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2017-09-08 07:10贾铭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民办高校

贾铭

【摘 要】民办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笔者针对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和挑战、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但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不乐观。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总量增幅较小,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所带毕业班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出了以下思考和探究。

一、民辦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和挑战

(一)就业竞争力低

理论水平较低。国家没有向民办高校提供资金,所以目前民办高校的学费较高但生源要求较低(高考分数普遍不高)。主要招生对象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成绩水平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基础较差,容易导致学生在就业时,理论知识不及一本、二本的学生。

缺乏实践条件。民办高校由非公立机构或个人投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与公办院校相比有差距,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缺乏自身能力的锻炼,专业适应性不强。

专业设置没有特色。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上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造成专业重复,毕业生结构相似,在面对其他高校学生的竞争时,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文凭上都不占优势。

(二)就业心理与现实出现偏差

民办高校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家境一般较好。民办高校一般按办学成本收费,因此学费较贵,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父母所处阶层较高的毕业生对自我的定位常常超出现实。二是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民办高校的学生入校分数都不高,整体水平有限。多数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够刻苦,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等,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定位不准,与现实出现偏差。

(三)社会歧视较严重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自身品牌尚未建立,因此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缺乏客观地了解和合理的评价,对民办高校的学生有成见,很多有能力的学生只因为是民办高校或“三本”院校毕业就被拒之门外。

(四)社会供求关系失调

据统计,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2016年达765万人,2017年将达795万人。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而社会需求岗位却有减无增或增加缓慢,并逐步向重点大学、研究生集中,加之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部分大中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等因素,民办高校的学生尤如在 “夹缝里”求生存 。

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德育,提升学生自制能力与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普遍成绩不好或者经历了高考失利,容易缺乏自信或者迷失方向,这种既无学习积极性又无目标的状态导致出现许多问题,而原因在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学校和老师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自制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自觉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在以后的发展中适应社会的需要。

能力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品质却需要较长时问来塑造。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忠诚敬业、勤奋好学、理想信念、自律自强、团队精神等优秀品质。民办高校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优秀人格品质修养。

(二)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民办高校多数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或创业是不自信的。学历层次的现状,面对独自生存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都会导致学生的压力。总的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还是要通过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自我认可度,提升自信,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创业与就业带来的压力。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针对学习就业困难的学生分派导师单独指导;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怀帮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立专门的减压中心,环节学生压力;加强就业的规划与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1.加强宣传,鼓励自主创业

民办高校要加大创业的引导和宣传,强调就业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创业也可完善人生,使大学生树立创业也是就业的理念。创业是一条艰辛之路,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取得成功和效果的。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鼓励从小做起。不要一开始眼高手低,要有创业的决心和毅力,脚踏实地,最终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2.培养创业意识,组建创业团体

鼓励大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指导讲座,以及各种创业竞赛、活动等方式,逐步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以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社团,加强对创业类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的活动和实习,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职业技能、创业技能,为创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力度,培养大学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而且还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拟定可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促使大学生入校后,就有意识地规划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灵活决策就业,接受主动学习、目标学习、技能学习的新学习概念,进行自我觉醒、目标设定、生涯策略、生涯评估,使学习生涯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这个未来他或许就能实现成功的就业,也或许实现成功的创业。

4.加强毕业实习环节建设,创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

民办高校要利用各种资源,主动积极帮助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创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让大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亲自观察真正的企业生产、营销、供应等整个企业运作过程。高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实习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民办高校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