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17-09-18 00:19冼柳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浅层深层英语专业

冼柳艳



谈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冼柳艳

(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论文采用Biggs设计的学习过程问卷,随机抽样调查了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67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调查发现,深层型动机在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占主要位置,成就型动机居次要位置,最后才是浅层型动机。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低年级而言产生了变化,虽然仍然是深层型学习动机占主要地位,但是成就型和浅层型动机无显著差异,浅层型动机甚至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浅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英语专业

引 言

几十年以前,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Gardner,1985;Gardner & Clément,1990)就已经意识到学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和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态度、焦虑和动机等情感变量对二语学习成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二语学习动机构成的讨论又有了新进展,二语研究者需不停地探索心理教育学家提出的动机模式,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其学习动机的特点。

一 理论框架

(一)动机的定义及分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是促进个人向前发展的动力。Ryan &Deci(2000)认为,有动机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限制个人的自主意识能阻止个人行为。在其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中,动机大体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基于活动本身的内在兴趣,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内在动机,另一种则基于对活动的外在奖励,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外在动机。这两种动机并没有明确的区别,但是它们却是一个连续的自我决定行为。内在动机通常是指当时人在参加或从事令人愉悦的活动时所产生的动机,即一个人因为享受活动所产生的乐趣而从事该活动(Deci &Ryan,1985)。然而,内在动机的存在并不排斥外部奖励。相反,内在动机表明外部奖励并非是当事人参与活动的目标,而活动的本身才是其目标。内在动机是建立在先天的能力和自我决定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人们自由选择进行活动时,追求趣味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迎接活动所带来的挑战。换句话说,内在动机是由个人内部需求引发的。比如,学习第一门语言是人类内部的需要。如果不学习第一门,人就会感到紧张或不舒服,因此,人们必须学会使用第一门语言来满足沟通的需求,消除这种不适感。同样地,拥有外在动机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所执行的行为中缺乏自我决定。外在动机是指因渴望接受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做某事。也就是说,外部刺激是外在动机的成因,包括物质激励和社会激励。例如,有些学生学习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物质奖励,这是物质激励;而有些学生学习是为了被评为“优秀学生”,这是社会激励。

奥地利心理学家Sigmund Freud则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提出,动机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然而,美国人文心理学家Abraham Harold Maslow表示,个人动机是由需求理论层次组成的。他把需求理论分为五个层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从最低层次发展到最高层次,逐步进行。需求理论指出,在人类的生存期内,五个层次总是存在的,但需求程度随时间而改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五大需要无意识存在。但是对于那些经历丰富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培训和引导把这五个层次的无意识需求转变为有意识需求,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调整需求层次,加强个人需求刺激,提高动机程度,以促进学习兴趣。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国内外的学习动机相关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是从认知角度进行阐述的,如Zimanerman(2000)在其文章中指出自我效能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业情景,促进学生自律学习和学业成就思想传播。Tollefson(2000)把动机认知论和课堂相结合,提出老师应采用动机理论分析动机对学生的影响,建立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转变。Weiner(2000)陈述了两类动机归因理论:个人内部的理论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论。理论研究在国内比较少见。第二类实证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进行相关性研究不在少数(王振宏,刘萍,2000)。也有学者(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Eslea,1999)关注干预研究的,注意力则主要体现在归因训练的策略上了。干预研究主要是结合教材在低龄学生中进行,如小学生和中学生,甚少在大学生中进行。

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得知,学习动机研究主要在自我概念低下的学生群体中进行,只有少量研究以自我概念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然而,这类型的干预研究只针对已经出现动机问题的学生展开,然后提出解决的措施。而于拥有正常学习动机的学生则没有过多的研究。于笔者看来,防范于未然比亡羊补牢更具有意义。因此,本文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查班级,共计167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159人;89名学生来自农村地区,78名学生来自城镇或城市地区(下文简称城市学生);一年级学生41人,二年级学生43人,三年级学生42人,四年级学生41人。研究对象均为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在研究展开以前均已接触英语9年以上,5名学生有出国调研经验。

(二)研究工具

生物学教学规律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但也遵循教学规律。“双重编码”的信息加工理论应用与生物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讲解教科书知识时,有意识地用图、文,或自己的话去描述一段抽象的生物现象。假如学生去模仿,对教科书知识进行相同的加工,在其获得成功后,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暗示效果。很多学生在复习时和解题时已采取上述方法,提高了效率,学习效果较好。

本文采用J.B.Biggs(1987)设计的《学习过程问卷》。该问卷覆盖六个层面:浅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浅层型策略、深层型策略和成就型策略。浅层型动机是指学生为了自身的就业需求或学历需求而读书的动机,此为指向学习结果的动机;深层型动机不同于浅层型动机,其指向学习过程的内容;成就型动机的学生则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或者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浅层型策略、深层型策略和成就型策略则从前三者相应而来。采用浅层型策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肤浅,缺乏自主性,应付式完成学习任务;拥有深层性策略的学生则比较具有钻研精神,积极上进;使用成就型策略的学生比较在意师长或者同辈的推崇和夸奖。除了个人信息(研究对象无需填写姓名)以外,问卷上所有的问题以陈述句的方式展开,有五个选项供选择。

(三)研究过程

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分发,统一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填写。研究对象在填写调查问卷之前被告知该问卷与其课程评估无任何关系,无需在问卷上填上自己的名字,但需要回答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包括自己的班级,性别等个人信息,并诚实地回答问卷上关于动机的问题。学生完成以后,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167份。统计调查问卷的数据后,笔者把问卷收集起来使用多元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数据。

三 数据分析

108名(64.7%)英语专业大学生显示出深层性动机,43名(25.7%)成就型动机,16名(9.6%)浅层型动机;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三种动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三种动机均无区域差异;深层性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存在年级差异。

(一)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区域差异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三种动机均无区域显著差异(见表1)。

表1.区域差异T检验(M±SD)

区域农村城市tP 浅层型动机3.330±.5783.231±.567-.679.475 深层型动机3.640±.4953.539±.545.975.352 成就型动机3.131±.5523.331±.556.986.344

进一步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农村学生三种动机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0,从而得知,在农村学生中,深层动机占主导地位,成就型动机次要地位。城市学生也是深层型动机占主要地位,但浅层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则显示无显著差异(P=.148)。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表2.三种动机年级差异方差分析(M±SD)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F 浅层型动机3.165±.5383.405±.5683.165±.5883.234±.6581.765 深层型动机3.920±.4903.642±.6563.620±.4833.542±.6348.015﹡﹡ 成就型动机3.615±.6383.314±.6583.177±.6743.316±.61510.821﹡﹡

注:﹡表示P值小于.05,﹡﹡则表示P值小于.01。

表2中可以看出前成型动机年级差异并不显著(P=.182)。而独立样本T检验则显示浅层型动机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换句话说,二年级学生(M=3.3152)较一年级学生(M=3.3012)的浅层型动机大幅增长。一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差异不显著(P=.067),这表明四年级学生的浅层型动机回落到一年级学生的程度(见表2)。而深层型动机也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出下降的迹象(F=34.167,P=.000),差异显著。成就型动机和深层型动机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随着年级增长呈现出下落趋势,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一年级学生的深层型动机占主要位置,成就型动机次要位置;二年级学生的深层型动机占主要位置,成就型动机和浅层性动机差异不显著;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的情况雷同。

四 教学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浅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构成,其中深层型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占主要位置,成就型动机居次要位置,最后才是浅层型动机。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习的本身,比较享受专业学习带来的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变化,虽然仍然以深层型学习动机为主,但是成就型和浅层型动机无显著差异,浅层型动机甚至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为预防学生学习动机在自由的大学学习氛围中向低一层次转变,为帮助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向高一层次转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加专业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不同,中小学的教育注重知识的普及,但是高校教育比较专业,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将极有可能从事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行业。而对于那些过于关注学习结果的学生而言,专业工作成为赚钱的工具,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现在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事业发展。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尝试到专业学习的趣味性。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熔炉,各式各样的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到同一个学校,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大学的自由也给予了他们非常多的选择机会,当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学会懒惰。这个大熔炉既能使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中传播,也能使坏的习惯成为学生们成才的障碍。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下达教学任务时,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纳入考虑。

(三)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

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仍然没有向更高一个层次转变,老师不得不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又能帮助他们看清楚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危机意识,促进后进生把浅层型动机转变为成就型动机。这对后进生来说也是向未来的迈进一大步。

结 语

本文调查了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小部分学生仍然过于注重学习的结果,甚至应付式地完成学习任务。本研究未能针对学生存在学习动机问题展开干预教学实验,笔者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弥补此不足之处。

[1]Eslea M.Attributional Styles in Boys with Severe Behavior Problems: A Possible Reason for Lack of Progress on a Posi-tive Behavior Programm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69,33-45.

[2]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London:Arnold,1985.

[3]Gardner,R.C.& Clément,R.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H.Giles and W.P. Robinson(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495- 517).Chichester, UK.John Wiley & Sons,1990.

[4]Ryan,R.M.& Deci,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68-78.

[5]Tollefson N.Classroom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0,Vol. 12,No.1.

[6]Weiner B.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Theories of Motivation from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0,Vol.12,No.1.

[7]Zimmerman B.J.Self-Efficacy: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 [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82-91.

[8]韩仁生.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8, (10).

[9]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机归因训练研究[J].心理学报, 1991,(4).

[10]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32).

(责任编校:张京华)

H319

A

1673-2219(2017)07-0146-03

2017-04-21

冼柳艳(1986-),女,广东湛江人,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二语习得研究。

猜你喜欢
浅层深层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对“医患失去信任”的深层忧虑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深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