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起始年级德育工作探索

2017-09-04 19:52陆沃邦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探索德育

陆沃邦

摘 要:七年级是德育的“最佳期”。它对初中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学生的管理教育、品格修为、学习习惯养成等等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我们须根据这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品德特点有的放矢进行德育工作。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须坚持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细致性和系统性原则,并且具体注意开好头、抓好点、说好理,做到润物无声和注意留白。

关键词:初中起始年级;德育;探索

一、缘起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千丈乔木立于深根。知识的大厦是一点点建构起来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定八十。初归媳妇,落地孩儿。万事开头难,尤其是育人,但教育是有“最佳期”的。而七年级就是德育的“最佳期”。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出自初中是人生中可塑性很大的一个时期,好的习惯受益终生,而刚步入新阶段的七年级新生尤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我执教于初中凡25年,负责德育工作也有18载,深感起始年级的德育所起到的基础作用之于初中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学生的管理教育、品格修为、学习习惯养成等等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起始年级德育不重视了,“成人成才”就无从谈起;德育重视不够,方法不对头了,校风学风就总是不淳正不浓厚。反之,德育重视了,到位了,开端好了,就成功了一半了。

教育万般,德育为先。探索如何做好七年级这起始年级的德育,意义非凡。

二、本源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它要做到心坎里去方可成功。虽说“龙生九子,九子有别”,但七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是有他们共同的特点的。我们须先弄清楚了他们,并以此为本,方能有的放矢去施教而得巨效。

我们知道,生理发育是心理品质发展的基础。七年级时,男生的身体成长迅速,女生的身高减缓发育,体重、胸围发育迅速;他们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机能迅速发育,性器官和副性征也开始迅速发育和发展。这时,他们心理品质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由半儿童、半成人,从少年向青年早期发展过渡,变得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易变,待人热情,渴望师长关心,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望迅速增强,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向往、爱慕方向发展。而七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也由此产生下列主要特点: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易受同龄人或周围环境影响;交往能力与兴趣迅速增强,社会性意识、朦胧状态的民主、平等、独立自主和参与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喜欢与同龄人交友;但思想不成熟,爱摇摆,容易片面、偏激等。

由此可知,这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突变期,教育、引导的任务非常重。那我们除了了解这阶段学生的天性特点之外,开展德育工作还要坚持哪些思考呢?

三、原则

本人觉得,须贯彻三个原则。

(一)德育要有计划性

古人常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有准备地做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去做一件事失败的可能性就大。这就是说明计划性对于一件事情的成功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德育工作亦然。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繁重,尤其是班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如果缺少了计划性,很容易就会陷入“事务主义”,造成整天起早摸黑腰酸骨疼应付事情疲于奔命但收效甚微。如果根据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道德特点和年级教育教学任务制订好各个时期的详细的预防教育计划,班级培育目标是什么,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又是什么,实现它们的小步骤小措施怎样等等,然后该动员的动员,该提醒的提醒,该约束的建立起纪律约束,这样一切就井然有序,效果斐然了。“因事而事见招拆招”的“因问题而德育”是吃力不讨好的,是应该摒弃的。

(二)德育要有细致性

细致性,又叫做精细化或重细节。德育工作做的是“心”的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细致性,就是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把德育工作的“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它要求制度要細致、过程要细致、反馈要细致等。细致性融入到常规工作的具体执行中和思想教育的细腻中,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细致性的对立面是简单化,是硬邦邦的、板起脸孔的、说一不二的简单粗暴。学生得到的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管束;老师得到的不是诚心的敬,而是揪心的畏。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德育要有系统性

系统性,可分两个方面:

一是三年一系统。即要实现初中三年的德育任务目标,必须注意层次性、递进性,方法是可以将它分解和具体化为年级的德育目标。起始年级必须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可使每个年级的德育目标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又可以体现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整体精神。完成三个年级德育任务,也就实现了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二是具体的德育措施实行上要体现系统性。德育组织者要重视德育养成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所有的德育活动的教育目的要鲜明,要保持一贯性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形成一个德育系列。不同的活动,都要有一个“布置——落实——总结——再布置——再落实——再总结”的完整的养成教育过程。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完了,就不再被提起和想起,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活动只成了一时的形式甚而沦为写总结汇报的内容。

如我在七年级新生入学之初,就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全方位的号召:品德上,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灵魂;身体上,让我们美好的灵魂都有一个健康的安居之所;学业上,以曾在母校学习三年是一个沙中人为荣。具体到对七年级学生的目标任务是:在翌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时,每人都摆出一年来自己的各方面长足的进步来自豪地对老师、父母和自己说:我长大了,我无愧了我的童年。然后,作为德育处主任的我就有意识的安排一个个有针对性的又互相联系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感受和接受教育。

那在起始年级怎样具体地进行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呢?

四、流远

为了使起始年级的德育效果更长久,三年获益以致受益终生,在这里,我具体提五点。

(一)开好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这个开头就落在学前教育环节上。我校是当地中学最早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但我校并不是形式上做做就算的,而是非常重视且做得很到位的。首先,我校的学前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它涵括了悠久光辉的校史、辉煌的办学成绩的校情教育,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本校的一周(一日)的生活常规学习,初中的学习方法的优秀毕业生讲座,校园生活的相关安全提醒,还有文明礼仪、坐立起行写字姿势等等。其次,形式多样,有一系列的讲座、演示、实操,队列表演、测试比赛等。短短几天中,囊括了初中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为起始年级的学生一开学就能跟上学校要求,很好地开始初中学习生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良好言行学习习惯的基础。

(二)抓好点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非常有价值的非常好的德育素材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就看我們德育工作者善不善于抓紧和利用。如如约而至的各种节假日,它们可以被利用来作爱国、爱民族的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如不期而来的各种时政事件、社会热点,它们可以被利用来作爱集体、爱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大的如国家大事、小的如身边小事,都可以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或点赞发扬或鞭笞批判,无不显示出“生活即德育”。

(三)说好理

德育是一种说理的教育。板起面孔,一种表情不是德育;声色俱厉,一种声调不是德育;毫无交流,一味要求也不是德育。那只是以管代教。德育是走心德育(李季语),是一种以心交心的教育。这过程里有批评、有倾听;有晓之以理,有动之以情;有恰当浅白的事例,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有就事论事的公正,无居高临下的压服。压服不会长久,压服得来的“良好”纪律秩序状态的“沙堤”,随着起始年级学生对学校、老师的不断熟悉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没有做到心里的没有内化成自我的要求的教育只是一次“无用功”。

(四)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位中国教育家也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任何教育行为,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一次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这时,我们可以身教代替言传,可以宽容代替指责,可以启发代替灌输。我们可以用不露声息的叙事,可以用寓教于乐的歌舞,可以用耳濡目染的墙报。可以教育,却无痕迹,但有着惊人的力量;能够润物,却无声息,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德育的过程,如泰戈尔诗句“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种德育方式不是更能让起始年级的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更深的触动吗?

(五)注意留白

请允许我借用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的手法——“留白”这词。它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给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感。德育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思想素质的内化的工作。

德育的留白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体现了教育者的宽容、信任和智慧。而只有这样,德育的效果才会绵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德育大纲.

[2]李季.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

[3]王银娥.基础教育:德育的最佳时期[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4]王雪洁.德育精细化管理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教育,2013,Z1.

猜你喜欢
探索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