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和谐的天空
——谈寄宿制学校宿舍安全管理

2017-09-15 06:00廉凤红
辽宁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寄宿制住宿寝室

◎廉凤红

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和谐的天空
——谈寄宿制学校宿舍安全管理

◎廉凤红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宿舍管理是学生管理中问题频发的高危地带。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任何一所寄宿制学校而言,宿舍管理都是直接影响学校稳定与发展的大事。

一、建章立制,科学管理

(一)成立学生住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各校校长是学生住宿安全第一责任人,后勤主任和宿舍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生活教师和管护教师为直接责任人。各学校建立住宿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分解工作,落实责任。

(二)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为了把寄宿制学校住宿安全工作做好,各学校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学生住宿安全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细化职责;制定了住宿安全、住宿消防、住宿疫病防治等15项应急预案和疏散演练预案;建立了宿舍周边治安巡查、应急疏散、保安巡逻、学生就寝、寝室评比、防踩踏、安全用电、卫生、查房等22项制度。各项预案、制度的建设,为学生住宿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加强宿舍安全管理是寄宿制学校寄宿管理的核心。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交通警察各管一段,森林警察各管一片”的管理方式,形成了“片片有人管,处处有人查,时时有人看”的管理格局。

(一)设施设备的完善是住宿安全的前提条件

学校重点部位安放监控器,有的学校在男女宿舍中间设有玻璃隔离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用钢锤打碎钢化玻璃,这样既能打开生命通道,圆形碎片又不会伤到师生。在学生进入寝室后,两道楼门有专职保安看护,严防外来人员进入寝室,同时还能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通道畅通无阻。

(二)住宿的习惯养成、教师的周到服务是住宿安全的必备条件

“宾馆式”宿舍是宿舍管理的理想追求。宿舍“三字歌”——“铺床单,要平整;叠行李,要成行;放用品,有规律;好习惯,自养成”是学生起居习惯养成的重要方法。要求生活教师做到“一学六具备”:“一学”是指学习青少年心理学;“六具备”是指具备慈母心——能承受,具备慈母怀——能容忍,具备慈母背——能背上背下,具备慈母手——能帮扶学生,具备慈母腿——能跑前跑后,具备慈母线——能缝缝补补。要求生活教师做到全程看护:看医送药、巡视查房、盖被防凉、室温调节、通风换气。

(三)严密的管理程序是住宿安全的重要条件

住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严格把关,保障规范,管理人性,服务学生。”“严格把关”:一把出入关,出宿舍由后勤把关,回宿舍由前勤把关,实行交接手续。二把学生路段关,晚自习、就寝、就餐、活动时的路段由前勤教师把关(送到后勤);早操、早自习时的路段由后勤教师把关(送到前勤)。三把隐患关,床板、护栏、用电、火种、管制刀具等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四把应急、疏散演练关,宿舍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各学校通过严防、严管不断提高师生的自护、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学生夜间就寝管理是住宿安全的关键环节

学生住宿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夜间,特别是深夜,人员困乏、管理松懈、防范意识减弱,防范能力下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分年段(低、中、高)管理,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小学1~3年级为低年段,孩子自理和处理问题能力差,胆量小、易躁动、尿床、容易掉到床下、不敢上厕所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安排10个学生一个寝室,采用“通铺”的就寝方式(把10张床连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不易掉到床下。两个寝室安排一名生活教师陪宿,学校把相邻两个寝室的墙壁打开一个门洞,在门洞中间安排一张床,陪护教师就睡在这张床上。这样,两个寝室的20名低年级学生的夜间就寝安全就得到保障了。

小学3~6年级为中年段,孩子夜间极度兴奋、躁动、好搞恶作剧、打架等,根据这些特点,在中年段楼层安排1~2名生活教师进行夜间巡视、查房,重点是小男孩的管理工作。

初中生为高年段,青春期的孩子脾气暴躁、性格激化、打架、串寝室、有处对象的冲动,针对这些特点,在每一个楼层男女生宿舍一侧各安排一名能进行心理疏导、性格和蔼而且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男、女教师看护各自的男、女学生。同时,为了防止校外人员对初中女学生的侵害,各中学还在女生宿舍楼门加派保安人员,确保夜间就寝安全。

三、群责群防,合作互动

“住宿安全管理”是农村寄宿安全的重中之重,不能靠一己之力,需要各部领导、班主任、全体教职员工、生活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

(一)实施家校互动,共铸住宿平安

搭建与家长合作平台,学生住宿安全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全县各学校始终坚持“123”家校共建制度。

“1”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实施家长委员会日常调研反馈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搜集全体家长意见,改进宿舍安全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再把学校的宿舍安全管理方式反馈给家长。通过这种模式,便于家校共同做好学生的住宿安全教育、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

“2”是每学期召开二次家长培训会,邀请公安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为家长和师生做住宿安全专题讲座。通过对家长、师生进行法制宣传、学生的自护自救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是制定三个制度:一是“学期初家校联席会议制度”,邀请住宿生家长研究学生住宿安全管理办法,制定安全计划;二是“学期中家校通告会议制度”,进行操作情况阶段总结,协调计划落实情况;三是“学期末家校总结会议制度”,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激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管理。

(二)搭建住宿管理平台,确保住宿平安

做好“民警驻校”工作,保障学生住宿平安。各学校始终坚持建立“民警驻校”制度,实行“一驻二查一化”防护措施。“一驻”是实施民警驻校制度,借助警察的职能作用震慑邪气,弘扬正气,保证和气。“二查”是一查宿舍周边安全隐患;一查宿舍门卫、保安工作及安全保障设备使用情况:保安24小时值班值宿情况、定时巡逻情况、外来人员进入宿舍登记情况、学生履行请假条制度执行情况。“一化”是及时化解学生住宿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住宿安全,预防为主”。

(作者单位:桓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寄宿制住宿寝室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P大的住宿学院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