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公示语双语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为例

2017-09-18 00:19赵小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蚌埠市藏品双语

赵小妹



公共场所公示语双语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为例

赵小妹

(蚌埠医学院 外文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00)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公示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文章对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双语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公示语双语应用水平,为树立城市良好国际形象,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公示语;双语;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蚌埠市博物馆作为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建馆于1974年,在涂山大禹文化、双墩文化、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2015年迁入博物馆新址,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馆内设:“孕沙成珠——蛙埠历史文化陈列”、“流动的文明——河历史文化陈列”、“记忆流年——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翰墨丹青——馆藏书画作品展”和“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锏镜展”等特色展厅。馆藏各类文物、藏品一万余件,承担着广大市民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统教育的职责,展示了蚌埠地区悠久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交通枢纽之称,史称“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珍珠城”的美誉。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蚌埠这个淮畔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参观、旅游,其中2013年,接待入境游44783人次。蚌埠市博物馆作为皖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市级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精心的展厅设计、独特的历史印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宣传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示语随着国际化交流而应运而生,公示语指的是呈现于公共场所、通过文字和标识形式传递信息和发出指令的通知。按照功能,公示语主要分为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禁止性公示语。国内关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翻译的研究尚没有深入开展,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文物翻译为篇名检索的期刊论文仅9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仅3篇;硕博论文39篇,其中近3年仅18篇。蚌埠市博物馆公示语双语应用水平直接关系着参观人群的观感体验和博物馆的对外形象,同时也是蚌埠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的象征,以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为例,对馆藏公示语双语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一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研究对象全部语料均来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结合《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等作为参照。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随机抽取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语料319份,并采用Epidata 录入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对收集到地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319个语料进行了整理,具体分为青铜类藏品、陶瓷类藏品、玉器类藏品、书画类藏品、杂项类藏品等五个门类,并对存在问题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体而言,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应用较为规范,在引进公示语专业翻译人员的基础上,制作了清晰、明确的公示语双语说明,公示语双语应用具有较高水平,提升了蚌埠市博物馆的文化档次和整体形象,体现了国际化水平。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公示语双语应用中存在的瑕疵。具体分析情况见下表:

项目青铜类藏品陶瓷类藏品玉器类藏品书画类藏品杂项类藏品 馆藏公示语语料数量(个)及占比(%)104/32.6112/35.1124/56.174/23.229/9.1 翻译错误数量(个)及占比(%)4/3.81/1.02/1.65/6.82/6.9

(二)馆藏公示语误译的具体分析

根据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研究成果,本调查研究将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类,并从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语用错误、盲目对等、词汇误用、词汇繁冗、语义模糊、语篇错误、文化差异、语意混淆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4-6]

1.硬性翻译错误。一是存在公示语双语应用不一致情况,在青铜类的藏品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如“冲耳三足铜炉”、“桥耳三足铜炉”的公示语英文翻译成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chong-ears and three legs以及Bronze incense burner with bridge –shaped ears and three legs。Chong-ears属于音译;bridge –shaped则属于意译。可以将冲耳翻译成blunt –ears保持翻译的一致性。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狮耳簋式铜炉”、“螭龙耳簋式铜炉”、“象耳簋式铜炉”、“戟耳簋式铜炉”的公示语。其英文分别翻译成Bronze incense burner in shape of Gui with lion-shaped ears,Bronze incense burner in shape of Gui with dragon-shaped ears,Bronze incense burner in shape of Gui with elephant-shaped ears和Bronze incense burner in shape of Gui with Ji-shaped ears。“簋式”翻译成in shape of Gui,属于音译;但是对于文物的耳式“狮耳”、“螭龙耳”、“象耳”、“戟耳”分别使用了ion-shaped、dragon-shaped 、elephant-shaped和Ji-shaped,前三个翻译属于意译,但是“戟”又使用音译“Ji”,明显属于双语应用不一致情况,因此翻译成“halberd”比较合适。

二是单词拼写错误如公示语“青白玉蟠螭纹双龙耳杯”的翻译Green and white jade cup with double dragon-shaped ears and interlaced-hudras design。翻译中,interlaced-hudras实际上是interlaced-hydras的单词错误拼写。又如“倪墨耕荷花图轴”的公示语翻译为Lodus flowers painting(hanging scroll)by Ni mogeng。Lodus flowers实际上为Lotus flowers的单词错误拼写。

三是语用问题。册页是书画作品的一种装裱形式,也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传统形制的一种。册页的内容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书法作品。在翻译的时候,需要进行区分。如“黄宾虹山水册页”的公示语翻译为Landscape(Album leaf)by Huang Binhong。“孙毓林书画册页”的公示语翻译为Calligraphy and painting(Album leaf) by Sun Yulin。但是册页一般都是指复数的形式,所以Album leaf也应该相应调整为Album leaves。这是单复数混用造成的错误。

又如“谢弥安山水四条屏”的公示语翻译为Sets of four vertical hanging scrolls of landscape painting by Xie Mi’an。实际上,本条公示语的翻译难点在于“四条屏”,“四条屏”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样式。其单独悬挂的称“条屏”或“条幅”,四幅并挂的称“堂屏”或“四条屏”。“Sets of”意为套的复数形式,在这里使用属于不当。应该翻译成Four pieces landscape painting(hanging scrolls)by Xie Mi’an。

2.软性翻译错误。一是翻译重复、遗漏现象。如“鎏金蛙形铜茵镇”的公示语翻译为Gold-plated mat weight in shape of frog。铜茵镇指的是绿席的铜镇子,但在Gold-plated只表达镀金的意思,翻译中遗漏了对于铜质地的翻译,属于翻译遗漏的情况。因此翻译成Gilt bronze mat weight in shape of frog更加全面、准确。又如“殊布当釿”的公示语翻译Chu coin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of “Shu Bu Dang Jin”。该翻译在未能传递楚国信息的前提下,使用“Chu”的表述,容易使外籍人士产生歧义。因此翻译成Coin of Chu state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s of“Shu Bu Dang Jin”比较明确。

二是词语错误。如“兽面纹铜斝”Bronze Jia with animal mask motif。Motif基本意是中心、主题和基本等。其关于图形的意义是引申义,应当是“基调,基本图案”,显然与兽面纹的图形意思有显著区别,因此翻译成Bronze Jia with animal mask design更为恰当。又如“黄士陵篆书七言对联”的公示语翻译A pair of seven words scrolls by Huang Shiling,应当翻译成seven-character couplet。又如“德化窑白釉瓷杯”的公示语翻译为White glaze porcelain cup, Dehua ware,而与此相似的“景德镇窑霁红釉瓷盘”的公示语翻译为Sky-clearing red glazed porcelain plate, Jingdezhen ware,相比之下,前句中的白釉的翻译White glaze中glaze应为glazed。

三是语用环境适用错误。馆藏公示语双语应用的初衷是向外籍人士传达信息和文化,但是有些公示语的翻译在实现基本意思表达功能的同时,未能体现出文化传输的内涵,如“青白玉谷纹壁”的公示语翻译为Green and white jade Bi with Gu design,实际上关于谷纹的文化信息量很大,简单地音译为“Gu”,既不能反映出这种文化因素,也不能使外籍人士正确理解文物的内在涵义。谷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为玉器上的一种纹饰,形状上如倒写的小写字母e。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又俗称蝌蚪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对农业丰收的盼望。《周礼·典瑞》中有“子执谷壁,男执蒲璧”说法。谷字在《说文解字》中:“续也,百谷之总称也。”续延伸了谷字的含义,为善也,禄也。古代官员,凭爵位分封田地和谷物。谷,也是善、嘉、美的代名词,因此,翻译成Green and white jade Bi with rice-grain patterns较好。

又如“真子飞霜镜”的公示语翻译为Mirror with design of Zhen Zi play the zither。根据我国古代文化,“真子飞霜镜”实际上是铜镜的特殊形式之一。这种镜的构图基本上包括:竹林旁仙人或者隐者抚琴,空中飞鹤,树下凤鸟起舞。铜纽下荷池与荷叶,上有一龟,龟与莲叶形成纽与纽座。上方云山半月,云下田格中铭刻“真子飞霜”四字。真子飞霜镜表现的祥云、凤鸟、飞鹤、仙人、神龟等内容,表达出岁月永驻、祈求长寿的美好祝愿。对于真子的称谓,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真子”是对镜饰中抚琴者的尊称,子为古代男子的美称,也用来表示敬意。“真子”即“真孝子”的简称,“飞霜”为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借用了西周尹伯奇被放逐于野的典故。对于文化信息量很大的“真子飞霜镜”的翻译,缺省文化的补偿策略尤为重要。简单翻译成Mirror with design of Zhen Zi play the zither虽然表达了真子弄琴的场景,但是缺少了仙人抚琴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既然无法对文化内涵完整翻译,不如按照带铭文的文物译法,约定俗成地借助于铭文“真子飞霜”直译成Mirror of“Zhen Zi Fei Shuang”。

3.隐形翻译错误。隐性错误主要体现在词义混淆和语气使用不当等方面,如“翡翠扳指”的公示语翻译为Jade archer’s ring,“archer”意为弓箭手,扳指原本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扳指的前身是韘。《说文解字》:“韘,射也”,说明韘(扳指)是骑射之具。众所周知,我国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武器受到极大重视。清军八旗子弟几乎人人配备。入关以后,八旗子弟日渐奢靡,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饰品,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象牙、玉、翡翠、碧玺等名贵原料;其军事用途让位于装饰用途,将“翡翠扳指”翻译为jadeite thumb ring,能够反映出当下的这种实用性质。

又如“景德镇窑蓝地粉彩轧道皮球花纹瓷盘”的公示语翻译Famille rose porcelain plate with design of thin and small phoenix tail,ball and flowers on blue ground, Jingdezhen ware。其中,轧道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皮球花纹指的是花纹的形状。“轧道皮球花纹”的翻译为with design of thin and small phoenix tail,ball and flowers是将制作工艺和花纹形态混在了一起。实际上,应当翻译成with ball-flowers shaped and phoenix tail design更为恰当。

三 结 语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象征,博物馆公示语双语应用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影响着城市的外对形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的翻译承担着传播我国古代文化、密切国内外文化交流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实际公示语翻译工作中,努力提高公示语翻译人员专业化水平、借鉴和吸收行业规范和标准、注重文化差异是杜绝公示语双语应用错误的有效途径。在翻译策略上,应该不拘泥于形式,结合自身文化特色,运用“借用”、“创译”、“仿译”等多种方式[7],提高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和城市形象做出努力。由于语料收集的局限性,此文对蚌埠市博物馆馆藏公示语语料未能穷尽,分类上也仅限于青铜类藏品、陶瓷类藏品、玉器类藏品、书画类藏品、杂项类藏品等五个门类;进行更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1]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57-59.

[2]陈新仁.批评语用学视角下的社会用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38-40.

[5]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6):42 -46.

[6]万永坤.公示语汉英翻译探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7]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J].上海翻译,2007,(3):5- 8.

(责任编校:呙艳妮)

H314.2

A

1673-2219(2017)07-0110-03

2017-03-23

赵小妹(1982-),女,安徽淮南人,硕士,蚌埠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与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蚌埠市藏品双语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