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8-31 13:13赵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检验科科室检验

赵林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新汶 271219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林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新汶 271219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5年10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包含室内质控、室间质控、临床样本质控,加强检验人员评价、患者评价、检验科评价、科室间评价及医务科评价等,同时强化整理、整顿、整洁、标准化、自我约束等质控,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的患者检验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及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检验满意度98.00%、临床科室满意度95.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88.00%、83.8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应用后,有效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加强检验人员对检验标准的认识,利于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持续质量改进;检验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作为诊断患者疾病、病情等重要环节,若存在质量问题,轻则重新检验,重则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为了确保检验工作快速有效性,需要加强对其的质量管理[1]。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理念作为现代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指导,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和认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追求持续性和持久性,要求管理者注重管理过程的细化管理,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管理,以细节管理和阶段性持续管理提升质检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和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是当前医院管理的发展需求,持续质量改进作是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能够确保结果更符合满足需求,将其应用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该次研究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对实施前后的检验质量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的患者检验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及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人员共10名,男2名,女8名,年龄在22~3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63±0.73)岁。

1.2 管理方法

该院于2015年10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内容为:①制定标准,医院首先需要依据国家卫生部对检验质量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医院地理环境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检验质量基础标准,首先需要针对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结构进行编排,并针对检验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排解,确保检验结果效益。在工作编排、漏洞排解及提高检验结果效益中,应当先做好工作现状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改进措施落实后,再次针对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确保不断提高检验质量。②控制体系,为了确保提高检验质量,并促使检验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可以在检验工作中落实室内质控、室间质控、临床样本质控,加强检验人员评价、患者评价、检验科评价、科室间评价及医务科评价等,同时强化整理、整顿、整洁、标准化、自我约束等质控,确保营造标准化和高效的检验工作。③培养教育,检验人员作为检验工作中的主观因素,加强对检验人员教育和培训,确保提高检验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利于保证检验质量。落实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促使检验人员在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统计,避免再次发生相同的问题,且能够促使检验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检验知识,促使其能够掌握全面的检验专科的基础能力知识。

1.3 效果判断标准

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检验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及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比较分析。患者检验满意度由各时段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临床科室满意度有各科室共计62名代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采用问卷答题方式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知晓情况越好。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研究中所记录和统计的数据,均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详细分析,将符合计量资料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将符合计数资料的数据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检验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分析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检验满意度98.00%、临床科室满意度95.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88.00%、83.8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比较分析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比较[(±s),分]

表2 实施前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比较[(±s),分]

组别分数实施前(n=10)实施后(n=10)t P 82.13±3.75 96.82±5.63 6.97<0.05

3 讨论

由于医院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利于不断提高检验质量,降低纠纷、差错及事故等情况的发生[3]。持续质量改进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比较普遍,其主要起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且还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身水平和职业修养,实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4]。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持续质量改进最大的优势为质量改进没有终点,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确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5]。在医疗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不仅为医院检验科提供合理的管理机制,并树立更高的管理目标。传统质量管理模式,过于注重医疗行为的管理,即在一定时间内对检验科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很容易出现疏漏,而持续质量改进则能够实现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和跟踪,避免相同的问题不断发生[6]。持续质量改进注重将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作为重点,并注重服务质量优化和医疗技术优化,继而实现质量不断提高,并满足临床科室、患者对检验工作的需求变化[7]。该次研究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检验满意度98.00%、临床科室满意度95.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88.00%、83.8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利于提高患者检验满意度和临床科室满意度,对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科室配合有明显的效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检验人员业务能力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显著的效果。此外,持续质量改进还利于转变服务模式,对占领医疗市场有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医疗纠纷、差错次数等情况。而且持续质量改进还能够注意到平时很少被关注的问题,确保有效降低各类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检验质量有显著的效果,其作为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模式,是保证安全医疗的有效措施,且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王冠.持续质量改进法在检验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7,17(1):81-83.

[2]夏媛.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2):113-115.

[3]王雅静.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88-289.

[4]温金红.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8-29.

[5]邹依然,晏中锦.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00-102.

[6]李少媚,蓝秋梅,邓彩素.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532-1534.

[7]刘清芳.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7):148-150.

R197.323

A

1672-5654(2017)07(a)-0095-02

2017-04-07)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095

赵林(1980-),女,山东泰安人,本科,主管检验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猜你喜欢
检验科科室检验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