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科技文化融合景观特质设计研究——以芜湖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为例

2017-09-18 00:19杨小庆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方特芜湖主题公园

杨小庆



主题公园科技文化融合景观特质设计研究——以芜湖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为例

杨小庆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系,安徽 芜湖 241000)

主题公园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打造了一系列主题园区。主题公园依托科技手段融入文化特质,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人们前来体验。本研究通过针对主题公园景观特质设计进行分析,得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在于科技项目物质要素的组织,更在于文化特质的注入,通过文化特质与科技特质相互融合,实现景观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加强人们的体验感知。

主题公园;科技文化;景观特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业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它以特定的主题文化把娱乐内容、休闲要素、科学技术与服务接待设施融为一体,给予人们最直接的体验和快乐。[1]随着主题公园的大规模建设,大量主题公园陷入了模仿抄袭的怪圈,克隆现象尤其严重,千篇一律的主题公园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许多主题公园纷纷倒闭,特质缺乏成为主题公园难以生存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第四代城市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新时期的主题公园通过科技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观特质设计创造出极具竞争力的城市主题公园,通过特质设计实现了商业与品牌的双腾飞。

一 主题公园景观特质概念

特质是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和品质,一般不能模仿与替代,是事物的核心品质,强调事物的独一无二性,景观是人类环境特质的一部分,用景观“特质”取代“特色”更为贴切,即景观“特质”包括景观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建筑外观的特征,以及人们从这些形态、特征中体验到的环境氛围、地域文脉,即独特的场所精神,以引起感受者心灵的震撼和对地域环境的归属与依恋的情感。[2]

主题公园景观特质是一个主题公园区别于其他景观类型或其它公园标志性的东西,是主题公园景观所特有的本质特征,一般不能移动和相互代替的,它是每个主题公园资源特质的突出反映,也是其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本文将研究视角限定在主题公园的景观特质这个范围内,试图创造一个个性突出,独特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与体验,以达到增进旅游者的差异化精神享受,强化主题公园的体验感,创造出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挑战性的主题公园设计。

二 主题公园科技特质

主题公园通过营造特定的场所氛围,以让游人产生多维综合特质体检为目标。主题公园创造出巨大成功的背后尤显突出的即其科技特质的广泛应用,运用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通过深度创意,诠释新型城市主题公园。高科技的运用贯穿于主题公园,使之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主题公园标志性的特征。

高科技最集中体现在项目设置中,运用科技元素进行场景构建,运用声光电给游人不仅仅是传统主题公园中刺激的心理感受,运用高科技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如方特欢乐世界海螺湾项目,通过海螺湾里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的故事,通过4d影院项目设计,通过刺激游人的各种感官,以达到一种欢乐海洋的亲子氛围,不光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不同年龄层的游人喜爱。

通过项目多维设定,运用科技元素塑造虚拟场景,通过科学计算进行项目设定,打造刺激与逼真的主题场景,通过游乐项目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通过主题公园这个载体,将多个不同世界结合在一起,传达给游人逼真奇幻的感官体验。通过刺激新颖的科技元素增大游人猎奇与惊险的陌生化感知,正是通过科技这一特质强化了其自主品牌的多维体验,现代主题公园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众多立体特效、真人秀高科技等项目内容充实了其品牌独创性,使得项目不易模仿替代。

三 主题公园文化特质

主题公园文化特质作为其内在的灵魂,作为高科技手段的基础,作为主题公园的核心特质,运用文化为主线,进行文化特质的铺展,通过各个场景与景观体验让游客体验主题公园的品牌文化。这种景观文化是经久不衰,让游人产生特定的场所精神,只有在特定的场所这种精神被符号化为一种象征与体验,如迪斯尼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代表美国文化的一种缩影符号。文化特质是城市主题公园长盛不衰的主旋律,只有优质文化才能构建出优质的城市主题公园,游客们选择主题公园即是认可相应的品牌文化,品牌忠实度形成,良性体验使得城市主题公园长盛不衰,永葆活力。[3]如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现已建成四期,作为安徽区域旅游发展的拳头产业,通过与周边九华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共同打造出区域第三产业,现已建成的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以欢乐文化为主题,二期方特梦幻王国以为主题,三期以欢乐水世界为主题,四期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以东方文化为主题,欢乐文化贯穿始终,正在建设的五期复兴之路主题公园作为国内第一个爱国主题的红色主题公园,六期明日世界主题也在积极筹备中,通过各个主题文化设置满足各个年龄层与不同文化场景的需求。芜湖方特主题公园通过这种多位文化的体验拉动芜湖城市经济增长,扩大了方特品牌文化的推广,达到了商业价值与文化价格的双提升。

(一)主题氛围营造

主题公园文化特质构建的关键核心点在于主题景观氛围的营造,主题公园的主题氛围的营造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又统一于总体主题文化这个大特质之下,给予游人欢乐的体验。各个主题公园内部又通过不同区域的划分与场景设计搭建出不同的场所氛围,如一期的过山车与四期的过山车虽然都是刺激项目但是在场景主题搭设方面又不相同,四期是国内第一个木质过山车,木质过山车贴近东方神画主题公园的大主题背景。欢乐水世界的各项文化氛围都贴近欢乐水文化,园区各个区域都在实现这一大的主题氛围与场所精神。

(二)空间协调主题

通过不同空间协调不同的主题区域,将不同空间进行划分,使之合理,空间协调主题,呼应不同的世界,又统一于大的主题之下。主题公园运用空间的划分实现各个主题,每个主题各显特色,同时统一于大的主题,主题公园通过这种设计手法使得游人在每个主题公园中通过不同主题区域实现多维的体验。

(三)植物烘托特色

不同植物丰富不同场景,植物作为场景中的一大重要元素,通过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品种与形态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空间。植物作为景观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实现各个场景的重要元素,利用不同地域性的植物实现各种场景使得地域文化凸显,突出各主题区域的不同特色。

四 主题公园科技文化融合景观特质设计

主题公园运用多种科技技术,以科技作为依托进行项目设计,运用软性文化创造出主题,同时运用硬性的技术来支持主题,以文化为源,运用各种景观元素烘托文化特质氛围,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科技项目自身就是一种鲜明景观,作为游人游览的主线进行体验,同时加入带来欢乐的花车游行表演,烘托主题与坏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场所氛围。造就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建造多少房子或者增加多少游乐设施,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主题公园的战略定位与方向的问题,挖掘出城市主题公园的灵魂与其内在核心价值,找到与之匹配的软件,从而使主题公园具备长盛不衰永的发展力,如果挖掘城市主题公园的魂,创造核心文化价值是城市主题公园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打造主题的唯一性

主题公园利用所具备的核心特质,创造出其他主题公园难以模仿的主题,产生特质唯一性,如东方神画主题公园全国首个木质过山车,真人立体特效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4D影像技术,未来芜湖方特建造全国第一个爱国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主题公园,通过强调唯一性的项目与技术,达到特质的唯一性,创造出独特的体验产品。主题公园利用其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特质区别于其他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特征是创造出主题公园品牌价值的核心环节。

(二)创造符合市场的主题文化

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是否能引导市场,创造出游人喜爱且突出市场价值导向,是城市主题公园文化特质重要的组成部分。[3]如芜湖方特主题公园利用欢乐文化打造不同风格的四期主题公园,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出憨厚可爱的熊大、熊二与光头强之间逗趣横生的故事,向人们传达出“销售快乐”的经营理念。

(三)不断深化与更新各种特质,形成传统的延续创新

现代主题公园与传统单一的主题公园相比,在内容、主题、科技、商业等各方面已经做到了更加全面综合,为了达到满足人们多维的全方位体验,综合序列的主题公园应运而生,集购物、度假、游玩等多重体验的主题公园在主题中也在不断综合,如芜湖方特主题公园通过综合序列的主题构架,已建成四期主题公园,统一于科技文化特质的大背景下,同时注重新的园区建设,将各个主题公园特质进行强化,四期综合匹配,时常更新景观特质吸引人们重游率,增加创新性与新颖性。[4]

表1.芜湖方特主题公园四期特质区别

芜湖方特主题公园文化特质科技特质 (1期)方特欢乐世界欢乐文化娱乐游玩科技 (2期)方特梦幻王国梦幻文化虚拟影像科技 (3期)方特水上乐园水文化水上活动科技 (4期)方特东方神画东方文化综合科技

总而言之,运用“先卖思想,后卖产品”的方式,运用主题公园各要素环节的设计语言进行文化特质强化,以文化为主线进行特质设计,以文化为魂拉动主题公园鲜明品牌的影响力,同时科技特质作为文化特质强化的手段,两者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将游人的品牌忠实度进行强化。[5]最后,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进行特色化包装,产生文化的联动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五 芜湖方特东方神画主题公园科技文化融合景观特质设计实证分析

(一)项目概况

芜湖方特东方神画是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第四座主题公园,坐落在安徽省鸠江区方特水上乐园以东,是一座综合激光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通过深度创意,崭新诠释民间传统文化升华为民族文化伟大成果和精髓,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产业完美集合的全新概念主题公园。

(二)芜湖方特东方神画景观特质

芜湖方特东方神画将华夏灿烂的五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文化的主题公园,区别于方特欢乐世界与方特梦幻王国。以科技手段为依托,利用真人秀结合3D影像、立体特效、声光电、激光媒体、立体特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贯穿整个主题公园,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全新概念主题公园。

芜湖方特东方神画八大分区:综合项目区、民间传说区、经典爱情传奇区、神秘文化区、杂技与竞技区、民间节庆区。由女娲补天、大闹水晶宫、牛郎织女、烈焰风云、雷峰塔、千古蝶恋、九州神韵、缤纷华夏、仙岛探秘、熊出没剧场、灵魂之旅等二十多了主题项目区组成,包含多种主题与娱乐项目,集高雅文化、现代科技、艺术创新为一体,用全新独特的表现形式,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副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史诗画卷。

(三)典型区域特质

1.发展目标。营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小镇景观空间,通过小镇再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情体验。

2.项目定位。非遗小镇,长街长,尽显国粹精粹,烟花繁华,领略非遗风采。这里不仅有各类传统的民间工艺,剪纸、泥人、沙画,更能让你体验到手工编织的乐趣。

3.主题背景。繁华的小镇里,各式各样的民间手艺人们开始吆喝生意,向人们展示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民间街道场景,手工艺人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手工技法。

4.景观特质设计分析。(1)塑造国粹文化小镇,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工艺风情体验。非遗小镇作为东方神画主题公园中的风情商业体验区,包含御食园、非遗展演馆、名韵茶坊、非遗纸作茶坊等各种商业配套。(2)景观空间与主题空间协调。中式风格建筑,亭台楼阁与水界面相辅相成,水系贯穿在街道空间中,形成中国传统的街道景观空间。(3)中式建筑街道群落烘托传统东方街道氛围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中式建筑、景墙、小桥、门楼等元素在景观空间无处不在,烘托出东方中国特质。(4)中式植物烘托地域特色运用多种中式植物展示传统东方景观风格,如:茶梅、狼尾草、南天竹、结香、毛杜鹃、香樟、火棘、构骨冬青、杨柳、山茶花、鹅掌楸等。

5.设计手法.(1)运用场景式的故事手法进行空间场景的铺设。运用东方小镇街道铺展场景,带状的街道,各式传统的酒馆茶铺展示东方日常市镜街道景观。(2)空间与主题相协调设计手法。带状空间结合水景观,空间中设置中式的景墙、廊架、亭、草坪灯具,运用街道空间,展示小镇中式建筑,营造出中式主题的景观空间。(3)运用植物调动情绪的手法。运用多种中式元素植物,塑造传统东方造园景观,运用茶梅、狼尾草、南天竹、结香、毛杜鹃、香樟、火棘、构骨冬青、杨柳、山茶花、鹅掌楸、金边大叶黄杨、毛竹等中式植物,配合岸边杨柳,水面上的水汽,水生植物睡莲营造出东方元素浓厚的小镇场景。(4)考虑“人的体验”的人本主义设计手法。利用周边的建筑结合商业配套,供游人进行品酒、品茗,在小镇中参观各个街道场景的同时可以欣赏街边水景。

(四)魅力戏曲区

1.发展目标。营造中国独特的南腔北调戏曲平台项目,重视戏曲名段的实景戏台的风情体验。

2.项目定位。项目展示中华各地戏曲文化,运用仿古建筑进行主题铺展,舞台与真人介绍相互配合,游人乘坐无轨车欣赏实体景观,运用科技手段虚拟戏曲环境,展示南腔北调、才子佳人的戏曲魅力。

3.主题背景。中国独特的戏曲文化,京剧、越剧、昆曲各家场景展示的舞台,通过一个个实景景观展示中国博大的戏曲文化魅力。

4.景观特质设计分析。(1)塑造戏曲建筑外立面,运用脸谱图案与戏曲色彩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运用高科技模拟戏曲景观环境,展示浓厚的中国梨园戏曲文化。(2)景观空间与主题空间协调。运用不同的戏台,通过无轨车通过绕行方式看各个空间,观赏不同的戏曲舞台。(3)科技戏台模拟戏曲环境。乘坐自动寻迹无轨车、置身360°环形巨幕剧场,欣赏传统经典剧目,戏曲场景运用惟妙惟肖,运用无轨电车绕行展现各家唱法与名角展示。该项目使游人近距离体验梨园精英文化,体会中华戏曲博大精深的舞台魅力。

5.设计手法。(1)运用场景式的故事手法进行空间场景的铺设。将中国南北各区域名族的著名唱法运用无轨车逐步转换到各个场景中,看到戏曲发展的历史与风格角色的不同。展示民族文化戏曲的历史与多元魅力。(2)空间与主题相协调设计手法。建筑外立面利用色彩、戏曲图案、夸张变异的建筑形式,室内空间利用科技戏曲舞台,空间转换衔接都紧密主题。(3)运用植物调动情绪的手法。建筑外运用黄杨、小腊树、紫叶小檗、香樟等植物点缀主题建筑。

芜湖东方神画主题公园运用浓郁的东方文化作为根基,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城市主题公园,运用科技项目与景观场景空间的协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场所精神。

城市主题公园运用多重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差异性、趣味性、参与性、真实性的体验产品绝非易事,通过针对科技特质与文化特质的精准定位,才能真正创造出引领消费者需求,永不淘汰的主题公园。

[1]冯维波.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 (2):86-89.

[2]王紫雯,潘翠霞.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特质保护——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中国园林,2007,(7):74-78.

[3]何治国.基于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的创新分析与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4):53-54.

[4]乔戈.主题公园中植物配置模式特点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

[5]曾菁,郭积杰.主题公园的建筑载体及规划设计方法初探——哈尔滨微缩景观公园规划实践[J].门窗,2016,(5):157- 157.

(责任编校:张京华)

J59

A

1673-2219(2017)07-0080-03

2017-03-28

芜湖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科技文化融合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015rkx08)。

杨小庆(1987-),女,安徽芜湖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方特芜湖主题公园
怎样用英语介绍主题公园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芜湖方特网络关注度分布特征及与客流量关系研究
——以PC端和移动端百度指数为例
方特梦幻王国
方特梦幻王国
方特东方神画
主题公园欢乐多
全球最大室内主题公园造价10亿美元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