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7-09-14 18:15王萃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改革

王萃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成效。基于此,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地增加开放性综合大实验占比,灵活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主要就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进行剖析,寻求合理对策予以完善。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课程改革分子生物学主要是从分子水平角度对生命现象物质基础学科进行分析,强调细胞成分的性质变化情况,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复制和结构,探究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信号传输等。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和记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灵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就需要迎合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切实提升实验教学成效。由此看来,加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有助于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帮助学生更为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为后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现状

(一)教学内容系统性不足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前,更多的是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包括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PCR扩增和重组子的转化等实验活动,此类实验活动均是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开展,连贯性较为突出,但是每次实验均是采用单独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即可。此种教学方式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有效整合在一起,缺乏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在解决问题中无法借助合理有效技术有效解决,创新型思维未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后续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无法灵活整合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影响到学习成效。

(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十分单一,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并无明显的差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教师在明确实验目的后,事先准备好实验中所需要的试剂和仪器,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最终上交实验报告。也正是这种程序化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有效提升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有序开展。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开设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课堂上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精密度较高,價格较高,所以在实验中加入的剂量更多的是微量级别,这样在满足实验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较之以往的实验活动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别。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多次强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无法有效掌握,在实验中容易对试剂种类发生混淆,试剂使用量不合理,甚至优于仪器设备操作不当出现错误问题。与此同时,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一般是一周一次,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较少,无法有效巩固学生的实验技术和操作能力,甚至在课上刚刚学会,到了下周实验课时又忘记了,出现学习混淆的问题,学习成效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考核方式陈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陈旧,难以更加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核心内容,实验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20%,考勤为10%,实验报告则占总成绩的70%。但是,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中,需要明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在本专业的重要性,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更多的是根据实验报告结果质量进行衡量,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只要实验报告写的页数越多,内容越丰富,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成绩,即便在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对于最终的成绩仍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流于表面,难以全身心投入其中,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也正是此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成效,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需要加强对实验课程改革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方式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明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学习目的,持续深化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升教学成效。

(一)增加经费投入,提升师资力量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首先应该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提升师资力量,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意识,丰富教学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任职教师需要具备博士以上的学位,并在学校的组织下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切实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此外,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研究生助教配置,在课上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作用,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二)拍摄实验视频,便于学生反复观看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的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流程,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将仪器设备按照模块化拍摄视频,凭借自身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着重分析其中易错之处,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有意识的加强学习,提升实验成功几率。

(三)建立虚拟实验室,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应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控股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虚拟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课堂上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建立课程网站,为其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图片等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可以在平台上提出,寻求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成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性,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为了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应该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谢苗,沙莉,甘纯玑.基于云课程平台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6,(01):22-25.

[2]李嘉欣,姜树源,苏燕.《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体会[J].当代医学,2014,(15):162-163.

[3]郭淑贞,李丽娜,张前,华茜.基于问卷调查的中医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4,(35):138-139.

[4]刘建利,李靖宇,刘雅琴.民族高校实验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北方民族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例[J].科教文汇,2016,(11):44-46.

[5]朱俊华,尹芳.“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考核方法的改革[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02):37-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实验改革
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未知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浅谈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教学实践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