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7-08-27 02:45孙明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脑栓塞神经功能优质

孙明丽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7)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孙明丽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脑栓塞后抑郁;优质护理干预;神经功能康复;生活质量

脑栓塞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中老年人为其主要发病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之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栓塞发病率逐年递增,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1]。脑栓塞患者发病后常伴不同程度的抑郁,这对其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常给予脑栓塞后抑郁患者药物保守治疗,虽有一定疗效,然而停药后易反复。因此,为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提供一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必要。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作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154.95)岁;抑郁程度:轻度20例,重度1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4.215.79)岁;抑郁程度:轻度19例,重度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同规格传统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讲、药物指导、营养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包括:(1)心理护理。脑栓塞患者常伴语言障碍、肢体障碍或偏瘫,因此患者常存在少言少语、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等抑郁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亲切关怀,同患者沟通时做到态度温和、言辞诚恳,帮助患者疏解内心抑郁情绪,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指导其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利于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对患者给予支持及鼓励,利于树立其治疗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2)功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训练:待患者意识恢复后,通过听音乐来对其听觉进行刺激,并同患者进行简单的口语训练,锻炼其表达能力,指导患者跟随护理人员行发声训练,训练强度循序渐进,直至其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训练:首先对患者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行关节伸展及旋转运动,避免关节痉挛;给予患者肌肉按摩,避免其肌肉萎缩;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及坐立,并进行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后鼓励并指导患者自行穿衣、洗漱、上厕所等,叮嘱其下床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3 评价指标 采用NF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总分为45分,护理后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越差;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含心理、生理、情绪等五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3 22.112.70 6.284 <0.05观察组 33 22.144.91 15.98 1.51 14.087 <0.05 t 0.025 11.866 P>0.05 <0.054.89 9.59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3 66.175.91 6.811 <0.05观察组 33 66.515.79 75.98 5.96 14.889 <0.05 t 0.239 8.234 P>0.05 <0.05 5.77 88.02

3 讨论

脑栓塞患者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董爱红[2]研究指出,脑栓塞患者并发症中抑郁发病率占20%~60%。原因在于,患者发病后常主观认为疾病不可治愈,觉得自己成为家庭负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这对其神经功能康复及预后极为不利。因此,针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除给予合理治疗外还应加用相应护理干预促进其康复。

本研究对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康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勾玉华[3]对44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示观察组护理后NFA评分为(6.455.41)分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的(12.125.89)分,同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均提示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原因在于,优质护理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类全方位优化护理方法,其较传统护理更为全面,护理质量更好[4]。

本研究在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健康宣讲等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其心理护理及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疏解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其情绪的稳定。在其情绪稳定、意识恢复的基础上为其选择感兴趣的事情,有利于转移其注意力。对患者进行支持与鼓励,可促进患者治疗信心提升,同时提升其治疗依从度,提高疗效[5]。从语言、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促进其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指导患者自行完成如刷牙、上厕所、穿衣等日常生活动作,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综上所述,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进一步康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1] 党军丽.59例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02-1203

[2] 董爱红.老年脑栓塞病患者完美主义与情绪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1915-1917

[3] 勾玉华.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99-101

[4] 田云.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131-132

[5] 余丽.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126-127

R473.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99

2017-03-01)

猜你喜欢
脑栓塞神经功能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