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策略

2017-09-08 07:04彭娟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彭娟华

摘 要:所谓数感,实际上也即是指一个人对数学思维的敏感度,其中包含数学与运算的综合理解能力。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之一,更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这种基本的数学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相联系,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并且逐渐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必要性。实际上,由于每一个人都存在这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数感都不尽相同,部分学生较弱,则部分学生会较强。那么要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感进行有效培养呢?下面将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探讨。[1]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重要意义

所谓“数感”即是对数的感悟,包括对数与数量、数理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运用、驾驭与感悟能力。数感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才能带着兴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将兴趣转换为学习的动力。[2]

当前,针对于“核心素养”这一全新的教育名词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到底“核心素养”值得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是单指某种知识或技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将其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可认为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却又高于数学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综合性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感知数感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则一定需要日常生活的有效积累与观察作为储备,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处处蕴含着数学思维。实际上,学习数学的基础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能够利用数学思维能力去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所以,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不仅要围绕着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对其进行深究与整合,并且还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督促学生去观察并捕捉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现象,通过结合学生的基本认知与思维方式,对多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牢牢掌握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比如,在讲解“毫米、分米的认识”相关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进行教学:我们班教室宽约60分米、长约100分米,同学们觉得教室大不大?把他换算成毫米为宽600毫米,长1000毫米,你们能看出其中分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吗?当学生对毫米与分米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含有毫米与分米的例子,有的学生说自己的身高为140毫米,有的学生会说课桌长100毫米,还有学生会说出家里面床的长度、窗户的高度、电视的宽度等等,在这种生活已知与知识未知之间隔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则可适时地导入新课——“毫米、分米的认识”,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将生活中各种物品的规格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于毫米与分米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牢牢掌握毫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与意义。通过上述的教学方法,逐步让学生感知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养成学生对数字的数感,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交流讨论,养成良好数感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则少不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课堂气氛走向活跃和谐,通过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积极发言与交流讨论的环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究竟要怎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活跃程度呢?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去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良好数感的养成。

比如,在讲解实际测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来到操场的篮球场上,对篮球场的长和宽进行具体测量,可自由讨论,选用不同的测量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也体现在了测量方式的选取上,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则是先量出自己脚的长度,通过步测的方式进行测量;还有的学生先拿出1米长的绳子,进行分段测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也学会了理解他人行为所代表的含义,透过不同的角度去测量同样的长度,既发散了思维,也形成了空间距离感,进而有效增进了学生的数感。通过交流讨论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字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数感也在慢慢的培养形成。

3.加强数学知识应用,强化数感思维

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还要懂得在生活中积累,通过不断的应用与积累去强化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感。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素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点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设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升与强化数感思维的目的。

比如估算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估算,因此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购买六一儿童节演出服装的问题,假设一套衣服的价格是110元,全班有48位同学,学生提出的第一种估算方法是将48估算为50,用50乘以110,则约等于5500元;第二种是将110估算为100,48估算为50,相乘结果是5000;第三种是将110估算为100,48不变,相乘结果为4800。不管采用何种估算方法,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感。久而久之,學生在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逐步强化了自己的数感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小学生数感的过程中,会面临这许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并且让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将两者有效融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感能力得到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自然得到了充分培养,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2]沙海华.课堂内外学数感启蒙开智促发展——浅谈小学数学学生数感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3,(12):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