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以《双城记》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2017-09-18 00:19梁心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双城记客观性视域

梁心爱



“视域”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以《双城记》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梁心爱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译者的地位近些年来显著提升,译者主体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论文以“视域”及其理论为基础,从文本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为视角,分析《双城记》两个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和客观性因素对译本产生的影响,旨在探讨“视域”理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启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视域”理论下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呈现互动关系,对文本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视域”理论;译者主体性;客观性;《双城记》

引 言

翻译活动中,其主体——译者在沟通过程中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翻译学者围绕着译者主体性展开了讨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阐释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接受理论、多元视角理论、操纵学派、文化社会学、评价理论、顺应论、翻译生态学等多种翻译理论开展了译者主体性研究,并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给译者主体性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建构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1][2]“视域”理论从哲学上揭示了译者这一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感知、理解和判断具有不断的延伸性,同时,这种认知的延伸又是基于一定的客观性因素产生的,这是主观性所不能覆盖的限制因素。本文以“视域”理论为切入点,尝试探讨《双城记》原文和两个译本中,译者主观性和客观性呈现怎样的关系?译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与不同译本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视域”理论的发展对翻译实践活动过程有着怎样的启示作用?

一 “视域”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

“视域”这一概念,最早由尼采和胡塞尔(Edmund Husserl)作为哲学术语提出来的。哲学意义上,感知、想象、感受、直观、本质直观、判断等意识行为都具有自己的“视域”。胡塞尔认为,每一个对空间事物的感知体验都具有“内视域”和“外视域”。[3]视域随着主体的运动,可以随意的延伸。《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一书中,胡塞尔认为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生成,必定是一个由视域导向的多维度的心智活动,即“多度视域”,该研究对翻译研究具有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3]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解释学所要求的那样,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进入别人的视域。[4]真实的理解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即理解者的现在的视域与文本所包含的过去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视域”理论下,曾利沙提出,翻译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伴随着这一系列意识行为,也具有自己的“视域”延伸范围。[5]23-26曾利沙认为,翻译操作过程中,除了词典中给定的固化义,还存在着文本特定语境中处于意义期待中的文字符号,即“弹性意义载体”(flexible meaning vessels)——暂构意义,对弹性意义载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因子为“参数因子”(parameters)。[5]28而文本的特定语境为“力场”(field of force),对弹性意义载体的暂构意义生成产生张力的“力点”(spots of force)。弹性意义在不同的参数因子或力点的张力下形成“意义映射”(meaning projection),并经过主体阐释产生再创的暂构意义,有时可能受到力场中多重力点的复式映射(multiplied projections),因此导致不同主体翻译过程中所表现的暂构意义的差异性。

关于“译者主体性”一词,《译者词典》解释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征”[6]82-83。许均认为译者主体性是“翻译的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7]。“视域”理论中,译者主体性是指主体对客体潜在参数的不同直觉、洞察、感知与把握,以及主体对各参数因子之间内在义——意联系的把握、断定与意义映射的语符化。[5]87以上定义都强调了翻译主体,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中使用的“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并通过其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实现语符的转换、生成暂构意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的“客观性”是客体所具有的的客观自身规定性、外在实在性、对象性、能被主体本质力量所及、但不能被主体本质力量所完全覆盖的“活动域”。[5]金胜昔曾指出,概念整合理论下,翻译的客观性包含源语作者、源语文本、译语读者、两种社会语言文化等因素。[8]本文“视域”理论下,翻译的客观性主要体现为文本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以及“整体视域”等参数因子。

二 从“视域”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看《双城记》的两个中译本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双城记》英汉双语平行语料。英语语料来源于英语小说[9],罗稷南(V1)[10]和宋兆霖(V2)[11]的汉译本是对应的汉语语料。狄更斯作为一个世界级小说大师,《双城记》中融合了其小说常见的艺术元素,并将爱情、复仇和革命等诸多元素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双城记》成就源于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要想实现这样一部经典作品的再创造,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目前该小说有多达24个中译本,其中包括译者宋兆霖,张玲、张扬一度进行的重译。本文拟从“视域”理论,探讨译者主体性和相关的客观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是怎样实现主客体之间的制约和互动。

(一)译者主体性与文本“言内视域”

曾利沙提出,“言内视域”是语篇翻译中,语篇或文本显性发展中可直观的语词或语句,直接呈现于译者的视域之中而被经验到或感知到,也就是胡塞尔所论的“内视域”。[5]24-25言内视域是可以直观地呈现在文章中的。例①:

表1   

在上表中,The sea//still//rises、Fire//rises、Calm//in storm等在文本中可以作为译者直观到的语符,译者根据其固化义进行选择或意义生成直接产生潜在的“力点”。如语符The sea可能的固化义为“大海”,“海”;still为“仍”,“还”;rises为“上升”,“升起”,“上涨”。而其具体义项的选择应由文本相应的参数因子所决定。作为该小说每一章节的主题,V1和V2两个译本体现了译者言内视域的区别。在同一力点上不同译者主体在参数因子的解读上的不同。V1采用的源语句法结构和语言表达,体现了译者对于源文本字符在源语言中的直接转换;V2体现了译者解读了源文本字符在译入语语言中考虑的相关参数因子:(1)语气参数因子:V2中的“大海仍在汹涌”,“在暴风雨中镇定自若”不仅仅是对固定义的解读,更表现出了译者主体的语气参数因子的理解,强调了气势的磅礴和内心的活动的平稳;(2)句法参数因子:V2中“起火了”没有使用原文本的句法结构,而是进行句型转化,采用了译入语的句法结构——无主句。

(二)译者主体性与文本“言外视域”

“言外视域”是文本语符空白或缺省的一种典型形式[5]50,包括关联性情景语境和历史文化语境等,对不同的译者来说它所能呈现或被感知的程度是不一样。由于译者的言外视域是具有不断地延伸可能性,因此所谓的客观性言外参数因子也表现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语际转换过程中文本意义生成的复杂性。但是,译者视域内是否具有相应的综合知识并能准确的感知、判断和转换也就成了译者主体性的一部分。例②:

ST: In London, he had expected neither to walk on pavements of gold, nor to lie on beds of roses: if he had had any such exalted expectation, he would not have prospered.[9]152

V1:在伦敦,他并不期望走上黄金布道,也不想躺在玫瑰花坛上;倘若他有这样的想望,他是不会发展的。[10]137

V2:在伦敦,他既不指望履金蹈玉,也不期待养尊处优。如果他曾有过这种非分之想,他就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了。[11]104

上例中walk on pavements of gold和lie on beds of roses属于意义空白或缺省的语符,这种意义空白或缺省是由其社会文化决定的。原作者考虑到空缺的意义通过源语读者的文化可以进行补缺,但是不熟悉该文化背景的读者和译者理解就会形成信息阻断。其中V1直接转换成其固定义“走上黄金布道”和“躺在玫瑰花坛上”,这在译入语中表达了一种非典型性的特征参数因子,反映出的“译者”的“零度视域”(没有考虑到任何参数因子的情况下)的思维特征。“走上黄金布道”和“躺在玫瑰花坛上”是什么样的情况?源语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就成了译者言外视域下的参数因子。V2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中,考虑译入语读者的视域和理解,通过考虑对言外参数因子进行补缺,译为“履金蹈玉”和“养尊处优”,更为直观地表现该语符在源语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富足尊贵的生活特征。由此可见,文本言外视域对语篇意义的语境化生成有一定的帮助,译者能够更好地帮助译入语读者更为透彻理解原文本。

(三)译者主体性与文本“多度视域”的复式映射

在翻译实际操作过程中,译者不会限于文本语符基于特定概念的固化义,而是不断地延伸文本视域,将其扩大到一个更大范围去寻求语境参数,即力点,从而建立多种参数关系,那么这种译者主体在各种参数因子作用下的多向度思维运动形式为“多度视域”。[5]29例③:

ST: He had a healthy colour in his cheeks, and his face, though lined, bore few traces of anxiety. But, perhaps the confidential bachelor clerks in Tellson's Bank were principally occupied with the cares of other people; and perhaps second-hand cares, like second-hand clothes, come easily off and on.[9]23-24

V1:他的双颊上有着健康的颜色,脸皮虽然打皱,很少焦虑的痕迹。但是,或许这位台尔生银行的忠实的独身行员所关心的大半是别人的心事吧;或许是中间人的责任,正如旧衣服一样,穿上脱下都比较随便吧。[10]18

V2:他脸上气色很好,虽然有了皱纹,却并没有焦虑忧患的痕迹。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这些台尔森银行信得过的单身职员,主要操持的是别人的事;而别人的事,也许和买来的旧衣服一样,穿脱都很随便,用不着多动心思。[11]13

上例中,second-hand//cares的固化义为“二手的”、“旧的”和“关怀”、“照料”、“谨慎”、“忧虑”等。该语符进入ST后被语境化了,在语境张力下,该词成为一个弹性意义载体,其文本意义生成经历了一个“多度视域”的复式映射作用:(1)语符second-hand cares在句法中以名词词组充当句子主语,与其谓语come easily off and on形成直接的主谓关系:S+VI。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考虑这种句法参数因子引导下主谓间的搭配关系。(2)同时,例子中“like”一词引出了下义词second-hand clothes,进行举例说明,构成一种上下义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考虑这种上下义关系参数因子的制约。(3)而且,and一词表明该分句与前面的分句属并列关系,语符second-hand cares受前一分句中词组the cares of other people的制约。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参数因子,译者进行判断和意义转换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言内视域”或“言外视域”。不同译者基于上述不同参数因子,会生成不同的译本。罗稷南在V1中转换成暂构意义“中间人的责任”,宋兆霖在V2中转换成“别人的事”。例④:

ST: The village had its one poor street, with its poor brewery,poor tannery, poor tavern, poor stable-yard for relay of post-horses, poor fountain, all usual poor appointments. It had its poor people too.[9]133

V1:小村有它的穷街,它的穷酒铺,穷硝皮所,穷客店,作为驿马替换所的穷马厩,穷泉水,一切照例贫穷的设备。它也有它的贫穷居民。[10]119-120

V2:小村子里有一条破败的街道,一间破败的酒坊,一个破败的硝皮作坊,一家破败的酒店,一处破败的驿站,一眼破败的水泉。一切的一切,全都那么破烂寒酸,这儿的人也一样,一个个都寒酸潦倒。[11]91

同样地,例④中,简单的一个词poor,其固定义为“贫穷的”、“可怜的”、“贫乏的”、“卑鄙的”等,但是在语境力场(小说文本)和参数因子:即(1)句法参数因子ADJ+N结构中,受到其名词中心词street、brewery、tannery、tavern、stable-yard等词的限制,和(2)修辞参数因子——排比修辞的作用下,译者会重构语符意义,赋予其新的弹性意义。罗稷南在V1中基于原文句法参数因子(ADJ+N)和排比的修辞参数因子将8个poor全部译为“穷(+名词)”,保留其结构和排比;而宋兆霖将前6个poor译为“破败的(+名词)”,保留其结构和排比,后2个poor基于汉语思维的考虑,整个语篇语段先分后总,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出全部的事物“破烂寒酸”和这儿的人“穷酸潦倒”。V2译本体现了文本“多度视域”的复式映射,译者将视域延伸到一个更大更广的范围,即整个语篇,对整个文本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导向功能,反映了文本的“主旨参数因子”。这也就是“视域”理论下的“整体视域”,以整个语篇为操作理据的思维活动过程。

三 “视域”理论下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对文本翻译活动启示

上述V1和V2两个译本体现了不同译者基于其“视域”,对文本潜在的焦点指向性参数因子的把握上的主体性发挥,即译者主体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判断受到其对文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参数因子不同程度的感知的制约。V1译本表现出来的焦点性指向性参数因子不如V2译本中焦点性指向性参数因子多和丰富。因此,V2译本主观性小,能接近“整体视域”,更接近读者视域,其译者能够更容易更轻松地读懂并获取原文本的信息。另一层面,V1倾向于接近源文本,译者采用的“异化”策略,保留源语言的结构;V2译本更倾向于实现与读者的视域融合,译者采用的“归化”策略,多使用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也更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对于“言内视域”中字符的固定义的选择或者同样感知到的“言外视域”或“整体视域”参数因子,译者主体可以在其基础上发挥其主体性,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由上可见,“视域”理论在翻译操作过程中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强调了译者作为一个带有“译者视域”的主体,对文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及整体视域感知、理解和判断的可延续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语符转换过程中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另一方面,译者并非可以无限制的地自由发挥其主体性。译者需要基于文本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等参数因子。因此,“视域”理论下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对文本翻译活动的特殊指导意义表现为下面三分方面:

(1)“视域”理论下文本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突显了译者的视域。译者视域具有不断地延伸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者对于文本的感知、理解和判断的程度。这一点要求译者不断地延伸其视域,达到文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的要求。如在例②中,对于walk on pavements of gold(履金蹈玉)和lie on beds of roses(养尊处优)语符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表征,译者视域中应一具囊括。

(2)“视域”理论下文本翻译的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对于源语文本的感知和转换过程,这种感知和转换在文本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译者是否能够感知到文本的各种参数因子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否要将其转换为译入语中的读者视域中相对应的参数因子,并且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进行转换,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具体体现。如例③中second-hand cares(V1中间人的责任/V2别人的事),译者根据译者主体性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3)“视域”理论下译者需要考量和权衡文本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这三方面的客观性视域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的制约,也为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量的因素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在上述例子当中,文本的语符、句法、语气、文化语境、修辞等等参数因子从具体上制约了译者主体性的视域和对文本感知和转换过程。

用“视域”理论来指导翻译过程有着实际的操作性,译者通过不断地拓展延伸其视域范围,并通过对文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参数因子的感知和判断,发挥其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文本的转换,实现源文意义的再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较为合理、有效的译本。如果译者视域范围不够开阔,其视域感知的文本客观参数因子不够全面,即使译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产生的译本也不一定合理。

结 语

“视域”理论下,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和客观性参数因子呈现一种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互动关系。翻译的客观性体现在译者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所不能覆盖的文本潜在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启示译者不仅仅要基于文本的言内视域,并不断地延伸其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而译者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实现译者本身的视域的延伸可能性,另一方面表现为译者主体视域和文本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的多度视域融合,并自主的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实现对各参数因子的把握,完成文本暂构意义的转换。“视域”理论下译者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文本翻译翻译实践活动发挥着特殊指导意义和启示:(1)突显译者主体的视域;(2)重视译者主体性对于源语文本客观参数因子的感知和转换;(3)强调文本的言内视域、言外视域和整体视域。因此,译者主体需要不断地延伸译者视域范围,感知并判断文本潜在客观性参数因子,发挥其主体性,为更好的实现译者视域与文本、社会文化、语境等客观因素的主——客体互动,实现译者和文本视域交流,达到提高翻译质量。

[1]Douglas,R.Who Translates?Translator Subjectivities beyond Reas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5.

[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9.

[4]Gadamer,H.Truth and Method[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75.

[5]曾利沙.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6]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许均.“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8]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

[9]狄更斯.双城记[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10]狄更斯(罗稷南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1]狄更斯(宋兆霖译).双城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责任编校:张京华)

H059

A

1673-2219(2017)07-0106-04

2017-03-22

外国语言文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

梁心爱(1988-),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双城记客观性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双城记:垃圾大作战,给地球“瘦”个身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双城记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