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09-14 00:16孔德强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国学语文课堂中职

孔德强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多数中职生开始思考如何做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但因种种原因,他们还处于迷惘之中。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草坪上随处丢弃的垃圾,桌椅被刻得伤痕累累,墙壁被划的乱七八糟等;听到的是学生不绝于耳的谩骂声等。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与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是分不开的,因为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的特点就是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素质养成较差,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向我们的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必须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

国学中职语文教育教学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日趋下降的现状,如若因势利导地在语文课堂中穿插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走入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教给学生蕴含在其中的儒家文化和处世哲学,从而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势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在文化熏陶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让国学经典同语文教学相结合呢?

一、利用晨读时间,背诵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励志成长。如《赤壁赋》中苏轼身处逆境仍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劝学》中荀子告诫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行路难》中李白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然充满自信、执著向上的品格。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去涉猎,去搜集,去整理,去积累。背诵一些有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体会圣贤们的智慧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品质。

“学以致用”,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应把外部获得的知识,通过学生主体的消化吸收,成为内部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教师应铺设平台,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20分钟的晨读,它的作用不可忽視。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教会了学生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了学生读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懂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远大理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告诉学生要有责任感,要用坚强的意志来完成自己背负的使命。

有效利用晨读时间,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领略经典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做人的教育也在无形中进行了渗透和熏陶。

二、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渗透经典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的学习巩固、拓展迁移等环节中。当前我们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其中设计了三个板块,即“我预习了、我要学、我学会了”。在“我预习了”这一环节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设计相关的国学经典教育。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们在“我预习了”中设计了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孔子及其《论语》的知识。从同学们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收集到了孔子的基本知识,还对孔子的思想也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这就对课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学习诗词可以与相同题材的诗词进行链接,与相同意境的诗句链接,也可以与相同风格的诗人链接。例如,教学《诗经》二首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诗经》中的诸多诗句,历数了其诗作中千古流传的名句。最后,笔者简单介绍了《诗经》在创作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的光辉。再如,教学《报任安书》时,笔者告诉学生这篇文章出自于《史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借阅。让学生交流自己佩服的古代官吏,学生不仅说出了包公、海瑞、于谦、文天祥等,甚至还有人说出了诸葛亮的名字,并且讲了他的相关故事。总之,国学教育不是孤立的、生硬的让学生背诵、学习,而是以这种不着痕迹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

三、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

在教育方面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孟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环境,尤为重要。例如,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诗文的朗诵比赛,在语文自习课上播放学生熟悉的国学经典片段,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学习国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选择适合中职生学习的国学经典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道德经》等,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古代优秀文化的语文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诗文的诵读指导,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诵读环境。古代的诗歌和文章都具有很强的韵味性,读起来平平仄仄,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诵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抑扬顿挫的诵读节奏。例如,在教《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时,可以先播放这首诗的朗诵背景音乐,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学习中来,然后教师可以示范朗诵一遍,接着在领读一遍。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集体朗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方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国学中的经典文章,可以了解古人立志奋进的决心,明白古人积极进取的斗志,吸取体会古人思想的精髓。于是就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就有了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士君子的高风亮节;就有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主义精神;于是艰难困苦中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古人语言来激励自己的斗志;失败沮丧时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则表现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则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学生学会了做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段,对他们而言正是树德立人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成熟的他们,凭着有限的认知,难以接受传统的德育教育,而语文课堂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通过耳濡目染,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语文课堂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