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8-27 02:46张宏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脑梗死研究组发生率

张宏娥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内科 开封 475100)

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宏娥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内科 开封 475100)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升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中医辨证施护;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其致病原因为脑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致使血管管腔闭塞进而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头昏脑胀、运动障碍,甚至昏迷,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发现[1],科学有效护理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中医辨证施护是以患者中医证候类型为依据,对其施以起居护理、穴位按摩、饮食护理及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本研究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分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建档顺序分组。研究组39例,其中女16例,男23例;年龄44~79岁,平均(57.314.81)岁。对照组37例,其中女13例,男24例;年龄42~78岁,平均(57.064.69)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功能恢复训练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1)起居护理,以甘草水或金银花水冲洗患者口腔,应用活血类中药熏洗足部以促进血运,采用菊花水对其眼部进行清洗以明目清肝;(2)心理护理,应用疏导劝说、从欲顺情、以情胜情等中医独特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疾病现状解释,促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乐观心态面对下一步治疗,进而促进其身体功能恢复;(3)饮食护理,食物搭配以清淡可口为主,适当添加如动物肝脏、蛋类、瘦肉、奶类等益气补血、滋肾养肝食物,且依据患者中医证候类型针对性添加食物,痰湿上扰型加食薏米粥,血瘀气虚型加食桃仁黄芪粥,肝阳上亢型加饮菊花茶,痰热内蕴型加食白萝卜粥;(4)穴位按摩,对患者曲池、内关、足三里、肩井、涌泉、三阴交等穴予以按摩,且依据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加按,风邪入中、脉络虚空型加按外关、大椎、风池穴以发挥通络、养血、祛风之功效,肝阳上亢型加按太阳、太溪、太冲穴以发挥通络息风、潜阳滋阴之作用,以上诸穴均按摩2~3 min,1次/d。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应用简明SF-36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2)统计两组并发症(包括褥疮、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时间 生命力 精神健康 躯体功能研究组对照组39 护理前 7.325.26 37 7.331.26 12.412.56 21.121.41 12.422.28 21.135.41 t 0.033 0.018 0.008 P 0.974 0.986 0.994研究组 39 护理后 12.486.28对照组 37 9.211.28 17.862.54 32.481.04 14.382.12 26.216.04 t 12.185 6.466 4.432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且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极大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于翔等[2]学者研究指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病机为血瘀气滞、脉络不通,治疗时应以化瘀活血、补血益气、解郁疏肝、通络疏经为主[3]。在崔钰琼等[4]学者的研究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显著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极大缩短其住院用时,减少其治疗费用。中医辨证施护优势在于:(1)基于中医辨证理论的辨证施护,从康复训练、辨证膳食、情志护理等诸多方面对患者施以全方位护理;(2)对患者相应穴位进行按摩,可明显起到化瘀活血、疏通经络、解郁疏肝、宁志安神功效,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睡眠状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3)依据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为其搭配科学健康饮食,可有效促其进营养吸收,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进而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生命力、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充分表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升生活质量。综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1] 王康琪,吴小燕,高原.低白蛋白血症对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5854-5856

[2] 于翔,罗俊超.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247-248

[3] 张伟,王媛博,李晓华,等.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3948-3950

[4] 崔钰琼,丁德权,路海云,等.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51-153

[5] 苏曼莉,童玲,饶琴文,等.辨证施护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24-2325

R473.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98

2017-03-01)

猜你喜欢
脑梗死研究组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