h后下降。

本研究中,治疗后B组患者的VAS评分及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且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说明间苯三酚对于输尿管结石肾绞痛镇痛效果优于氯诺昔康,不良反应低。通过对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患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间苯三酚缓解肾绞痛疗效更显著,起效快,且不良发应少,安全性高。

[1] 钟锦卫.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方法选择:附90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4):285-8

[2] 张焕涛,夏昕晖.肾绞痛临床诊断的进展[J].当代医学,2016, 22(9):16-18

[3] 刑刚.地佐辛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31-32

[4] 陈叶辉,丁伟国.氯诺昔康联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35-36

[5] 范泽潮,俞秋荔.联合使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49-50

[6] 章传华,刘双林,陈志强,等.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4):257-60

R693.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73

2017-03-01)

猜你喜欢
苯三酚绞痛平滑肌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绞痛不是脚痛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绞痛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