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论及其困境

2017-09-06 08:42侯道娟
魅力中国 2017年29期
关键词:性善论苏格拉底恶性

摘要:性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性是善的,其困境是把人看作天生就是善性,没有从应然的角度、人的动物性存在的角度来理解;性恶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性是恶的,其困境就是忽视人天生就赋有利他的向善属性。本质上,它们都是从人之外来找寻人性的来源,而并没有从人本身的角度来思考。

关键词:人性;善;恶

一、性善论及其困境

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哲学家,其思想的影响非常的深远,直至今天我们也仍然在讨论和研究苏格拉底。他的最著名的思想之一就是“善生”,即人性善论,提出自知其无知,认识你自己的著名名言,“没有一个人是故意作恶,人之所以为恶,是由于自己的无知所致”[1]。苏格拉底就把人性看作是善的,人人都应该过德性的生活,没有人会故意犯错,即使犯错也是因为无知,无知是犯错的根源,但人应该认识自己本身,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德性,并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苏格拉底就把人性看作本性的善良性,也就是人本性就应该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德性生活、真知,在无知的情况下才会犯错,在非无知的情况下,人是不会犯错的。同样的情况,在面对苏格拉底面对不正义的事时,如果非要在不正义和正义之间进行一种选择,他宁愿选择不正义而不愿实行不正义。一方面他相信人心是善良的,坚持自己内心的善念,别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相恨,即使相恨也是无知所致。另方面他坚持自己内心的善念,宁可让自己多吃点亏,也不愿意对别人实施非正义,以违背自己内心的善念。因此,苏格拉底的人性善论主要就表现在人本身拥有的善性,不断地追求真知以超越无知的属性。

在苏格拉底之后,影响古希腊文化最深最远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思想里,人性主要持理性的观点,认为人依理念而善,拥有不同的灵魂部分、不同的天质而具有不同的善性。亚里士多德同样也是坚持人性的理性观点,一个人的具体的善恶要依中道的原则,运用经验去把握。随后就是伊壁鸠鲁主义的诞生,他的典型的思想就是快乐主义,在其思想的内涵里,人性善论是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快乐也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得到快乐”[1]。即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追求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是我们最高的善,这是因为人天生就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但伊壁鸠鲁所讲的快乐和幸福并不是身体上本能的奢侈放荡的快乐和幸福,而是一种不动心,即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纷扰。追求的人性的一种合理善。在近代的启蒙思想家里,认为人性善的思想家主要有卢梭,他的整个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向人,并研究人和教导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在一个自然状态下,卢梭认为:“人有两种自然的、本能的秉性,即对自身生存的关切和对他人的怜悯,前者是自爱心,后者是怜悯心”[1]。。这种自爱心和怜悯心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性,这也可以说成是欲念和理性。卢梭虽然也重视理性的作用,把理性看作是克服本能欲念的手段,但他更注重情感的作用,认为“什么是衡量善恶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良心”[1]。这样,人性就依良心而赋有善性,不会具有像霍布斯所讲的人与人的战争恶性。而人是否天生就有恶性或人是否具有恶性,性善论并没有予以回答。实际上,人身上拥有着许多固有的感性偏好或恶习,这导致了坚持性善论的困境的出现。

综合把握以上性善论的基本观点,苏格拉底的性善论是一种自律性的性善论,即人具有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无知的资质,所以人性是善的,没有人会有意犯错,即使犯错也是因为自己一时的无知所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是一种理性的善。伊壁鸠鲁认为人性善是因为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善的属性,即人天生就追求幸福和快乐,快乐和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的善,而此种的幸福和快乐并非本能的满足,而是体现一种内在的善。近代的卢梭认为人性善主要是因为人出于自然的状态下,具有天生的平等性而具有天生的憐悯心。从性善论的总体看来,都体现为人自身就具有善性,天生就具有善的秉性,不会做出一个恶的或者是大恶的事情出来。这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方面,性善论把人看作天生的善性,从一种本然的角度理解,而没有从应然的角度理解。这就把人假设在先天里,没有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考察人性。另一方面,性善论没有从人本身的角度来思考人性,而是简单地依照人的向善的属性,没有看到人也作为动物性而存在,本身就赋有许多的恶习而赋有天生的恶性。

二、性恶论及其困境

在近代早期的启蒙思想中,主张人性恶的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是霍布斯和休谟。在霍布斯看来,人有两种基本的要素,“一是包括一切冲动和情感的基本欲望以及人的本能反应;而是人的自我保护需要的理性”[1]。人的本性就是保全自我,具有自私的偏好性,也就是一种恶,这是人无法克服的属性,而人要克服这已自私的本性时就必须运用理性。在具体论述人性恶时,霍布斯从自然的角度讲述了人天生就赋有一些基本的欲望,像权力欲、知识欲、安全欲和对死亡的恐惧,并且人的欲望本身是无止境的,这就会导致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在休谟看来,人天性就存在者自私性,它不断地驱动人们去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人性也表现为一种天生的恶性,认为只有情感可以帮助人性为善。这就会导致许多现实的困境。

从总体上把握性恶论的观点,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看来,人天生就赋有原罪,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祖先的遗产所致,从人自身的一个假设开始。近代早期的思想家霍布斯和休谟认为人性的恶性,是因为人本身所包含的自然本能,保全自我的自私属性,体现出人天生的自私性和为恶性。这就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方面性恶论从人对于上帝的服从来说,人类由于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天生就赋予恶性,这就会产生人为恶的根据到底在那里的疑问而无法找到现实的根据所在;另一方面性恶论是人由于自然的本能属性而天生地赋有恶性,其困境是人除了自私的本能属性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属性。性恶论无法回答恶的根据问题和人天生就赋有利他的同情的向善属性。

综上所述,性善论把人看作天生的善性,要么是出于本性上的善。它无法回答人依自然的本能而故意为恶的事情,也无法回答人的保全自我的合理属性。性恶论把人看作天生就是恶的,或是出于人类始祖和上帝的假设,认为人天生地犯有原罪,或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利己自私的本能而赋有恶性。它无法回答人拥有的天生的利他性,同情和怜悯的属性,也无法回答人依直觉和理性而为善的事情。它们都是从人之外来找寻人性的来源,而并没有从人本身的角度来思考。真正的人性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87.261.265.131.192.

[2]王海明.人性是什么[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

作者简介:侯道娟(1977—),女,河南信阳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与职业道德教育。(重庆 4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善论苏格拉底恶性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效果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苏格拉底的遗憾
神回复
因为恶性通涨而消失的货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