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017-09-06 12:36陶琳琳
魅力中国 2017年2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

陶琳琳

摘要:内部制度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举措,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式

近年来,内部控制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也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受行政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安全、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并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必须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保证资金安全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主要手段,完善的内控体系即可以保证资金安全、程序合理,还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避免资金挪用、贪污及浪费等问题的发生。因此,为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必须利用制度予以约束,保证单位财务工作的稳定开展,规范财务收支及管理。

(二)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从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发展来看,目前出现了较多的财务报表虚假及账簿造假等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会计资料失真等问题。有些单位未建设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会计信息传递中经常出现脱节;即使个别单位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较差,很多规章制度完全是应付检查、形同虚设,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才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较薄弱

经过分析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管理人员及具体工作均不能详细的了解内部控制发展情况。具体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主要由单位领导者负责,与自身无关,而管理者则认为,他们在单位具有较高地位,还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经常将内部控制作为应付检查的工作。如果单位员工执行规章制度操作中侵犯了管理人员切身利益,就会采用打击报复手段维护,所以内部控制意识已经成为影响内部制度执行的核心因素,实践工作开展中内部控制执行人员只能被动妥协。

(二)缺少法律法规支持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法律法规较少,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及导向性,虽然一些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与之配套的细则与规范较少,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基础,内部审计是实现内控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均未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导致内审工作经常受到其他部门的干预,影响了监督职能的发挥,难以实现审计预期目标;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或领导人员不重视,影响了监督作用的发挥。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专业的审计人员,影响了审计权威性。

(四)缺少考核激励机制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思想,未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评分制度、责任追究及奖励激励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但对于财政、发改、国土、城建等具有资金和项目审批职能的部门来说,还是比较容易产生风险,尤其是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依然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也没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导致风险控制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对财务工作负责,保证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求结合单位情况对内部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必须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分批分类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培训,要求相关人员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经过分析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因此,国家财政部门必须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情况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出台与之配套的指导性文件,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开展培训、宣传及指导等工作,提高人员的内部控制制度意识,推动内部控制的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一是设立独立内审机构及人员,满足审计工作独立性要求,提高审计结果质量,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明确自身职责及监督程序,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单位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提出意见,促进整改工作的开展。

二是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岗位责任制度,促进事前、事中及事后工作的全方位监督,提高监督执行力。监督内容主要对财政资金使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加强执行效果监督,给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提供建设性建议。

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审计及财政等外部部门的监督,加强各部门合作,提高内部监督力度。

(四)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要求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同时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发展。考核中将内部考核结果、职工年度考核与职工薪酬及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起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

(五)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人员正确认识风险;其次,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及报告,并帮助单位及时的规避风险;最后,建立风险预警及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安全。

结束语

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不仅可规避经济活动风险,还可以防止腐败,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经界,2014(01).

[2]刘小英.论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5(14).

[3]白德榮.新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5).

[4]安永红.论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山西科技,2014(01).

[5]兰新锐.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07).

[6]杨晓华.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4(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如何有效实施医院内控制度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