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数字化,让全民共享

2017-08-31 21:28
南方周末 2017-08-31
关键词:大都会馆藏藏品

辛省志

前段时间,台北故宫博物院将7万多张文物图片公开放在网站上供民众下载使用,所有图像无需申请,不限用途,不用付费,可直接下载使用。首批开放的这7万多张图片,是分辨率稍低的版本,另外有1600多张较高分辨率版本的文物图片也同时开放,而且以后每个季度会增加500张较高分辨率的文物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彻底的。美国国家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都已开发馆藏资源的高清图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今年2月更将其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以CC0协议完全免费开放。CC0协议是一个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版权弃权协议,声明无条件放弃一切版权。

珍贵的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博物馆一方面要努力保存好这些文物的实物使其避免损坏,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职能,将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尽可能多地向民众传播,使其真正成为活生生的文化,而不只是冰冷的藏品。而要尽最大可能传播文化,只靠去博物馆实地参观,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博物馆受限于场地大小,接待能力有限,北京故宫,现在每天限制接受8万人参观。很多珍贵的藏品,出于文物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不会展出。而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藏品搬上网,则可以解决这些限制。相信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虚拟博物馆将会更好地解决现实的限制,使博物馆为更多人服务。

不过,真正的共享,不仅仅是把文物放到网上供人参观,而是开放对文物形象的开发利用。台北故宫开放藏品图像,就专门表示鼓励民众将文物进行商业开发,创作文创产品。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图像所采用的CC0协议,也不限制对图像的使用方式。

也许有人纠结于文物的“版权”,其实是误解。版权作为人们创设出来的一种权利,其目的是通过为创作者提供一定时间的权利保护,使其能从中获利,以此鼓励创作。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作者,通常都已经去世很久,这些文物已经没有版权。博物馆所拥有的,只是文物原件的所有权,而不是文物的“版权”。(当然部分作者仍在世或者去世不久,仍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当代作品,另当别论。)对这些文物,公众完全可以使用其形象创作自己的作品甚至是做成商品进行营利。不过,由于博物馆对文物展出、拍照的限制,公众之前难以了解文物的全貌,无法据以创作。现在有了高清晰度的数字照片、视频甚至3D图像,对文物形象进行再次开发利用成为可能。

但是因为对文物进行拍照扫描等数字化工作是由博物馆完成的,博物馆可能对这些数字作品拥有版权,要对这些数字作品进行利用,还是需要博物馆的授权。而在美国国家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引领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放了其馆藏的数字化作品。将馆藏文物的数字图像资料向公众开放,已经在博物馆界被越来越多人接受。通过向大众开放,可以使文物有机会通过商业化而进入更多人的世界,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大有好处。

尤其对于公立博物馆来说,其运作资金本来就是来源于公共财政。馆藏文物只是由博物馆保存,附着在其上的精神财富,更是公共财富,不是博物馆的私产。博物馆应该将其开放给全民共享,而不是以保护文藏版权的名义垄断创收。馆藏珍宝不应该只是博物馆内冰冷的文物,而应是全民共享的温暖疗愈物,同时还可以是让大家致富的宝物。

猜你喜欢
大都会馆藏藏品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玄宗避蜀图》
过膝伞裙 大都会女孩蜂拥而至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